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邗江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学期 期中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江苏省邗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说明:本试卷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17分)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中国古代有儿童文学吗?这个问题百年来一直存在争议。中国儿童文学自古有之这一观点始于1913年。当时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虽无“儿童文学”之名,却有儿童文学之实,并以部分古代小说与民间娱儿故事为证,后来认为古代存在儿童文学的学者几乎都以此为依据。而反对者认为,儿童文学是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中国古代并未发现儿童,没有儿童的发现作为前提,为儿童的儿童文学不可能产生。因此,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不同,它只有现代而没有古代。”应
2、注意的是,无论观点如何,双方都是在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上立论的。不可否认,中国古代确实不存在“儿童文学”的概念,自然也就没有相应的判断标准。要对中国儿童文学做历史考察,不妨使用现代儿童文学标准的核心部分来衡量古代作品。之所以不是完全采用现代标准,是因为古今有别,考察时应避免以今衡古。在中国古代,最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形式莫过于童谣。不过有很多童谣被统治阶级用来制造舆论,也有不少被用来向儿童灌输封建伦常,这些童谣都不能纳入古代儿童文学的范畴。当然,仍有相当数量的童谣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这类童谣明代以后尤多,如明代杨慎所编古今风谣中的部分童谣、清代郑旭旦所编天籁集、意大利人韦大利1896年所编北
3、京儿歌、美国人何德兰1900年所编孺子图歌。这部分童谣,内容取自儿童日常生活,没有牵强附会,也没有强加道德诠释,且言辞质朴,多用叠音,节奏明快,适合儿童记诵,符合儿童的心理和接受能力。蒙书专为儿童编写,作启蒙发智之用,但细分又有不同。一类为识字百科,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从目的和效果来看,这类书更像是后来的识字课本。另一类则有一定的文学色彩,虽然内容简单,但都有明晰的人物、故事情节,用浅显的语言讲述故事,用符合儿童性情的方式教之以事,以事寓理,或诱之以趣,以趣入情。如元代虞韶的日记故事,搜集有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描写儿童才智的小故事。又如始撰于明代的龙文鞭影,虽看似为典故大全,但对其中所含
4、故事的讲解可以作为儿童启蒙的途径。这类作品应归入儿童文学的范畴。另外,不能认为只要是描写儿童的作品,就属于儿童文学。像左思娇女诗、李商隐骄儿诗等以儿童入诗,情感真挚、刻画逼真、手法多样,但这不是儿童文学,因为这些诗只是以成人的视角来审视孩子,用成人的笔触来描写孩子,表达的是成人内心的情感活动,唤起的是与诗人身份、环境相近的那些人的共鸣。现在我们用这类作品来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还有一些文学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既适合儿童阅读,又符合儿童接受能力,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西游记中的部分篇章等。不过,这部分作品不是专为儿童编写、创作的,它们可被视为一种
5、文化资源,经过加工后可供今天的儿童阅读,但不能直接称为“儿童文学”。综上所述,中国古代文学中有为儿童创作的、符合儿童心理且适宜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因此,中国古代虽没有“儿童文学”这一概念,但存在儿童文学的事实。说中国古代不存在儿童文学是不客观的,只能说,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不是完全契合现代的儿童文学理论和体系,中国古代的儿童文学作品的体裁、题材没那么丰富,数量也没那么繁多。1.第段中的“发现儿童”具体是指 。(2分)2.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3分)A凡属古代儿童文学的童谣均不是为制造舆论而作。B北京儿歌孺子图歌等童谣集专为儿童编写。C对儿童进行文学启蒙的作品只能是儿童文学作品。D作为儿
6、童文学作品的诗歌不宜出自成年诗人之手。3.下列表述与作者观点一致的一项是。(3分)A“儿童文学”与“现代儿童文学”内涵相同。B容易为儿童接受的文学作品应属于儿童文学范畴。C某一文学概念与相关文学事实可以不在同一时间产生。D现代儿童文学不必满足为古代儿童文学设立的判断标准。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5.小洁同学读完本文,从图书馆借来龙文鞭影阅读,却产生了疑惑,按照本文作者提供的判断标准,龙文鞭影真的可以归入古代儿童文学作品吗?请结合下面龙文鞭影的节选部分,向小洁谈谈你的看法。(5分)名高麟阁,功显云台。朱熹正学,苏轼奇才。注麟阁、云台:汉代皇宫中的两处建筑,朝廷在此画像表彰功勋卓著的大臣如
7、霍光、邓禹等。正学:合乎正道的学说。二、文学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9题。(16分)骡子王宇马棚里来了新的入驻者,骡子。马棚里原来的那匹马走了。有人说:那匹马因为跑得快,被新主人相中,去赛马场效力了。有人说:那匹马天生好看,被新主人相中,去马戏团了。有人说:那匹马太贪吃,爱炫耀,又不爱干活儿,被主人送屠宰场了。总之,那匹马再也没有回来,这是不争的实事。骡子住进马棚,兴奋不已。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尤其是它独享着那个硕大的马槽,谁也不和它抢食,而且人们抢着给它喂草料。这日子过得惬意极了。想一想,自己曾经过的是什么日子。每天与马和毛驴在一块草地上吃草,今天马看见不顺眼,就飞奔过
8、来,照着它脖子咬几口,嘴里骂道:“你这杂种,滚远点儿。”明天驴看见不顺眼,就撅着屁股,给它几蹄子,嘴里骂道:“你这杂种,快快离开这块草地。”骡子忍着疼,不敢吱声,很委屈,也很纠结。怎么自己长得又像马又像驴,可又什么也不是?住进马棚里的骡子,很向往马过的日子。虽然被主人骑着,但是高高地仰着头。在众目睽睽之下,能得到人们的赞美,甚至还有闪光灯的特写,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相比之下,毛驴过的是什么日子,默默无闻,不是拉磨就是驮东西,整天不辞辛苦地为主人干活儿,又苦又累,还得不到主人的夸奖,更不用说别人的赞誉了。住进马棚后,每天除了吃东西要低头外,其余时间,总是把头仰得高高的,学着马的步伐,有节奏地走路
