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1506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10
  • 大小:184.50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 秦皇岛市 北戴河 中学 2011 2012 学年 下学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4道大题,包括25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姓名、考试号、科目填涂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3.做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将原选涂答案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 现代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经学文本的演变儒家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经典学习和主体自觉实践而实现的,由此也产生了源远流长的“经学”。作为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经学起源于子夏和荀子,并随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两汉儒

    2、学处于独尊地位,“五经”、“七经”立于太学,“明经”、“孝廉”也设为察举科目,在人才培养和选拔中发挥了特殊作用。隋唐而下,经学与科举结合,对儒家通识教育的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唐初,太宗“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由此完成了经注的统一。高宗永徽四年五经正义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其后,又有贾公彦作周礼注疏与仪礼疏,杨士勋作谷梁传疏,徐彦作公羊传疏,合称九经正义。唐代明经科,以九经取士,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之别;至唐

    3、文宗太和年间,刻十二经,立石于国学,增加的论语、孝经和尔雅,均成为了教科书。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是对汉代以来经学的一次大总结。清代经学家皮锡瑞如此评析:“自正义定本颁之国胄,用以取士,天下奉为圭臬。唐至宋初数百年,士子皆谨守官书,莫敢异议矣。”也有学者认为,“正义”对经、注起了详解作用,有益于普及文化教育,但士人多以读经为敲门砖,并不以学术论争为意,从而造成了经典注疏的停滞。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始兴,不信前人注疏,务出新义。熙宁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当时规定:“进士罢诗赋、帖经、墨义,各占治诗、书、易、周礼、礼记一经,兼以论语、孟子。”其原因主要

    4、在于三方面:春秋大义难知,不利“经术造士”;春秋经传言灾异,不利变法;依春秋大义治狱,与王安石以法治罪相冲突。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学校,作为士子惟一“经术”和科举考试标准。实际上,这是新党集体思想的结晶。“过分热衷于将一家注经之学定于一尊的作法是导致王安石失败的原因之一。”此后,经学文本进一步发展。朱熹从礼记中选出大学、中庸两篇,与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读书人的必修教科书,也是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为适应读书应举的需要,宋代以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教材流行于世,清代曾有弟子规读本。1、下列对 “经学”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起源于子夏和荀子的经学,随

    5、着时代发展教育变革而演化成了一门训解、阐述儒家经典的学问。B经学在两汉时处于独尊地位,隋唐后因与科举结合而对儒家通识教育产生过重大影响C唐宋后数百年间,五经正义一直是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也是天下士子谨守的官书。D经学文本经朱熹得到进一步发展,四书集注是以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2、下列不属于“经学文本重大发展”的人和事的一项是( )(3分)A唐太宗命孔颖达与诸儒撰定的五经正义在唐高宗永徽四年颁行后,遂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经说。B贾公彦、杨士勋、徐彦在五经正义的基础上又拓展了经学文本,九经正义成为唐代明经科取士的经说。C北宋庆历间,王安石改制,废置仪礼学官,而改以周礼取士,并未将春秋列于学官

    6、。D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并作四书集注,这是元、明、清的必修教科书和和科举考试的法定标准。3、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论语是经唐代学者整理的经学文本,被列为经学教科书是在唐文宗太和年间。B. 唐太宗和唐文宗,都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的训解、阐述,并完成了经注的统一,推动了经学的发展。C北宋庆历以后,疑古之风兴盛,王安石自撰三经新义颁行天下,其根本目的在于推翻前人经学的文本。D宋以后三字经千字文等蒙学教材之所以流行于世,与读书人适应科举的需要有着密切关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20分)傻 牛 然 牛然是我们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

    7、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的。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那么使劲,让自己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做值日。”次日早上,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不知道,那只是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偶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把老师教课用的书本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小乌龟。老师发现,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

    8、搞的?”全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干的?你说谁,肯定就是谁!”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身,目光同样扫视大家。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不知道。”牛然老实地向老师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是这样回答,他肯定就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一片。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在了前头。他

