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 秦皇岛市 北戴河 中学 2011 201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 资源描述:
-
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4道大题,包括25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3.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经学文本的演变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
2、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
3、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臬。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
4、在于三方面:春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曾有弟子规读本。1、下列对 “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
5、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C唐宋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2、下列不属于“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3分)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B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九经正义成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C北宋庆历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
6、。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的必修教科书和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B. 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推动了经学的发展。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关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0分)傻 牛 然 牛然是我们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
7、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的。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那么使劲,让自己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做值日。”次日早上,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不知道,那只是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偶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把老师教课用的书本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小乌龟。老师发现,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
8、搞的?”全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干的?你说谁,肯定就是谁!”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身,目光同样扫视大家。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不知道。”牛然老实地向老师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是这样回答,他肯定就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一片。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在了前头。他
9、几次摔在沟里,一身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直带回家。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老师分配了我们谁该带什么,是锅,是碗,是米,是面下课了,大家蜂拥到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和碗,米和面,油和醋把他们家的东西都背来了。东西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汗水。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巡视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牛然的样子,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惭愧。 中学快毕业时,我们又长大了一些,多少懂得了一点人世间的道理。一次选班长,大家不知为什么,举手选的竟然都是牛然,特别的一致。老师看着我们齐刷刷的手臂,眼里含了泪花。我们也被自己所感动。我们知道,牛然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
10、,牛然更不是班上最聪明的。甚至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他是班里最笨,学习最差,做人最傻的。但我们却诚恳地愿意选他。 老师说,今后你们谁愿意帮助牛然做事?大家的手又都齐刷刷地举起来,我们都愿意帮助牛然。牛然是个班长,但班长的事,却由我们去做。 多少年过去,我们还时常想起牛然。想他的微笑,想他背着一身的锅碗瓢勺,想我们为什么要选他当班长。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时我们反而爱选牛然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上司。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甚至有的是。可我们不是担心,就是害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曾出现过与牛然相似的人。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
11、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至少我们希望能从某个人的身上,看到与牛然相似的影子。我们喜欢牛然。 我们自然不是看中牛然有点傻,而是他的善良,和从他身上,让我们一再品味到的对生活的那种真诚与待人的厚道。无独有偶,在世界许多显赫的行业,重要的领域里,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总经理,掌管大印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人反而更像我们的傻牛然。 为此,很多人大为惊奇,深感疑惑。总是发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家掌权?甚至背后要去悄悄地了解他的阅历,问他曾经几何,做过何等的伟业。其实不必问了,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会喜欢像牛然这样的人。不必担心,牛然的事,大家都会帮着去做。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
12、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牛然“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说明牛然家境贫寒。 B“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是因为老师认为牛然明明知道,却故意包庇做坏事的学生,一味怕得罪人,这样的老好人将来会吃亏的。 C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而我们却齐刷刷举手选他当班长。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愧对牛然。 D文章作者反复提到“牛然的微笑”,是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牛然是个不计得失的真诚的人。 E“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这说明人都有嫉妒心,更愿意选比自己差的人去担当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50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21 青蛙卖泥塘∣人教部编版(2016) (共2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