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图表解读-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20 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图表解读-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 专题 20 连续 文本 阅读 图表 解读 2023 年中 语文 知识 梳理 分类 训练 全国 通用 原卷版
- 资源描述:
-
1、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原卷版专题20非连续文本阅读之图标解读考点概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要能“阅读中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中考语文考试说明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以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多以统计图表、图画等形式呈现。它的特点是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其实用性特征和实用功能十分明显。非连续性文本的材料组合方式有:(1)多维罗列型:即围绕某一个话题(主题),呈现各个角度的材料,罗列堆砌在一起。(2
2、)补充印证型:指提供两则或多则材料,这些材料在内容上是互相补充、互为印证的关系。考点解说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大。图表解读的对象主要有数据图表、示意图、图片、漫画等。此类试题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的能力。常见题型1.请你简洁的语言概括从数据表中得出的信息。2.材料中的漫画有什么寓意?讽刺了哪种社会现象?解读技巧1.要看懂图表。在非连续性文本中,文字和统计图表结合是常见的文本形式,阅读图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表头:表头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分类、图例。统计图首先要确定统计的类型,阅读中,首先要看纵轴、横轴的分类情况,这样我们就能迅速地得知表
3、格所反映的主要内容。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中考真题1:下图是某大学生对不同学历段学生关注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人数比例统计,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答:2.要注意读针对图表的注释性文字。图表和文字结合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图表所要传达的重要信息,在阅读材料时要重视审读图表的注释性文字。中考真题2:仔细观察漫画啃老,说说漫画的含义。答:3.要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阅读文本时,首先查看标题,了解文本的单述方向:其次快速浏览全文,概括每则材料和图表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共同点,从而归纳出文本的主要内容。中考真题3:阅读今天,我们怎样阅读,回
4、答:阅读上述材料,推断民营书店逐渐衰弱的若干原因。权威调查】 2010年、2011年1870周岁国民阅读调查摘要年 度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人均电子书阅读量日均纸质书阅读时间日均数字化阅读时间2010年4.25本0.73本16.78分钟12.07分钟2011年4.35本1.42本14.85分钟16.64分钟【注】数字化阅读指上网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MP5阅读等。答:01-2022年重庆市阅读下面的实用类文本,完成1821 题。(18分)材料一阅读是一个人获得知识、滋养精神最有效的方式,然而阅读也有“深”“浅”之分。浅阅读是基本.上不需要思考而采取浏览式、娱乐式的阅读方式,它所追
5、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怡悦。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是其产生的背景,阅读介质从以往的纸质为主转变为电子与纸质并存,读者也由以前在阅读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阅读内容主要是手机微信、短信和网络新闻、小说、图片等。这种阅读方式如今广为流行。 深阅读是指对有价值的作品进行反复揣摩、深刻思考的阅读,如沉浸在一部纸质经典书中的阅读。深阅读的过程既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质疑、探究,形成更深层价值取向、实现精神跨越的过程。(摘编自百度百科,有改动)材料二 注数字化阅读方式有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等数据来源于2020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和2021年度中国数字
6、阅读报告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今浅阅读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之一。究其原因,一是人们运用数字阅读工具,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获取大量信息,方便快捷。二是由于浅阅读负载的文本信息集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于一体,视觉图像脱离了高度抽象的文字编码,人们不需要解码,直接经由视觉感受就可以完成。三是浅阅读不再受阅,读者自身语言文字水平及相关文化知识的限制,只需具备一般的视觉感知能力即可,轻松愉快。浅阅读多是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这种浅显化、碎片化的阅读,导致读者语言运用能力弱化,知识难成系统。浅阅读中,读者只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量地占有信息。这种功利性的阅读心态,使读者对外来信息只简单接受
7、,缺乏主动积极的思考,浅尝辄止。同时数字阅读中各种各样的链接和音像让青少年很难养成集中精力阅读的习惯,弱化了他们的专注力和阅读理解力。浅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必导致思考力和文化感受力的萎缩。 (根据王晓敏数字语境下“浅阅读”利与弊的辨析等文章改编)材料三著名心理学家内尔发现,当读者进行深阅读时,阅读速度会变慢。这使得读者能通过反思、分析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从而丰富阅读的内容,看到文字背后的思想意蕴。这是一种沉浸式的、 有着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精神体会的阅读。当然深阅读不等于慢阅读。阅读程度的深浅跟阅读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看在阅读过程中是否有思维的深度加工。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本书,只要在阅读
8、中思考深,或者感悟深,都是深阅读。没有深阅读,阅读的很多内容就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深入思考,深度挖掘,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也才能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深阅读花费的时间与精力比起浅阅读来是呈几何增长的,今天快节奏的生活和一部分人的浮躁情绪,让深阅读变得困难。怎样才能深阅读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寻找关联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点时,可以通过联想,从本书的其他章节或者其他书籍里面,寻找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二、纵向挖掘遇到一些重要或难以理解的知识,我们要去深度挖掘它背后的原理和背景知识,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让知识融会贯通。三、精准转化在真正理解了书中的内容后,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
9、去整理和讲述。这是一个对书本内容进行提炼、概括和整理,然后重新阐述的过程。当你进入这样一一个过程的时候,你就迈进了深阅读的门槛。四、圈画批注在阅读中带着问题思考,把问题或内在的理解感悟转化成文字。通过思维导图、文字批注等方法,来实现你与所读材料的互动,让阅读向纵深行进。其实,阅读的“深”与“浅”可以并行不悖。鲁迅主张读书既要“泛览”“多翻”,又要“专精”“读活”。书海无涯,采用何种方式阅读最终取决于个人的阅读能力及阅读目的。(根据叶峰阅读的正餐与快餐深浅阅读的利弊分析 等文章改编)18.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新媒体的发展和信息量的剧增改变了人们传统的
10、阅读方式,但没有改变人们的阅读内容和阅读介质。B.20192021 年,国民图书阅读率逐年增加,说明深阅读的人数逐年增加,浅阅读的人数逐年减少。C.利用数字化阅读工具进行阅读,不受时间限制,方便快挑,有利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D.标题浏览式、内容跳跃式的阅读是一种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追求快速获取大量信息,容易浅尝辄止。19.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分析“浅阅读”流行的原因。(5 分)20.有人认为纸质阅读就是深阅读,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根据材料三阐明理由。(4 分)21.请你根据材料三,为小渝解决阅读困惑。(6 分)02-2022年陕西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12分)【
11、材料一】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出征太空,让很多青少年对航天事业燃起了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中国青年报社对2047名14-35岁青少年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图示如下:(数据源自2021.7.8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专栏)【材料二】2月27日7时44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点火升空,成功发射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11时06分,在中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西电一号”卫星由长征八号遥二运载火箭以“一箭22星”的方式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位于西安的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为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提供了一级、二级、三级发动机和姿控发动机系统,为陆地探测一号01组B星提供了空间推进分系统,为长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329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