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3 八上综合训练-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03 八上综合训练-2021年寒假八年级语文衔接训练 专题 03 综合 训练 2021 寒假 年级 语文 衔接
- 资源描述:
-
1、专题03 八上语文综合训练 一、积累与运用(37分)1阅读下列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4分)(1)它没有婆娑 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2)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yo) 无消息了。(3)近处小路上骑驴而行的则是长途跋(s) 的行旅。(4)这些石刻的狮子,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2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后改正在括号里。(2分)这是最好的时代,我们不能无动于忠,我们必将坻砺前行。()改为( ) ()改为( )3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3分)A.呼和浩特市每年四月十五日的大型招聘会现场,来找工作的人员摩肩接踵,热闹非凡。B.在当地人心目中,李大夫
2、是一位医德高尚、妙手偶得的好医生。C.他的作品虽称不上完美,但也自出心裁,别有一番风味。D.曹雪芹殚精竭虑,历时多年,终于写出了不朽的文学名著红楼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B.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C.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D.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5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茅盾的白杨礼赞是一篇议论性散文,作者借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
3、和意志。B.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C.三峡作者郦道元,北宋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著作。D.新闻按照体裁可以分为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有时可以根据文章主要的表达方式,进行判断,比如“飞天”凌空全篇以记叙为主,则归入通讯类新闻。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马、鹿、野骆驼、鹅喉羚、鹭鸶等百余种野生动物在林中繁衍生息胡杨林是牲畜天然的庇护所和栖息地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 林中还伴着甘草、骆驼刺等多种沙生植物养育着南疆750余万各民族儿女营造了一个个绿洲A B C. D.
4、7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2分)(1) ,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 。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4) ,万里送行舟。(李白 )(5)饮酒(其五)中表现诗人身居人境而尘杂不染超脱于现实之外的句子是:“ , 。”(6)通过春望中的“ , 。”两句我们可以想见杜甫“望”中所见沦陷了的长安的悲惨景象。(7)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 , 。8我校将开展“猜成语,读名著,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新闻标题我来拟】(1)
5、请为下面一则新闻写一个标题(25字以内)。(2分)2017年12月11日,注定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当天下午,在新城区首届初中学生成语听写大赛的决赛现场,胜利中学代表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大赛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一名,为胜利中学的本次参赛历程画上圆满的句号。所有的鲜花与掌声,都将送给我们坚持不懈、努力拼搏的胜利中学代表队。标题: 【成语问题我探究】(2)阅读下面三则关于成语的材料,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2分)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
6、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文正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优秀名著我来赏】但是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3)这段文字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文中第二段中的A是_(人物姓名)。(1分)请根据选段中的描写来分析这一人物形象。(2分) 二、
7、阅读理解(43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9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三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B.颔联两句,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含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和青春的蓬勃朝气。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谊。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10诗句中“怜”的意思是什么?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节选),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上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傥遽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魏征曰:“内外治安,臣
9、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注】上:指唐太宗。将护:休养护理。傥:倘若。四夷:四方的少数民族。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困于心衡于虑( )(3)病虽愈( ) (4)四夷俱服( )12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3分)A.然后知生于忧患 B.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C.杂然相许 D.悠然见南山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4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的原因,用甲文中的哪一句话可以解释?(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
10、分)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那次回老家,在候车室里,我坐在一老一少两个男人对面,无意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年轻男子说:“爸,别担心,医生说了,没事儿,这病能治。”原来是一对父子,看他们身边的包里放着一些药物,大概是父亲生了病,儿子带着他到城里的大医院诊治,这是要往家赶呢!我不禁心生同情,多看了那父亲一眼。父亲年龄并不太大,五十岁左右的样子,只是脸色蜡黄,非常清瘦,看上去很虚弱。他穿着一件略显宽大的白衬衫,崭新的,与他黝黑的皮肤不太相称,大概是为了进城而新买的吧!旁边的儿子穿着讲究,看样子,应该在城里生了根发了芽。听了儿子的话,父亲摇了摇头,低声说:“我就说不来看,你偏让来,白花冤枉钱。自己身上的病
11、我自己清楚,你们现在都出息了,我也没啥牵挂,就希望走得利索点,别拖累你们。”儿子没接腔,转过脸,有泪悄悄地滑落。他赶紧抬手擦掉,不让父亲看见。我的心忽然有一点疼,看来,父亲的病并不像儿子说的那样轻松,或许,生离死别的悲伤已经在彼此心里漫延。两个人都没再说话。过了许久,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不由自主地靠在了儿子肩上,双目紧闭,看样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候车室里人来人往、嘈杂不堪,并不是睡觉的地方。儿子一手扶着父亲的腰,一只手轻轻地覆在父亲的耳朵上,试图为他抵挡一些噪音。只见儿子像一个放哨的战士,身体保持不动,眼睛却紧张地看向每一个从他们身边经过的人,目光里写满了乞求,似乎在说:嘘,别吵,让父亲睡一会儿
12、。同样的情景,我在一家医院也遇到过。那是一位八十岁的父亲,在两个女儿的搀扶下,到医院来体检。父亲真的已经老态龙钟,拄着根拐杖,目光呆滞。女儿扶他走他便走,女儿扶他坐他便坐,像一个听话的孩子。看着别人投来的异样目光,女儿解释说:“父亲年龄大了,又有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即使父亲不认识我们,只要他健健康康地活着,我们也觉得是种安慰。”女儿说话时,父亲一直看着她,显然,他对孩子们极度依赖,就像孩子们小时候依赖他一样。等待无聊而又漫长。在长椅上坐了一会儿,父亲似乎累了,身体一斜,倒在女儿的肩头睡着了。医院里并不太安静。女儿搂着父亲,不敢挪动身体,另一个女儿赶紧将一件外套披在父亲身上,刻意往上面拉了拉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件-6《比尾巴》|人教(部编版) (共18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