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 周口市 鹿邑 一中 2015 2016 学年 一下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数学试卷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Aab=2B5=aCa=b=4Da=a+22把十进制数2016化为八进制数的末尾数字是()A0B3C4D73现有60件产品,编号从1到60,若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件检验,则所抽到的个体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30B2,14,26,28,42,56C5,8,31,36,48,54D3,13,23,33,43,534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
2、参加演讲比赛,那么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女生B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C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D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5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当x=3时,多项式f(x)=3x9+3x6+5x4+x3+7x2+3x+1的值时,求得v5的值是()A84B252C761D22846为了考察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l2,已知两人所得的试验数据中,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都是s、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B直线l1和l2
3、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C必有l1l2Dl1与l2必定重合7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4B6C8D128如果数据x1、x2、xn的平均值为,方差为s2,则3x1+5、3x2+5、3xn+5的平均值和方差分别为()A和s2B3+5和9s2C3+5和s2D3+5和9s2+30s+259过点P(2,4)作圆O:(x2)2+(y1)2=25的切线l,直线m:ax3y=0与直线l平行,则直线l与m的距离为()A4B2CD10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内,则输入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2)B2,1C1,2D(2,+)11若某同学连续三次考试的名次(第一名为1,
4、第二名为2,以此类推且没有并列名次情况)不超过3,则称该同学为该班级的尖子生根据甲、乙、丙、丁四位同学过去连续3次考试名次数据,推断一定不是尖子生的是()A甲同学:平均数是2,中位数是2B乙同学:平均数为2,方差小于1C丙同学:中位数是2,众数是2D丁同学:众数是2,方差大于112已知一个样本x,1,y,5,其中x,y是方程组的解,则这个样本的标准差是()AB2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3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14如图所示,程序框图(算法流程图)的输出值x=15记事件A=某人射击一次,中靶,且P(A)=0.92,则A的对立事件是,它的概率值是16已知
5、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把它分为6组,第三组到第六组的频数分别为10,12,14,20,第一组的频率为0.2,那么第一组的频数是;第二组的频率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在每年的春节后,某市政府都会发动公务员参与到植树绿化活动中去林业管理部门在植树前,为了保证树苗的质量,都会在植树前对树苗进行检测现从甲、乙两种树苗中各抽测了10株树苗,量出它们的高度如下(单位:厘米):甲:37,21,31,20,29,19,32,23,25,33;乙:10,30,47,27,46,14,26,10,44,46(1)画出两组数据的茎叶图,并根据茎叶图对甲、乙两
6、种树苗的高度作比较,写出两个统计结论;(2)设抽测的10株甲种树苗高度平均值为,将这10株树苗的高度依次输入,按程序框(如图)进行运算,问输出的S大小为多少?并说明S的统计学意义18如图所示,ABCD是正方形,O是正方形的中心,PO底面ABCD,底面边长为a,E是PC的中点(1)求证:PA面BDE;平面PAC平面BDE;(2)若二面角EBDC为30,求四棱锥PABCD的体积19自点A(3,3)发出的光线L射到x轴上,被x轴反射,其反射光线所在直线与圆x2+y24x4y+7=0相切,求光线L所在直线的方程20f(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对x,yR都有f(x+y)=f(x)+f(y),且当x0时,
7、f(x)0,f(1)=2(1)求证:f(x)为奇函数;(2)求证:f(x)是R上的减函数;(3)求f(x)在2,4上的最值21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不断增长,个人购买家庭轿车已不再是一种时尚车的使用费用,尤其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多,所支出的费用到底会增长多少,一直是购车一族非常关心的问题某汽车销售公司作了一次抽样调查,并统计得出某款车的使用年限x与所支出的总费用y(万元)有如下的数据资料:使用年限x23456总费用y2.23.85.56.57.0(1)在给出的坐标系中做出散点图;(2)求线性回归方程中的、;(3)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车的使用总费用是多少?(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 =
8、)22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了调查高收入(年收入是当地人均年收入10倍以上)人群的年龄分布情况,某校学生利用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对年龄在25,55)内的人群随机调查了1000人的收入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和收集的数据得到如下统计表和各年龄段人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组别分组高收入的人数高收入人数占本组的比例第一组25,30)180.12第二组30,35)360.144第三组35,40)480.192第四组40,45)A0.15第五组45,50)12b第六组50,55)60.12(1)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这1000人年龄的中位数;(2)求统计表中a,b的值,为了分析
