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专版2024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9鱼我所欲也作业课件 新人教版 河南 专版 2024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 单元 作业 课件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9 鱼我所欲也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D)A.苟得(gu)不屑(xio)一箪食(dn)B.蹴尔(c)弗得(f)不能淫(yn)C.得兼(jin)不辟(b)贫贱(jin)D.所恶(w)一豆羹(gng)不能屈(q)D点拨:A项中“屑”应读xi。B项中“弗”应读f。C项中“贱”应读jin。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二者不可得兼 同时得到(2)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这,这种(4)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如,假使超过,胜过同时得到苟且取得。这里是苟且偷生的意思这,这种假如,假使超过,胜过(
2、5)贤者能勿丧耳丧失丧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6)一箪食,一豆羹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7)妻妾之奉 侍奉(8)蹴尔而与之踩踏(9)乞人不屑也 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10)万钟于我何加焉益处(11)此之谓失其本心 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12)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形似高脚盘侍奉踩踏认为不值得,表示轻视而不肯接受益处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停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1)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同“辨”,辨别。
3、辟避躲避辩辨辨别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同“向”,先前、从前。得德感恩、感激与欤语气词乡向先前、从前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D)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蹴尔而与之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万钟于我何加焉C.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乡为身死而不受D.弗得则死/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D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点拨:A.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连词,表修饰。B.介词,
4、表比较,可译为“比”/介词,对,对于。C.动词,做/介词,为了。D.连词,就/连词,就。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7.按要求填空。(1)孟子,名轲,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有“亚圣”之称。其主要思想是实行“仁政”。政治思想教育亚圣实行“仁政”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作者推测那些见利忘义者敢于“不辩礼义”接受“万钟”的原因的句子是: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3)2023郑州实验三模节选“问”有询问
5、、探究之意,文人常以“问”的形式抒情言志。鱼我所欲也中,“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表达孟子对见利忘义行为的批判;木兰诗中,作者巧借“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表达自己对木兰替父从军的欣赏。是亦不可以已乎安能辨我是雄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4)文中作者通过赞颂过路的饥民和乞丐宁愿饿死也不接受带有侮辱性的施舍,论证“所恶有甚于死者”的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5)2023信阳期末做人当善于取舍,正如孟子面对“万钟”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
6、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的自我剖析,以舍利取义之心警醒后人。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答案:生命是我喜爱的东西,但我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答案:如果人们所喜欢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3)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答案:先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6680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秋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课件:第1单元 第7课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