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3单元 进阶1 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65073
  • 上传时间:2025-10-30
  • 格式:DOC
  • 页数:7
  • 大小:73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3单元进阶1 第8课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 新教材
    资源描述:

    1、1品析简明、准确的语言风格。把握中国建筑“文法”和“词汇”的含义。2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厘清文章思路。3思考为何说不同建筑“词汇”能表达不同的感情;理解各民族之间建筑的“可译性”。4培养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兴趣,树立文化自信。人们常说,世界上有三种不需要语言交流就可以达到心灵沟通的事物。那就是音乐、美术与建筑。不同的建筑,有其相通性,但这些建筑又表现出了不同的特征。“特征”就是指事物外表或形式上独特的象征或标志。今天,我们要学习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有关建筑的文章,随着他的介绍去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理解大师的科学思想,培养我们的科学精神。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墁地(mn)接榫(sn)屋脊(j)额枋

    2、(fn) 水榭(xi) 房檩(ln)穹宇(qing) 斗拱(gng) 框架(kung)二、辨析下列词语,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1典范典型辨词“典范”强调其示范性,指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典型”强调其代表性,指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运用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建筑史上的典范。他们是典型的悲观论者,喜欢杞人忧天。2汲取吸取辨词“汲取”本意是从井里打水,对象一般是知识、力量、精华等。“吸取”侧重于因吸收而采纳、取用,对象一般是经验教训。运用 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善于吸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了更好地给下一个一百年积蓄力量,我们应当善于提炼汲取道德精华。3喜闻乐见有口皆碑 辨词二

    3、者都有“爱好,喜欢”的意思。“喜闻乐见”指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有口皆碑”指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对突出的好人好事一致颂扬。多用来形容业已被人们认同的人、事、物。运用廉洁文化的创建,就是通过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形式,贯穿在生活中。虽然没有某些大品牌的如雷贯耳,但是这一产品的品质和服务在朋友圈确实是有口皆碑。4巧夺天工鬼斧神工辨词“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鬼斧神工”指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技艺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二者都指技艺精妙高超。“巧夺天工”侧重人工胜过天然。“鬼斧神工”侧重天然工巧或如天然工巧。运用这个公园里的假山,结构新奇巧妙,真可以说是

    4、巧夺天工。凡是看过金山野柳海岸奇石的人,莫不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妙!三、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运用是否正确,错误的说明理由。1从攻防的阵势上看,两支球队的实力大同小异。 ()_2食雕涉及的内容形式广泛,所用的刀具技术千变万化,起到美化菜肴、装饰筵席的作用,是一种综合造型的艺术形式。()_3“90”后创业者的故事精彩纷呈,创业的艰辛、成功的喜悦、奋斗的甘苦、失败的辛酸都十分引人关注,耐人寻味。()_答案1.错误。大同小异:大部分相同,只有小部分不同。两支球队的实力分不出高低,水平相当,应该用“不相上下”。2错误。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这里形容“刀具技术”不恰当。3正确。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

    5、得仔细体会琢磨。四、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打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是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_答案“打造建筑”属于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打造”改为“建造”。中国古代建筑学科的开拓者梁思成梁思成(19011972),广东新会人,中国建筑学家。梁启超长子。1928年任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和教授,1932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33年兼任清华大学教授,讲授建筑学。1947年,被中国政府派往美国担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团中国顾问。1949年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1952年参与人民英雄纪念

    6、碑的设计以及北京十大建筑的设计工作。1953年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理事长。他领导的清华大学建筑系,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中国雕塑史等。1931年9月,在创立以研究中国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大,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开始踏上了他研究中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据,梁思成开始了他的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困难,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照、测绘、资料整理和

    7、科研工作,于1944年写成中国建筑史。这篇科学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通过介绍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的问题,提出了每个建筑体系有其自身的“文法”和“词汇”。_答案平面布置结构特征任务探究一把握认识规律,合理安排顺序分析文本的内容和结构 任务导引古人讲,作文要有物有序。有序,就是恰当地安排文章的顺序。正确的顺序能正确地厘清文章思路,能帮助读者理解。本文内容较为繁杂,既阐明了中国建筑的影响,又介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探讨了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最后还提出建议。学

    8、习时,要注意分析文本的内容结构。任务设计1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 _答案是按由整体到局部、由主(结构)到次(装饰)的顺序来展开的。2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 _答案作者总结出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并不是平均用笔的,而是根据重要程度或说明的难易程度有所侧重,重点说明的特征有:平面布置,表现出中国院落文化的特色;结构方法,体现了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特殊性;斗拱,是“中国建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屋顶,斜坡飞檐是中国建筑的典型形象。任务探究二运文学之思,论建筑之美理解词语含义和文本主旨 任务导引词语是构成文章的细胞,词的意义不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就会失之肤浅或会

    9、误解。本课词语运用含义丰富,学习时要学会根据语境理解。任务设计3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建筑的组织风格,作者是怎样用“语言和文学”来比喻建筑学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根据课文填写下面的表格。_答案语言和文学建筑学效果词汇建筑的单个构件和因素使说明对象鲜明生动,使所讲道理浅显易懂。文法中国建筑的法式和惯例文章建筑或建筑群大文章宫殿、庙宇等小品山亭、水榭等可译性:可以互相翻译,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有很大不同。4.“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这种“拘束性”和“灵活性”表现在哪里

    10、?用了哪些修辞手法?_答案“拘束性”即建筑发展历史上长期积淀下来的、为人们所遵守的基本思路和传统模式。“灵活性”强调了设计与修建过程中建筑师们可以发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了比喻、类比的修辞手法。5梁思成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有什么深刻的意义?_答案所谓的“可译性”,是指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可以透过其纷繁多样的表现形式解读出来。这也是用“语言和文学”为喻。各民族建筑的功用或主要性能是一致的,有相通性,但表现出来的形式却有很大不同,恰似不同民族的语言,表达同一个意思,语言形式却不相同一样。梁思成先生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就避免了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从而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的对照联系,辩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6梁思成介绍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最终目的是什么?_答案文章介绍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并不是仅仅要人们了解其特征风格和手法,而是要告诉人们中国建筑风格独特,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瑰宝之一,启迪我们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熟悉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教师用书独具)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教材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学案:第3单元 进阶1 第8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WORD版含解析.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507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