9、高收入居民人数与年龄的关系,要从高收入人群中按年龄组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5人作进一步分析,则年龄在30,40)内的高收入人群应抽取多少人?2015-2016学年河南省周口市鹿邑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1下列赋值语句正确的是()Aab=2B5=aCa=b=4Da=a+2【考点】赋值语句【分析】直接根据赋值语句的格式:变量=表达式 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对于选项A:不能将2的值赋给表达式,选项A错误;对于选项B:不能把变量的值赋给常数5,选项B错误
10、;对于选项C:一次不能给多个变量赋值,选项C错误;只有选项D正确,故选:D2把十进制数2016化为八进制数的末尾数字是()A0B3C4D7【考点】进位制【分析】将十进制数2016转化为八进制数,利用除K取余法直接计算得解【解答】解:20168=25202528=314318=3738=03化成8进制是3740(8)十进制数2016化为八进制数的末尾数字是:0故选:A3现有60件产品,编号从1到60,若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件检验,则所抽到的个体编号可能是()A5,10,15,20,25,30B2,14,26,28,42,56C5,8,31,36,48,54D3,13,23,33,43,53【
11、考点】系统抽样方法【分析】根据系统抽样的定义,求出对应的组距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60件产品中抽取样本容量为6的样本,则样本组距为606=10,则所抽到的个体编号为3,13,23,33,43,53,故选:D4某小组有3名男生和2名女生,从中任选2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那么互斥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A恰有1名男生与恰有2名女生B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男生C至少有1名男生与至少有1名女生D至少有1名男生与全是女生【考点】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分析】互斥事件是两个事件不包括共同的事件,对立事件首先是互斥事件,再就是两个事件的和事件是全集,由此规律对四个选项逐一验证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A中的两个事件符
12、合要求,它们是互斥且不对立的两个事件;B中的两个事件之间是包含关系,故不符合要求;C中的两个事件都包含了一名男生一名女生这个事件,故不互斥;D中的两个事件是对立的,故不符合要求故选A5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当x=3时,多项式f(x)=3x9+3x6+5x4+x3+7x2+3x+1的值时,求得v5的值是()A84B252C761D2284【考点】秦九韶算法【分析】利用秦九韶算法可得:f(x)=(3x)x)x+3)x)+5)x+1)+7)x+3)x+1,即可得出【解答】解:f(x)=3x9+3x6+5x4+x3+7x2+3x+1=(3x)x)x+3)x)+5)x+1)+7)x+3)x+1,当x=3时,v
13、0=3,v1=33=9,v2=93=27,v3=273+3=84,v4=843=252,v5=2523+5=761故选:C6为了考察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线性相关性,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作了10次和15次试验,并且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回归直线分别为l1、l2,已知两人所得的试验数据中,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都是s、t,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B直线l1和l2相交,但交点不一定是(s,t)C必有l1l2Dl1与l2必定重合【考点】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分析】根据两组数据的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都是s、t,可以知道两组数据的样本
14、中心点相同,根据线性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点,得到两条直线都过一个点(s,t)【解答】解: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而变量x和y的数据的平均值都相等且分别都是s、t,(s,t)一定在回归直线上直线l1和l2一定有公共点(s,t)故选A7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等于()A4B6C8D12【考点】由三视图求面积、体积【分析】该几何体是四棱锥,底面是直角梯形,一条侧棱垂直底面,根据公式可求体积【解答】解:由三视图复原几何体,如图它的底面是直角梯形,一条侧棱垂直底面高为2,这个几何体的体积:V=4故选A8如果数据x1、x2、xn的平均值为,方差为s2,则3x1+5、3x2+5、3xn+5的平均值和方差分
15、别为()A和s2B3+5和9s2C3+5和s2D3+5和9s2+30s+25【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极差、方差与标准差【分析】先根据平均值和方差的定义表示出数据x1、x2、xn的平均值和方差sn,然后分别表示出3x1+5、3x2+5、3xn+5的平均值和方差,整体代入可得值【解答】解:由定义知: =,s2=所以3x1+5、3x2+5、3xn+5的平均值=3+5=3+5;方差=9=9s2故选B9过点P(2,4)作圆O:(x2)2+(y1)2=25的切线l,直线m:ax3y=0与直线l平行,则直线l与m的距离为()A4B2CD【考点】直线与圆相交的性质【分析】判断P在圆O上,求出直线OP的斜
16、率,确定出切线l的斜率,求出l的方程,根据直线m与直线l平行,利用平行线的距离公式求出l与m的距离即可【解答】解:将P(2,4)代入圆方程左边得:42+32=16+9=25,左边=右边,即P在圆O上,直线OP的斜率为=,切线l的斜率为,即直线l方程为y4=(x+2),整理得:4x3y+20=0,直线m:ax3y=0与直线l平行,=,即a=4,直线m方程为4x3y=0,即4x3y=0,则直线l与m的距离为=4故选:A10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出的函数值在区间,内,则输入的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A(,2)B2,1C1,2D(2,+)【考点】程序框图【分析】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再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27446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 五彩池∣语文S版 (共1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