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6单元 游沙湖 .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2016学年高二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课件:第6单元 游沙湖 2015 2016 学年 高二人教版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 诗歌散文 课件 单元
- 资源描述:
-
1、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游沙湖苦斋记赏析示例作家名片刘基(13111375),字伯温,元末明初青田(今浙江青田)人。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辅佐朱元璋,为明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生封诚意伯,追赠太师,卒谥文成,文成县名就是来自于他的谥号,民间称为“前有诸葛孔明,后有刘基伯温”。著有诚意伯文集。背景探秘 1游沙湖本文写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期间。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史称“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在公余时间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
2、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2苦斋记本文选自诚意伯文集,是一篇颇为别致的书斋记。“苦斋”是浙江龙泉人章溢的书室名。这篇文章就是章溢请刘基写的记。1游沙湖运用了哪两个典故?这两个典故的作用是什么?提示:“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反用了乐府相和歌辞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认为过去的还有可能回来,老年人还可以回到少年时代。基调积极乐观,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了白居易醉歌“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的诗句,奉劝大家要积极从容,以旷达乐观的情怀面对人生。启迪智慧 2从游沙湖这篇
3、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提示:这时的苏轼已在黄州东坡筹划造屋开荒,安于“识字耕田夫”的生活,疾病亦已痊愈,因此与庞安常同游清泉寺,心情特别开朗。当他看到王羲之的洗笔泉,又看到兰溪“溪水西流”,便领悟到了一种新的哲理,产生了一种新的意境,对人生萌动了一种积极美好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向往和追求鲜明地体现在他随口唱出的浣溪沙一词中。文章表达了他乐观豁达的思想感情。3苦斋记文章阐发了怎样的苦乐观?提示:本文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匿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宽敞襟怀。4苦斋记第二段从哪些方面写“物性之苦”?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提示:第二段从木、草、菜、果、笋、蜜、茶、鱼等方面,具体突出“物性之苦”。第三段主要写建斋的缘由以及苦斋主人的生活乐趣。5苦斋记主要说明了什么道理?提示:苦斋记记述了苦斋的地理环境和物产,以及其主人的生活情况与乐趣、言谈,从而说明苦斋命名的由来与意义,阐发了苦与乐的相为倚伏苦生于乐,乐由苦来的辩证关系与生活哲理,批评了膏粱之子只图安逸享乐的思想,表现了苦斋主人甘于苦中求乐的豁达襟怀。画龙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8862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