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35507
  • 上传时间:2025-10-28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2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 语文 季氏将伐颛臾 教案 苏教版 必修 教案设计
    资源描述:

    1、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季氏将伐颛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2、能力目标朗读和翻译3、情感目标了解孔子主张仁政、实行礼治的政治观点。教学重点与难点疏通文意,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教学设想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字词句的掌握和课文的脉络层次,难点在于对孔子政治主张出发点的理解。学生学习本文时,只有先扫清文字障碍,才能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鉴于此种情况,本文的教学设想如下:1课前安排预习,借助注释,细读课文一遍,结合书后练习中的问题,再读课文,并试作口头翻译。2结合预习,采用点拨法,理解词句。掌握应知应会的词语,疏通

    2、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至于人物分析则在理清思路的过程中点到为止,不宜多作分析。3在学生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促进学生熟读课文直至能背诵全篇。4比较季氏将伐颛臾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篇文章,体会孔子在原则问题上当仁不让的精神。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中的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季氏将伐颛臾也是论语中的著名篇章,反映了孔子实行礼治、以德服人的政治思想。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预习时遇到的疑难字句,可板书在黑板上,增

    3、强学生听讲的针对性。三、讲析第一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请同学朗读第一段并作口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词句:伐:攻打,征讨,指正式的战争。过:责备。无乃与? 一种表示委婉推测语气的句式。何以为? 一种表反问的句式。2简析第一段,提出思考问题。这次谈话的背景事件是什么?点拨:背景事件为季氏将伐颛臾。教师可根据资料向学生介绍背景。孔子对这件事的反对态度可从哪句话看出?孔子反对的理由是什么?点拨:“无乃尔是过与?”一句。特别是“过”字确切而又传神地表达了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的强烈不满,同时也是对作为家臣的冉有、季路未加劝阻、严重失职的极大反感。孔子明确指出了不应攻打颛臾的理由:颛臾受先王之封,不可伐颛臾是鲁国附

    4、庸,不必伐颛臾是社稷之臣,不当伐 板书这三条理由体现孔子一向反对国君进行武力征伐、以力服人的思想主张,也再次对冉有、季路提出含蓄的批评。3全体朗读第一段,结合简析思路,请同学试作背诵。四、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第一段。2细读第二、三段,并思考课后练习一。第二课时一、检查第一段背诵二、讲析第二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学生朗读第二段,另指一名学生口译本段。教师点拨本段重点字词:陈、列、危、颠、相、押、椟、过注意辨析:过:是谁之过与? 过错过:无乃尔是过与? 责备2简析第二段,提出思考问题在上文中孔子含蓄地批评了冉有,但他辩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企图推卸责任,孔子是怎样批驳的?教师点拨:列名言

    5、。孔子先列史官名言,指出冉有、季路应在其位,谋其政,据理力争劝其改邪归正,否则,就应离去,不可一味苟同。用比喻。运用比喻阐释深刻道理。板书3熟读第二段,试背诵。三、讲析第三段1朗读和疏通文意。集体朗读第三段,请两名学生口头翻译。教师点拨重点字词:疾、辞、患、寡、均、贫、安注意辨析: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安定安:既来之,则安之 使安定本段较长,而且集中表达了孔子的政治主张,因此,除重点实词外,一些重要的语句要认真翻译(教师可适当板书),为分析本段内容,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打下基础。四、布置作业1背诵第二段,熟读第三段,继续思考练习题。2完成课后练习三。3阅读语文读本中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6、季氏将伐颛臾学案一基础知识掌握1、给加点字注音。颛臾( ) 冉有( ) 社稷( ) 柙( )虎兕( ) 萧墙( ) 相夫子( ) 椟( )2请从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并作解释。3找出加点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 )A.无乃尔是过与 B.是社稷之臣也C.是谁之过与 D.夫如是,远人不服4下边一句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A.危险 颠簸 辅助 B.不稳定 跌倒 辅助C.不稳定 颠簸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D.危险 跌倒 辅助盲人走路的人5辨析下列加点词的不同意思夫颛臾,昔者以为东盟主 为: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为: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为:君子疾夫舍早曰“欲之

    7、”而必为之辞 为:6指出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于: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于:虎兕出于柙 于:龟玉毁于椟 于: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于: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于:7阅读全文,回答下列问题。这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文中记载的是孔子与其弟子冉有和季路的一段对话,主要是孔子与冉有的对话。他们谈话的政治背景是_。纵观全文,孔子在和冉有、季路的对话中坚持了两点看法,一是_,二是_。孔子引用古代史官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又举出一些比喻,为的是_,指出“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为的是_。从课文中看,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 )A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8、不患贫而患不安。B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C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5)文中能反映出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深刻的政治眼光的句子是_,这句话一语道破了季氏_。(6).“无乃尔是过与”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7)“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语音停顿正确的项是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而谋/动干戈/于/邦内C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D而谋/动/干戈/于邦内(8).指出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项 ( )A既来之 B君子疾夫舍曰欲之C则安之 D吾恐季孙之忧(9).对“远人不服

    9、而不能来也”一句有四种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 ( )A远方的不服,不能前来和好。B偏远地方的人不服,不能前来和好。C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D本国以外的人不服(你们)却不能使他们前来归附。二课外提升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后面各题。.子 谓 子 贡 曰 女 与 回 也 孰 愈 对 曰 赐 也 何 敢 望 回 回 也 闻 一 以 知十 赐 也 闻 一 以 知 二 子 曰 弗 如 也 吾 与 女 弗 如 也为短文断句。从下列各项中选出正确的项 ( )A.文中两个“女”,都是通假字,同“汝”。B.文中两个“与”词义词性完全相同。C.短文中,孔子与子贡对话,提到了回与赐两个人。D.文中“

    10、望”是“看”的意思。.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加点的字注音A省 B传解释下列字的词义。A谋: C交:B忠: D信:翻译这则短文。季氏将伐颛臾学案答案1略2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祸起萧墙3A4D5作为 语气助词 成为 动词,这里有“编造”之意6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对,对于,介词 从,介 在,介 到,介 在,介7季氏将伐颛臾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 冉有、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应制止这种不义的作法。说明冉有、季路二人既做家臣,就要尽职,纵容季氏的行为是失职。批评冉有政治态度的不端正。 D 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将伐颛臾的真正阴谋 (6)B(7)C(8)D(9)D.曰:“愈?”曰:“回?十,二。”曰:“也;也。”A.A.xng B.chuánA.计谋,主意 B.忠诚,忠实 C.交往 D.讲信用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有没有不忠诚的地方呢?与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用的地方呢?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二语文季氏将伐颛臾教案 苏教版必修4教案设计.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550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