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 课时作业本(第6练)(含解析).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届高考语文 课时作业本第6练含解析 2022 高考 语文 课时 作业本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第6练)【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一千五百多年前,官场失意的谢灵运,带领一班家仆,从上虞南山一路伐木开径,经新昌,过天台,至临海,打通了越州与台州、温州的道路。为上下山方便,他自制了前后齿可装可卸的木屐。未曾想到的是,( )。骆宾王、贺知章、孟浩然、李白、杜甫、刘禹锡、孟郊、贾岛四百多位唐代诗人先后走上这条浙东古道。在古道那段梦境般的时光里,见证着人与自然的深情相拥和一见钟情。诗人们荟萃沃洲,漾舟剡溪,驰骋会稽、四明、天台三山,击节吟唱,留下了一千五百多首恢弘壮丽的唐诗,也留下了这条逶迤绝美的唐诗之路。今天的浙东古道已被千年时光冲刷
2、得面目模糊,而踏足其间,依然有郁郁诗情、悠悠古韵扑面而来。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层层覆盖B.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将被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层层覆盖C.阳光、积雪和落叶,还有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D.纷至沓来的脚步声,还有阳光、积雪和落叶,将把他留在这条古道上的屐印层层覆盖2、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
3、不闻丝竹声。D.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3分) 4下面是一份家长会邀请函,在表达上有多处不妥当,请指出五处并改正。邀请函尊敬的家长:时光如梭,转眼间犬子即将进入生死攸关的高三年级。在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更希望得到您悉心的帮助。为了指导您有效地对孩子作心理疏导,鄙校决定于本月20日上午10时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家长会,聘请省内知名的心理辅导专家做专题讲座。希望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准时参加,不得缺席或迟到。中学高三年级2018年4月23日 5阅读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完成题目。不同年龄段读者首选阅读方式和内容的对比(%)对比项目60后70后80后90后阅读方式
4、纸质读物50.9429.5528.1127.27电子读物49.0670.4571.8972.73阅读内容休闲娱乐42.2847.5454.3763.17文化经典57.7252.4645.6336.83(1) 以上表格内容反映出的现象是: (不出现具体数据)(2)针对以上现象,请从一个角度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望海潮柳永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
5、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吴”是指吴兴、吴郡、会稽,这里泛指江、浙一带。B“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写的是杭州的自然景色和都市风貌,按顺序写来,极具清丽富庶之感。C“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的是高树江涛,景象开阔壮观,其中“怒涛”二句,写长江水的澎湃与浩荡。D“千骑拥高牙”写的是州郡长官,即孙何外出时仪仗很威风,随从人员很多,“千骑”不是确数,而是约数,有夸张的成分。7“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几句表现了怎样的情境?(5分) 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离骚中,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
6、到贬逐,也曾被加上采摘白芷的罪名,但他坚定地表示:“_,_。”(2)王维使至塞上中“_,_”一联,写了到达边塞后看到的奇特壮丽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喷发英武正气很小的时候,宗璞就开始背诵诗词。父亲冯友兰会给她选一些诗,每天早晨背上书包在母亲床前背了再去上学。宗璞还读了很多儿童读物,她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而在小孩子中流行的七侠五义隋唐小五义水浒荡寇志,她也都读了。宗璞甚至还看了不少成人读物,八九岁时就读了红楼梦,看到林黛玉死,哭得泣不成声
7、。童年的阅读,尤其是诗词对宗璞的影响是巨大的。1944年,15岁的宗璞就写了一篇关于滇池月光的散文并在刊物上发表。此后,她开始尝试创作小说。1948年,宗璞的短篇小说A.K.C.发表在大公报上,她从此走上文学创作道路。1957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红豆。小说描写女大学生江玫和银行家少爷齐虹之间的爱情悲剧,突现出宗璞在特殊年代对青年爱情观的人文关怀。这为宗璞赢得了声誉,也带来了麻烦。红豆被打上“毒草”的标签,她无奈搁笔,直到“文革”结束后,才陆续写了弦上的梦三生石我是谁?等作品。宗璞的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都写到了“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写到很多知识分子被批斗、被迫自杀,对这些人的
