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6 兼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上册.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兼爱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上册 2020 2021 学年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二 单元 兼爱 练习 解析 新人 选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6*兼爱课后篇一起巩固随堂演练一、夯实基础(16分)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察乱何自起当:尝试。B.虽至大夫之相乱家家:家室。C.交相恶则乱恶:憎恨。D.具此而己矣具:完备,齐全。答案B解析家:指大夫的封地。2.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B.故贼人以利其身C.当察乱何自起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答案C解析“当”同“尝”,尝试。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故亏父而自利A.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B.故贼人以利其身C.自见者不明D.故窃异室以利其室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都是使动用法,亏,使动用
2、法,使受损失;利,使动用法,使受利。A项,盗,动词作名词,小偷。B项,贼,名词作动词,伤害。C项,明,形容词作动词,明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B.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C.大夫各爱其家D.视弟子与臣若其身答案A解析B项,古义:小偷和强盗;今义:小偷。C项,古义:古代官职名;今义:对医生的尊称。D项,古义:弟弟、儿子;今义:徒弟。5.“一句话书评”,顾名思义,就是用一句最精练的话,高度概括某一部(篇)作品。请仿照例子,为下面的作品,写一句话书评。(4分)例:诗经先民的歌唱。论语老子庄子墨子参考答案论语一本书从八岁读到八十岁。老子生命的大
3、智慧。庄子哲学的天籁。墨子救世的苦行者。解析可以抓住作品的内容、特色等进行高度概括,注意用词准确恰当。二、课内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69题。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攻。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臣子之不孝君父,所谓乱也。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虽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此亦
4、天下之所谓乱也。父自爱也,不爱子,故亏子而自利;兄自爱也,不爱弟,故亏弟而自利;君自爱也,不爱臣,故亏臣而自利。是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盗爱其室,不爱异室,故窃异室以利其室;贼爱其身,不爱人,故贼人以利其身。此何也?皆起不相爱。虽至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大夫各爱其家,不爱异家,故乱异家以利其家;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察此何自起?皆起不相爱。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犹有盗贼乎?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
5、贼?故盗贼有亡。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B.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C.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
6、则不能治。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答案D解析原文标点: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圣人:这里是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 B.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C.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D.墨子: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创立了墨家学说。答案B解析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8.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第一
7、段用形象易懂的比喻,说明“治理天下”,“必知乱之所自起” 的重要性。B.墨子认为正是由于人们的“不相爱”,才产生损人利己的行为,小至强盗小偷抢劫偷盗,大至诸侯大夫互相攻战。 C.墨子认为只要人们“兼相爱”,就可“君臣父子皆能孝慈” ,然后天下就能得到治理。D.文章运用了正反对比法和事例论证法,由浅入深,层层深入,说理透彻明晰。答案D解析文中没有运用事例论证法。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2)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参考答案(1)尝试考察混乱是从哪里产生的?起源于人与人不相爱。(2)因为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混乱。课时作业
8、建议用时:40分钟实际用时:分钟满分:39分实际得分: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4题。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边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谨此则止。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也。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是故圣王作为宫室,便于生,不以为观乐也;作为衣服带履,便于身,不以为辟怪也。故节于身,诲于民,是以天下之民,可得而治,财用可得而足。当今之主,其为宫室,则与此异矣。必厚作敛于百姓,暴夺民衣食之财,以为宫室台榭曲直之望,青黄刻镂之
9、饰。为宫室若此,故左右皆法象之,是以其财不足以待凶饥、赈孤寡,故国贫而民难治也。君欲实天下之治,而恶其乱也,当为宫室,不可不节。 古之民未知为饮食时,素食而分处。故圣人作,诲男耕稼树艺,以为民食。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强体适腹而已矣。故其用财节,其自养俭,民富国治。今则不然,厚作敛于百姓,以为美食刍豢,蒸炙鱼鳖。大国累百器,小国累十器,前方丈,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冬则冻冰,夏则饰饣壹,人君为饮食如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虽欲无乱,不可得也。君实欲天下治,而恶其乱,当为食饮不可不节。古之民未知为舟车时,重任不移,远道不至,故圣王作,为舟车,以便民之事。其为舟
10、车也,全固轻利,可以任重致远。其为用财少,而为利多,是以民乐而利之。法令不急而行,民不劳而上足用,故民归之。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选自墨子辞过,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B.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
11、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C.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D.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答案A解析“其为舟车与此异矣”意思是“制造车船,跟原先不同了”,中间应该断开,排除B、C两项。“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意思是“还要向百姓横征暴敛,用以修饰车船”,“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中间应断开;“饰车以饰舟以”中间应断开,排除D项。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032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秋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配套课件:第4单元 方山子传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