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同步练习2-1王好战请以战喻(新人教版选修).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先秦 诸子 选读 同步 练习 好战 新人 选修
- 资源描述:
-
1、第2单元 第1课一、夯实双基1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曳兵(y)数罟(c)王天下(wn)B庠序(yn) 鸡豚(tn) 狗彘(zh)C孝悌(t) 饿莩(pio) 供养(n)D洿池(w) 衣帛(y) 不可胜用(shn)【答案】A(B庠:xin;C莩:pio;D衣:y)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B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D数罟不入洿池【答案】D(A颁斑,B无勿,C涂途)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词义有相同义项的一项是()A数B发C直D兵【答案】C(A数目,几,屡次,密;B发射,征发,打开粮仓,开花;C与“横”相对,只,仅仅,同“值”,价钱,同;D武器,
2、军事,士兵,军队)4选出加点“以”用法不相同的一项()A以五十步笑百步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C则修文德以来之 D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答案】C(A、B、D是介词,C是连词)5从词类活用的角度考虑,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填然鼓之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答案】D(ABC均为名词动用,D是名状)6孟子认为,“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的做法是()A尽心焉耳矣。 B以五十步笑百步。C王道之始也。 D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B7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
3、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答案】B(落入自己的圈套,不对)8下面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不要只看到别国的人多,自己的国家人少,实际上人多人少一个样。B“五十步笑百步”是说缺点不管大小,都是缺点,不要因为自己的缺点少就可以耻笑缺点多的人。C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说明了“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D孟子认为要想使天下百姓都归顺于你,你必须实行“仁政”。【答案】A(“人多人少一个样”不对)二、文本精品阅读下文,
4、完成文后题目。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9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胜:尽,完B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夺:夺取C斧斤以时入山林 入:进入,到D谨庠序之教 教:教育【答案】B(夺:耽误。)10下列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
5、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B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C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D(代词,代指这种情况。例句与A、B、C三项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的。)11下列各句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B王好战,请以战喻C而相泣于中庭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答案】B(省略句,请以战喻(之)。例句与A、C、D都是状语后置句。)12下列对文段所表现出的作者思想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
6、活图景。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加多”而直接提出了自己的具体意见。D孟子委婉地针砭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做法。【答案】B(A.“重点批评”错误。C.孟子并未就“加多”问题直接提出具体意见。D.“不顾人民死活”不合文意。)三、课外延伸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来俊臣,京兆万年人。父操,博徒也;与里人蔡本善。本负博数十万不能偿,操因纳其妻,先已娠而生俊臣,冒其姓。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客和州为奸盗,捕送狱,狱中上变,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杖之百。天授中,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自陈前上琅邪王冲反状,为续所抑。武后以为谅,擢累侍御史,按诏狱,数称旨。后阴纵其惨,
7、胁制群臣,前后夷千馀族。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拜左台御史中丞,中外累息,至以目语。俊臣乃引侯思止、王弘义、郭弘霸、李仁敬、康韦、卫遂忠等,阴啸不逞百辈,使飞语诬蔑公卿,上急变。每擿一事,千里同时辄发,契验不差,时号为“罗织”,牒左署曰:“请付来俊臣或侯思止推实必得。”后信之,诏于丽景门别置狱,敕俊臣等颛按事,百不一贷。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具为支脉纲由,咸有首末,按以从事。俊臣鞫囚,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掘地为牢,或寝以匽溺,或绝其粮,囚至啮衣絮以食,大抵非死终不得出。每赦令下,必先杀重囚乃宣诏。又作大枷,各为号:一、定百脉,二、喘不得,
8、三、突地吼,四、着即臣,五、失魂胆,六、实同反,七、反是实,八、死猪愁,九、求即死,十、求破家。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迁而绝。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常自比石勒,欲告皇嗣及庐陵王与南北衙谋反,因得骋志。遂忠发其谋。初,俊臣屡掎摭诸武、太平公主、张昌宗等过咎,后不发。至是诸武怨,共证其罪。有诏斩于西市,年四十七,人皆相庆,曰:“今得背着床瞑矣!”争抉目、擿肝、醢其肉,须臾尽,以马践其骨,无孑馀,家属籍没。方俊臣用事,托天官得选者二百馀员,及败,有司自首,后责之,对曰:“臣乱陛下法,身受戮;忤俊臣,覆臣家。”后赦其罪。(节选自新唐书来俊臣
9、传)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里人蔡本善 善:友好,交好。B刺史东平王续按讯无状 按:按照。C中外累息,至以目语累息:因恐惧和害怕不敢呼吸。D少迁而绝 迁:片刻,一会儿。【答案】B(“按”的意思在这里应为“审问、审查”。)1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俊臣乃引侯思止卫遂忠等B先布械于前示囚诏于丽景门别置狱C续以罪诛,俊臣上书得召见以马践其骨,无孑馀D与其属朱南山、万国俊作罗织经一篇遂忠发其谋【答案】C(C项前一个“以”为介词“因为”,后一个“以”为介词“用”:A项两个“乃”均为副词“于是、就”;B项两个“于”均为介词“
10、在”;D项两个“其”均为代词,译为“他的”。)15下列各组全都能表现来俊臣“凶残”特点的是()生平有纤介,皆入于死天资残忍,喜反复,不事产弘义戏谓丽景门为“例竟”,谓入者例皆尽也俊臣知群臣不敢斥己,乃有异图不问轻重皆注醯于鼻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迁而绝A BC D【答案】A(是说来俊臣的性格特征,是说来俊臣因为群臣对他很害怕而产生了谋反的想法。其余几项都属于他“凶残”的表现。)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来俊臣的父亲是个赌徒无赖,他本人从小就游手好闲,又曾经奸诈偷盗,被逮捕入狱。像这样的人,武则天竟然还认为其可信,并且直接任命为侍御史,可见武则天不善于用人。B来俊臣等人罗织罪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