9、。得空儿就去美发中心,把尾巴稀疏而灰暗的杂毛煸染得黑而广亮,蓬松如马尾。把短而直的鬃毛尽量拉长,烫成波浪状,形如马鬃。咋一看,这骡子还真有点儿像马了。它很期待主人能对它另眼相看。主人欣赏骡子的力量比驴大,脾气没有驴那么倔,模样比驴好看,但又没有马那么娇气,而且比马低调而适用。没想到新来的骡子把自己整成个马的样子,心里真有点儿不舒服。主人动了念头,想把骡子再次放归草地,心里埋怨那个饲养员,这骡子根本就不是当初推荐时所说的那样:埋头苦干,任劳任怨,脑瓜绝顶聪明,急他人之所急,想他人之所想。主人在马棚前来回地踱步,若有所思地看着骡子吃草。骡子嚼着新鲜的青草,却读不懂主人的心思,但它从主人的眼神里感到
10、一丝丝的不安。骡子想,自己住的是马棚,吃的是精饲料,却没干出什么给主人露脸的事情,心里也很愧疚。于是,骡子想在主人的面前好好表现一番。主人来了,原本是想让骡子去驮东西的。可是,骡子走出马棚,驮起主人,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主人在骡子身上骑着,飘飘忽忽。没走多远,骡子突感身体不适,虽咬牙坚持,但无济于事,最终轰然倒下,猝死。主人从骡背上摔下来,灰头土脸的,半晌,才从地上爬起来。他拍拍衣衫的土,看着死去的骡子,颇有些伤感。尽管浑身疼痛不已,但主人还是觉得,骡子活得挺不容易。主人决定写一讣告,以告慰死去的骡子。提起笔来却难以下笔。一匹骡子不合适,“匹”是马的专用词;一头骡子也不适合
11、,“头”是驴的专用词。实在没办法,索性写道:某骡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过度劳累,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实在骡之楷模也,云云。出殡那天,天阴沉沉的。曾经同在一块草地上吃草的马和毛驴都来了。哀乐声中,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一声连着一声,高亢有力,似对骡子离去的惋惜,又像宣泄心头的幽怨,也或许是对明天充满期待。主人听着,心潮澎湃,不禁低下了头。马棚总不能这么空着,新的入驻者,应该很快就要来了。6.下列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环境,这待遇,这享受,比以前好多了”,作者连用几个短句,形象地表现了骡子对现有境遇的兴奋之情。B.作者极力写以前马驴对待骡子的态度,主要目的是为了突
12、出骡子对环境和待遇得到改善后的满足。C.入住马棚后,骡子的实际表现与饲养员的评价存在鲜明的反差,由此可以看出饲养员欺骗了马棚的主人。D.“高扬着头,一声长嘶,奋起四蹄,狂奔起来”等句,既写出了骡子的逞强,又暗示了它猝死的结局。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便呈现一种错位马棚里的新入驻者却是骡子,这样写赋予之后的情节以生发的动力。B.第段运用神情、行为和外貌描写,表现了骡子对美的热爱和追求以及渴望得到主人赏识的迫切之情。C.小说写出殡那天,毛驴张开大嘴,引颈长鸣,至于它为何长鸣,作者并未明示,这样处理耐人寻味。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以全知的视角,描写
13、了骡子和主人的言行心理,冷静客观而又意蕴深长。8.小说中塑造了一个可怜又可恨的骡子形象,请简要分析骡子的可恨之处。(4分)9.虚幻性与讽喻性是寓言体小说的两个显著特征,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对这两个特征的理解。(6分)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2分)法行荀子 公输不能加于绳墨,圣人不能加于礼。礼者,众人法而不知,圣人法而知之。 曾子曰:“无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无身不善而怨人,无刑己至而呼天。内人之疏而外人之亲,不亦反乎!身不善而怨人,不亦远乎!刑己至而呼天,不亦晚乎!诗曰:涓涓源水,不雝不塞。毂已破碎,乃大其辐。事已败矣,乃重太息。其云益乎!” 曾子病,曾元持足,曾子曰
14、:“元!志之!吾语汝。夫鱼鳖鼋鼍犹以渊为浅而堀其中,鹰鸢犹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及其得也必以饵。故君子能无以利害义,则耻辱亦无由至矣。” 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夫玉之少而珉之多邪?”孔子曰:“恶!赐!是何言也!夫君子岂多而贱之,少而贵之哉!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辞也。故虽有珉之雕雕,不若玉之章章。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此之谓也。” 曾子曰:“同游而不见爱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见敬者,吾必不长也;临财而不见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怨
15、人者穷,怨天者无识。失之己而反诸人,岂不亦迂哉!” 南郭惠子问于子贡曰:“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 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亲不能报,有子而求其孝,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听令,非恕也。士明于此三恕,则可以端身矣。”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也。”【注】雝,通“壅”,阻塞。檃栝(yn gu),矫正竹木的工具。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16、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B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C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D子贡曰/君子正身以俟欲来者/不距/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檃栝之侧多枉木/是以杂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先秦法家代表,唯物主义思想家,主张“性恶论”。B公输,在文中指公输盘。复姓公输,名盘,鲁国人,能造奇巧器械,民间称鲁班。C诗,指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高二语文答题卡.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