    9、几次摔在沟里,一身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直带回家。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老师分配了我们谁该带什么,是锅,是碗,是米,是面下课了,大家蜂拥到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和碗,米和面,油和醋把他们家的东西都背来了。东西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汗水。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巡视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牛然的样子,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惭愧。 中学快毕业时,我们又长大了一些,多少懂得了一点人世间的道理。一次选班长,大家不知为什么,举手选的竟然都是牛然,特别的一致。老师看着我们齐刷刷的手臂,眼里含了泪花。我们也被自己所感动。我们知道,牛然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

    10、,牛然更不是班上最聪明的。甚至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他是班里最笨,学习最差,做人最傻的。但我们却诚恳地愿意选他。 老师说,今后你们谁愿意帮助牛然做事?大家的手又都齐刷刷地举起来,我们都愿意帮助牛然。牛然是个班长,但班长的事,却由我们去做。 多少年过去,我们还时常想起牛然。想他的微笑,想他背着一身的锅碗瓢勺,想我们为什么要选他当班长。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时我们反而爱选牛然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上司。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甚至有的是。可我们不是担心,就是害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曾出现过与牛然相似的人。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

    11、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至少我们希望能从某个人的身上,看到与牛然相似的影子。我们喜欢牛然。 我们自然不是看中牛然有点傻,而是他的善良,和从他身上,让我们一再品味到的对生活的那种真诚与待人的厚道。无独有偶,在世界许多显赫的行业,重要的领域里,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总经理,掌管大印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人反而更像我们的傻牛然。 为此,很多人大为惊奇,深感疑惑。总是发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家掌权?甚至背后要去悄悄地了解他的阅历,问他曾经几何,做过何等的伟业。其实不必问了,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会喜欢像牛然这样的人。不必担心,牛然的事,大家都会帮着去做。 4、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

    12、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牛然“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说明牛然家境贫寒。 B“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是因为老师认为牛然明明知道,却故意包庇做坏事的学生,一味怕得罪人,这样的老好人将来会吃亏的。 C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而我们却齐刷刷举手选他当班长。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愧对牛然。 D文章作者反复提到“牛然的微笑”,是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牛然是个不计得失的真诚的人。 E“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这说明人都有嫉妒心,更愿意选比自己差的人去担当

    13、重任。5、小说中的牛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_6、从结构上看,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牛然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_7、这篇小说以“傻牛然”为题,赞美了牛然这样的傻人,有人认为小说主题深刻,包含了生活的辩证法;有人认为,小说主题虚假、平庸,不利于弘扬正气。请选择一个方面,联系实际,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6分)_二、 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5分) 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与李斯俱事荀卿,斯自以为不如非。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

    14、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强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 人或传其书至秦。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发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15、。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 (节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8、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于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 疾:痛恨 B.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恨:遗憾 C.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 毁:毁弃 D.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 遗:送给9、选出例句中的“而”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 ( )(3分)例: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A.过而不改,是谓过矣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C.敏于事而慎于言D.越勾践趁势灭吴而霸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韩非,是韩国的贵族子弟。他爱好刑名法术学问,学说的理论基础来

    16、源于黄帝和老子。 B韩非悲叹廉洁正直的人不被邪曲奸佞之臣所容,考察了古往今来的得失变化,最终发愤著书。C李斯因为与韩非出于同门,所以在秦王要处死韩非时,极力为他说话,但最终没有成功。D秦王内心对韩非还是很喜爱的,所以在将其关入牢狱后又感到后悔,派人去赦免他,可惜韩非已经死了。11、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共6分)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4分) 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2分)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 1213 题(10分) 夏日三首 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判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17、12、这首诗突出运用了那种手法来表现环境的“清”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答: 13、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赏析。(5分)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任选一题)14、(一)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 。挟飞仙以遨游,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轼赤壁赋)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二) ,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王羲之兰亭集序)三、积累与运用(3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

