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6课《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琵琶行并序
- 资源描述:
-
1、琵琶行教学设计黑龙江省勃利县高级中学韩春萍一、教学内容分析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音韵优美,感情凄切的古体诗。唐宋诗醇:“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唐代有三首摹写声音的至文,韩愈的听颖师弹琴足以惊天、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足以泣鬼、白居易的琵琶行足以移人。在意境的创造上,韩诗惊天,笔下的琴声使天地为之惊叹;李诗泣鬼,箜篌音乐使鬼神动情落泪;白诗移人,笔下的琵琶曲使人心动神移。其实诗歌中令人心动神移之处岂止琵琶曲,没有惨淡的别离情,琵琶女琴弦与诗人心弦的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惺惺相惜,不会有如此感人的作品。乐由心生,心心相通,才有共鸣。二、教学
2、设想诗歌鉴赏本身很难,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人生境遇对于一个少不更事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教师的一厢情愿的给予、讲解代替不了学生一颗自由的心灵,一颗可贵的感悟的心灵,一种纯自我的表达方式。最简单的办法便是充分相信学生多年来的学养和智慧,相信学生有一颗进取的心灵、自由飞翔的心灵,给予足够的空间,创造诵读、鉴赏的机会,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优势。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知人论世,深入的理解一个诗人在此时此刻的内心感受,了解一个时代带给忠正之士的伤害之痛。2、引导个性化解读,用一颗自由的心去欣赏艺术作品,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诵读音乐般的诗歌,感受作品的艺术和人
3、格魅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诵读和个性化解读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诗歌,热爱一位优秀的作家。四、教学重点:品味语言,感受琵琶女和诗人对艺术的深深的造诣,和对命运的深深共鸣,体验艺术和人格魅力。五、教学难点:对音乐的个性化、艺术化的解读六、教学方法:朗读、点拨法、引导讨论法七、教学过程(一)导语韩诗足以惊天,李诗足以泣鬼,白诗足以移人。(二)提问:说说本文最让你心动神移的地方?(注意三点:一、调动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学生要充分预习,诵读通透,没有配乐朗诵的熏染,没有诵读、自由组合读的快乐,学生是没有感悟的欲望的。二、小组合作探究的再尝试。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学生资源共享,个性碰撞,火化闪现,都是
4、一对一的提问与回答办不到的。三、注意提示角度,做好引领者的角色。提示可从一字、一句、一景、一曲、一人等角度入手。要读出特色,评出个性。要说出别人看见却说不出,别人没注意到,你却有的独到发现。)(三)含英咀华品味艺术和人格魅力(学生自由回答,不分先后顺序,当然也有技巧,讨论一个方面的比如音乐,可以放一块讨论。以下是备课内容。)1、品读第一段文字写景写景: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好诗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境的。引导学生分析意象,品味情语,感悟意境。枫叶:枫叶是深秋中颇具特征性的景象,生长在江边,往往给人以时光流逝、岁月不再的联想。秋天恰逢离别,又平添一份愁绪。唐诗中暖色调的枫叶常传达悲凉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