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动物的休眠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99765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5.29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动物的休眠教学反思 沪教版 三年级 上册 语文 同步 拓展 动物 休眠 教学 反思
    资源描述:

    1、动物的休眠教学反思动物的休眠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说明文,语言活泼,表达生动。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设想将朗读贯穿全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课文,了解动物休眠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因此在全文的设计上,贯穿了一个读字。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有趣。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同时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人领悟的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先自读,初步感知段落及分段的方法,再由男女生分读, 感知文章段落的逻辑关系。在交流品读中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和活泼,以读促感,以感促读,在朗读中促进学生感悟、体验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素材,促进学生将书上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

    2、始至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动物的休眠课后反思动物的休眠是一篇说明文,通过蝙蝠的冬眠和海参的夏眠使学生对动物的休眠有了一定的了解。语言比较生动,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兴趣。我将课堂教学设计成几个板块:、师生交流,兴趣导入补全课题。、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圈划词句,品味、积累语言。、总结学法,自主学习。对于动物的休眠,学生或许并不了解,只是通过预习了解到有冬眠和夏眠之说,但对于二者与休眠的关系并不明白,我借助补充课题这一环节的设计,机器孩子们的好奇。而文中介绍的两种动物,部分学生可能有一点的了解,但并不全面,更多的孩子并不了解。因此,借助多媒体手段,出示图片和简介,激发孩子的兴趣这是篇条理

    3、非常清晰的说明文,虽然语言比较生动,但一不小心就会上成了自然常识课。但是语文和自然常识课是不同的。语文课上,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了解动物的休眠,更应该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圈词画句,从圈划的词句中尝试着自己提炼信息。适时引导品味语言,比较句子,体会“什么也”和“几乎”。在句子中理解词语“成团成簇”并能举一反三,找出类似的词语。并将多种形式的读贯穿全文,让课堂充满语文的氛围。语文课不仅仅是传授给孩子需要积累的语言知识,还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所以在设计是,我加入了总结学法的环节,等于给他们一个支架,供他们攀爬。并让孩子们在后面的环节中马上进行实践。但是,作为

    4、一个青年教授,我的课堂上还是有许多的不足之处。整堂课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还不够完整和规范,老师应开始指导学生在品词品句中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也应将这一过程视为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环节,这应引起我的重视和深思。对于课堂上的突发环节,在课前准备时我也应做充分考虑,特别是使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和媒体时更应注意,在增强新技术带给课堂的正面效益的同时,也应该设想到一些突发事件,减少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烦恼,做好多种准备。对于整个教学节奏的把握,还不能驾轻就熟,最后一个环节就没有充分的完成,我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向师傅多多学习,多多实践。最后,做为我个人而言,这节课给我最大的感想就是师傅给我的影响。从准备过程

    5、,到一次次的试教,以及最后的展示,每一步都有师傅的精心指导。虽然还有很多的不足,但是我自己很清楚的感觉到自己的变化。这节课我觉的不是我在上给学生听,而是我在向师傅学习。动物的休眠教学反思一、自主学习,培养习惯三年级学生喜欢探究动物世界的奥秘,对于本课的学习有着极大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活动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展开,课前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懂的地方,学会做上记号,然后随着预习进一步深入,自己解决有些问题。如:生字查字典、部分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找近义词理解,还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课外拓展去解决。在课堂中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查学生的预习习惯,总结

    6、预习方法。阅读的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在选取信息中,学生不是被动地吸收,是用自己大脑中的储存(知识经验)与阅读材料加工,经过思考内化,纳入自己的认知系统。学生阅读一篇课文相当于认识一个丰富的大世界,教师的指导是帮助学生有重点的选择的过程,根据目的突出不同的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尽可能更多地吸收。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教师的引导、启发、讲解、点拨,都需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选择和应用,才能内化为他们的智慧和能力。缺少主体学习中的自主体验,一切灌输对于真正提高其能力都是收效甚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与参与行

    7、为,根据自学要求,分组学习,完成表格,了解两种动物休眠的具体情况,并讨论两种动物的休眠的不同处。营造一种学生乐于接受的生生活动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中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主动地学习,在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中不断提高。二、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动物的休眠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普说明文,语言活泼,表达生动。在备课的时候,我就设想将朗读贯穿全文教学。让学生通过自读理解课文,了解动物休眠的特点,通过分析比较朗读体会文章语言的特色。因此在全文的设计上,贯穿了一个读字。由潜入深,由易到难,由平淡到有趣。让学生对课文的认识也同时完成了由感知到理解直至深人领悟的过程。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先自读,初步感知段落及分段的

    8、方法,再由男女生分读, 感知文章段落的逻辑关系。在交流品读中领悟作者语言表达的生动和活泼,以读促感,以感促读,在朗读中促进学生感悟、体验语言文字,积累语言素材,促进学生将书上的语言内化成为自己的语言,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自始至终,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三、创设情景,训练表达按照教学设计,在最后一个环节课外延伸,训练表达时我发现学生能按要求将课前收集的图片、资料与大家一起分享,由于课时已接近尾声,此时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在消退,我发现说的过程似乎有些走过场,为表达而表达,学生的说话训练有些流于形式。课后,我进行了多次反思,思考其中的原因,探究改进策略。我想关键还是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关注

    9、学生的已有积累,障碍点,发展点,不要受教材的束缚,追求实际教学效果。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因此,我对最后环节重新进行了修改:请学生根据各自收集的资料,根

    10、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一种动物冬眠或夏眠,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加上肢体语言,自述动物的休眠特点。这样的设计基于以下几点考虑:1、关注学生的兴趣点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

    11、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这一情景创设符合此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他们一定很有兴致地假设自己是一种可爱的动物,配上肢体语言有形有色的地介绍。这样,学生的浓厚兴趣将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2、关注科普说明文的表达方式自述的方式是科普说明文,在表达上一种突出的特点,很多儿童喜闻乐见的科普读物都采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用第一人称来介绍动物的休眠知识,将课程资源拓展和表达方式巧妙地整合起来,拓宽了学生视野。3、关注学生的发展用第一人称自述动物休眠的过程中学生在表达上有一定的限制,需要学生在说的过程中不断感知,体会。这一语言训练为将来学生在中高年级学习自述转为转述做好充分的准备。初步感知自述的表达方式为学生今后的语言学习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当然,这一修改设想也只仅限于书面,如果今后有机会再教这一课我一定尝试着去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语文同步拓展动物的休眠教学反思 沪教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9976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