    18、的一项是( )(3分)A. 恸哭(tng) 攻讦(ji) 梦魇(yn) 苦心孤诣(y) 巷道(hng)B. 福祉(zh) 逾矩(j) 饥馑(jn) 稗官野史 (bi) 皈依(u)C. 鞭笞(ch) 整饬(ch) 孝悌(t) 拾级而上(sh) 绯闻 (fi)D. 羸弱 (li) 脖颈(gng)剽窃(pio)怙恶不悛(qun)谂知(shn)16、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厮杀 脉搏 骁将 额手称庆 飞扬跋扈 鸿鹄之志B.颓垣 饿殍 嗔喜 妍媸必露 不悱不发 暴虎冯河 C.诰命 缱绻 拗断 察颜观色 庠序之教 不如荑稗D.粗犷 罡风 钗钏 面面相觑 并行不背 曲肱而枕17、填入

    19、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还有过一次祖父和四叔把一个出名的小旦叫到家里来_照相,他曾亲眼看见那个小旦在客厅里梳头擦粉。觉慧忍住气平和地_道。据说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近五百种,不过_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_是不争的事实,即文化有它的独立性。A化装分辩不管/却B化妆分辨不管/却C化装分辨无论/也 D化妆分辩无论/也18、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A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江河日下,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历经严寒考验的北方大地,告别了千里冰封的季节,焕发出勃勃生机。B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C在积极应对

    20、自然灾害的同时,人们强烈感受到吸取经验教训的重要性,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防患于未然。D在国产动画电影风云决的首映典礼上,任贤齐坦言配音过程“很困难”,无独有偶,其他演员也表达了“比演戏更难”等相似的看法。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3分)A墨子以极其艰苦的生活方式,彻底忘我的牺牲精神,承担着无比沉重的社会责任,这使他的人格具有一种巨大的感召力。直到他去世之后,不仅这种感召力没有消散,而且还表现得更加强烈。B面对周朝日益紊乱的政治局面,老子消极悲观,提出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C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以世俗的眼

    21、光,来判断一个事物的有用和无用,庄子却告诉我们,境界决定了人们对事物判断的正误,站在大境界上,就会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无为。D孔子把“仁”作为自己学说的最高范畴,为人类的道德生活确立了最基本的准则,力图以仁爱的精神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并由此入手来解救社会危机。20、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星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

    22、得含情脉脉。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 B CD 21、下列对有关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他在贫困潦倒的生活中,呕心沥血写成了前八十回。乾隆年间,高鹗补作后四十回,合成一百二十回本,成为红楼梦的通行刊本。B庄子33篇,分为内、外、杂三个部分。一般认为,外篇是庄子所作;内篇、杂篇出于庄子后学。C官场现形记是清末谴责小说家李宝嘉的代表作,以暴露晚清官场黑暗为主题,描写清王朝对内残害

    23、人民,作威作福,对外奴颜婢膝,投降卖国,揭露了封建吏治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勾勒出一幅较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D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孟子重义轻利,荀子重义不轻利;孟子专尚王道,荀子兼尚霸道。2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3分)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富贵不能淫 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孰能一之 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 赵王之子孙侯者,有在者乎?死国可乎 遵海而南A./ B./C./ D./23、论语和孟子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在括号内写出与下面四句相对应的成语。(4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

    24、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4、请找出下面文段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四处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超市、商场、集贸市场和商品零售场所是使用塑料购物袋最集中的场所,而且目前大多无偿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为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塑料购物袋,中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决定:自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商家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该决定有助于从全国范围内逐步形成有偿使用塑料袋购物的市场环境。(1)_ 改为_ 。(2)_ 改为_ 。(3)_改为_ 。(4)_改为_ 。四、作文(60分)25.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狮子发现兔子正在睡觉,便想乘机吃掉它。这时,狮子又看见有只鹿走过,便丢下兔子去追赶鹿。兔子听到声响,马上就跳起来逃跑了。狮子使劲地追鹿,却没有追到,于是又回头来找兔子,却发现兔子早已逃之夭夭。“难道我不应该去追那只鹿吗?”读了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1506.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