8、遭遇,宗璞无疑是同情的,但她自己是坚强的,她不仅在被批斗和羞辱的巨大痛苦里,选择了坚强地“活下去”,而且还对那个时代发出了尖锐的质疑:“而这一切,是在革命的口号下进行的。这世界,以后还不知怎样地荒谬,怎样地灭绝人性!”这就启发和促使我们要在更深的层面去反思那一段历史。有一部作品,对于宗璞来说,这就是她的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七七事变”后,一大批教授、学者在战火硝烟中跋山涉水,把西南边陲造就成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命脉的“圣地”。宗璞随父亲冯友兰南迁,就读西南联大附属中学。当时西南联大毕业学生从军者有800余人,宗璞目睹了青年学生的爱国行动,认为“如果不写上这一笔,就是不完整的”。滇西战役是中华民族抗
9、日战争的一次重要战役,十分辉煌,长时间被埋没,被歪曲。抗日老兵被审查,流离失所,翻译官被怀疑是特务,他们徽章上的号码被说成是特务编号。“把这段历史从尘封中磨洗出来”被宗璞视作自己的责任。小说包括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北归记四卷。从20世纪50年代起,宗璞开始动笔,如今60多年过去,前三卷已陆续出版。其中,东藏记获得了第六届茅盾文学奖。一方面,宗璞通过规模恢宏的小说叙事来写抗日战争,写我们民族的深哀巨痛;一方面宗璞热情讴歌中国知识分子毁家纾难,先公后私的爱国情怀。这样一部作品,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倒是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作家王蒙曾评价野葫芦引:“喷发着一种英武,一种凛然正气,一种与病弱
10、之躯成为对比的强大与开阔。”在文坛上,宗璞是一面以自我生命守护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近30年,她在病中笔耕不辍,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从写东藏记开始,宗璞的视网膜脱落,头晕频频发作,半边身子麻痹,只能在助手的帮助下口述成文,7年才写完。南渡记写完,父亲去世了;东藏记写完,先生去世了。经历了更多死别,又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对人生的看法更沉重了一些,对小说结局的设计也更现实,更富于悲剧色彩。宗璞写得很苦,实在很不潇洒。但她“即使写得泪流满面,内心总有一种创造的快乐。宗璞最大的困难是写战争。她经历过战争的灾难,却没有亲身打过仗。她害怕凭借材料只会写成一般的报道。困惑之余,书中澹台玮、孟灵己年轻
11、的身影给予宗璞极大的启发。用人物统领材料,将材料化解,再抟、再炼、再调和,就会产生新东西。宗璞诚心诚意地烘托书中人物,用书中人物的喜怒哀乐烛照全书,一切就会活起来了。(摘编自光明日报2016年4月28日)【相关链接】宗璞十岁时,随父亲冯友兰与清华大学一起南迁到昆明,在西南联大度过了8年时光。宗璞的哥哥冯钟辽于1943年志愿参加中国远征军,任翻译官,那年他19岁。随着战事的推移,他用双脚从宝山走到畹町。宗璞对这段历史有一种亲切感。(肖鹰宗璞与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在宗璞的作品里,体现出冯友兰先生屡屡讲到的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替往圣继绝学,替万世开太平”的担当精神,还表现出对大地、对自然、
12、对人、对物甚至一只鸟、一只猫的那种大爱。(李建军一位尽力发光的作家)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宗璞很小的时候热爱背诵诗词,读过格林童话爱丽斯漫游仙境等儿童读物,也读过不少成人读物。B宗璞很多短篇小说与散文谈及“文革”,在1966年春夏之交的某一天中描写文革,启发我们反思那段历史。C宗璞在野葫芦引中通过恢宏的小说叙事写抗日战争,描写民族的伤痛,同时也讴歌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D宗璞的作品中,体现父亲常提及的张载的担当精神,也表现对大地、对自然甚至对一只鸟、一只猫的大爱精神。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红豆为宗璞赢得了声誉,让她从此
13、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但也被打上“毒草”的标签,使她一度被迫搁笔。B抗日战争爆发后,知识分子南迁的历史、西南联大的故事,没有出现在充满豪情的男儿笔下,却被宗璞写出来了,令人惊叹。C面对把战争写成一般报道的忧虑,宗璞采用人物统帅材料的方法,展示在战争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使写作活跃而有新意。D宗璞在创作野葫芦引时遭遇到病痛的折磨、经历了亲人的离世,由此可见,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宗璞的内心一直是沉痛的。E宗璞在病痛中坚持写作,以至真至纯的文学结晶为时代立言,用自我生命守护着中国文学真火的旗帜,令人钦佩、赞美。3宗璞的作品体现着“大爱”和“担当”,二者有何关系?有哪些表现?请结合材料具体说明。(4分) 五、文言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