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专题12 同步衔接讲义(五)《世说新语》-2020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58563
  • 上传时间:2025-10-29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49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世说新语 专题12 同步衔接讲义五世说新语-2020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 专题 12 同步 衔接 讲义 2020 年小升初 语文 无忧
    资源描述:

    1、专题12 同步衔接讲义(五)世说新语年级:七年级 学科教师:课 题新课衔接-世说新语二则教学目标1.了解世说新语相关的文学常识;2.浅显文言文阅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3.体会古人家庭文化生活的雅趣,感受古代少年的智慧。教学内容新课导入 说说图片中关于两个少年的故事,中国古代跟他们一样知礼、智慧的少年还有很多,今天让我们跟着课本再重新认识两位不一样的少年吧!知识梳理文学常识1、 关于名著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坊间基本上认为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所撰写,也有称是由刘义庆所组织门客编写。又名世说。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世说新语是中国魏晋南北朝

    2、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它原本有八卷,被遗失后只有三卷。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2、 关于作者刘义庆,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南衮川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所著除世说新语以外,还有幽明录宣验记等小说和

    3、文集,但已散失。走进教材(一)咏雪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ji)(现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的年轻一代。讲论文义:谈论诗文。俄而:不久,一会儿。骤:急(速),紧。欣然:高兴的样子。何所似:即“所似何”,宾语前置。像什么。何,疑问代词,什么;似,像。胡儿:即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谢据的长子。做过东阳太

    4、守。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比不上。因:凭借。即:是。大兄无奕女:谢安的哥哥谢无奕的女儿。指谢道韫(y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14)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曾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等职。一、大声朗读,注意断句并读准字音。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 重点解读(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

    5、件_等要素。【答案】寒雪日、內集、谢太傅和儿女、讲论文义1、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答案】融洽、欢快、轻松、温馨、具有书香气息。2、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答案】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对谢道韫才华的赞赏。3、 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人回答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简要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 这样既暗示出谢太傅对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柳絮因风起”的肯定和赞扬,又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温馨的家庭氛围。、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答案】前者写的好,因为雪的颜

    6、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后者写的好,有意蕴,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神似)。三、文言积累【儿女】 古义:子侄辈的年轻一代 今义:自己亲生的儿子与女儿【因】 古义:凭借 今义:因为【特殊句式】白雪纷纷何所似(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何所似”,应作“所似何”理解,就是像什么。)四、中心思想本文通过寒日咏雪的故事,写出了谢道韫的聪慧、机智,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同时,谢道韫的对答使谢太傅大笑乐,体现了当时尊重女子、以才德服人的社会风气。(二)陈太丘与友期行【作者】刘义庆 【朝代】南北朝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7、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陈太丘:即陈寔(sh),字仲弓,东汉颍川许(今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太丘,县名。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乃至:(友人)才到。乃,才。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戏:玩耍。尊君在不(否)(fu):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非人哉:不是人啊。哉:语气词,表

    8、示感叹。相委而去:丢下我离开了。注意“”去”一定要翻译成离开的意思,不能翻译成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相:动作偏指一方,这里指“我”。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这里有友好的意思。顾:回头看。一、 大声朗读,注意断句并读准字音。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 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 重点解读。1.要求写出这则故事下述一些内容。故事的起因

    9、: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高潮: 故事的结局: 【答案】 起因:陈太丘与友期行; 发展:友人日中不至,乃去。 高潮:元方据理驳斥友人; 结局:友人惭。2.元方义正辞严地指出了父亲朋友的哪两点错误? 【答案】“无信” “无礼”3.通过哪些方法来描写人物的,人物分别有什么特点。 【答案】(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A、陈太丘诚实守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B、友人言而无信(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言语无礼(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知错能改 (友人惭,下车引之。)C、元方懂礼识义(待君久不至,已去)义正词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

    10、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童真无邪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还有“元方入门不顾”都是童真无邪的表现)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认为元方确实有失礼仪的理由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认为元方并非无礼的理由:元方年仅七岁,我们不应对其求全责备;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的人,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 【答案】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

    11、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6. 请同学们说出有关诚信的名言: 【答案】言必信,行必果。 墨子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 顾炎武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话才有信用。 波斯昂苏尔玛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 英赫伯特履行诺言是名誉的标志。 法 谚语三、 文言积累(1)古今异义字1.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2.委 古义:丢下、舍弃 今义:委屈、委托3.顾 古义:回头看 今义:照顾4.期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5.引 古义:拉 今义:引用

    12、(2)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 读 fu,表示否定,相当于吗。(3)词类活用1、友人惭 意动用法。惭:感到惭愧(4)一词多义相: 相顾惊疑(互相) 相委而去(副词,指友人。) 四、 主要内容:陈太丘与友期行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面对父亲的友人的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地加以反驳的故事。既表现了他的聪敏,又写友人不守约定、不讲信用的故事,反映了人要守约、讲信、懂礼,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的道理。巩固训练一、古今异义词1.去:去后乃至 古义:_ 今义:_2.委:相委而去 古义:_ 今义:_3.顾: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_ 今义:_4.儿女: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 今义:_通假字5.尊君在不 不:_

    13、词类活用意动用法6.友人惭 惭:_虚词列举7.未若柳絮因风起 因:_8.去后乃至 乃:_9.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则:_【答案】重点字词:1.离开;往、到。2.丢下、舍弃;委屈、委托。3.回头看;照顾4.子侄辈;儿子女儿5.通“否”,语气助词,相当于“呢”6.感到惭愧7.凭借8.才9.就二、重点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艺。译句:_2.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句:_3.客问元方:“尊君在否?”答曰:“待军久不至,已去。”译句:_4.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句:_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句:_重点句子翻译:1.一个寒冷的冬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

    14、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2.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在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3.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 元方答曰:“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4.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5.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

    15、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郭伋始至行部,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注释】: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西河美稷:地名。别驾从事:部下官吏。野亭:郊野外的亭子。1.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

    16、期)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译句:_4.文段理解。(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乙文侧重叙述。(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 答:_【答案】一、1A2C3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吗?

    17、”(或:那客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要有礼貌;要勇于改正错误;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做人要言行一致。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8、”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日:“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日:“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注释】:虞(y)人:侍卫。焉之:到哪里。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约定) B去后乃至(才) 乃往,身自罢之(于是,就)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是日,饮酒乐,天雨(这)D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地方) 天又雨,公将焉之(下雨)2翻译下面句子。(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句:_(2)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译句:_3【甲】、【乙】两文表现的共同主题是什么?读两文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主题:_感受:_【答案】1B2(1)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2)现在即使很乐观,难道不可以相见完成约定吗?3为人一定要讲诚信。谈感受能围绕诚信谈感想并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专题12 同步衔接讲义(五)《世说新语》-2020年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5856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