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5325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5.42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古诗 人教 部编版 2018
    资源描述:

    1、古诗二首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

    2、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教学目标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

    3、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

    4、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2.运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4.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品味古诗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教学准备来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揭示课

    5、题。来源:学,科,网Z,X,X,K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是记忆大王,不知道谁能把描写春天的词语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呢?2.指名学生说词语。3.嗯!大家的表现真不错!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村居。4.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1.释题。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2.介绍作者。高鼎:清朝人,善于描写自然景物。3.观看古诗情景并朗读。4.学生自读,要求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读通诗句。5.读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读,正音。(2)读准字音,记住字形。(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描红,临写。6.指导朗读,注意节奏。草长莺飞 / 二月天,拂堤杨柳 / 醉春烟。来源:

    6、学_科_网儿童散学 / 归来早,忙趁东风 / 放纸鸢。7.跟录音学读古诗。三、解词释句,弄懂诗意。1.提问:诗歌主要写了哪个季节的什么景色?2.小组讨论,弄懂诗中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3.全班交流,理解词语意思。来源:草长莺飞:野草旺盛生长,群莺自由飞翔。拂:轻轻擦过。堤:堤岸。醉春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散学:放学。纸鸢:风筝。鸢,老鹰。4.理解诗句意思。(1)同桌互相说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2)全班交流。早春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开始旺盛地生长了,空中的莺儿自由地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仿佛也陶醉在迷人的春光之中。孩子们放学回来天色还早,赶忙趁着

    7、东风放起了风筝,心里别提多高兴了。5.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四、赏读全诗,熟读成诵。1.一边看图,一边读这首诗,边读边想,在头脑中再现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作者写出了儿童生活的乐趣,你喜欢这首诗吗?3.采用多种方式练习背诵。4.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做的?心情如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吧!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1. 抄写并背诵这首诗。2.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编成一个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村居草长莺飞儿童散学醉春烟杨柳拂堤忙放纸鸢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演唱与春天相关的歌曲,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后再指名说说自己看到的春天美

    8、景。2.课件出示春天的柳树图,让学生说说图意,初步感知柳树的美。3.揭题解题。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写春天柳树的诗咏柳。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4.简介作者。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诗人贺知章?贺知章(659744),字季真,盛唐前期著名诗人、书法家。少时就以诗文知名。诗文以绝句见长,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5.过渡。师:多美的柳树啊,怪不得诗人贺知章也被美丽的柳树吸引了,陶醉了,所以写下了这首赞美柳树的诗。(课件出示诗歌)请同学们把这首诗朗读一遍,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的朗读水平好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准字音,不懂的地方还要做上记号哟。二、朗读古诗,初知大意。1.学生自由

    9、朗读。2.检查朗读情况。3.检查自学情况:通过预习和刚才的朗读,你读懂了什么?请大家自由来说说。4.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读懂的地方。5.师:看来大家都能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了。那么,大家发现这棵柳树的什么地方最美呢?(树高、绿;枝多;叶细)6.指导朗读。师:你瞧!这棵柳树多美啊,它长得又高又绿,树上垂下了无数柳条,它的叶子细细的,多惹人喜爱啊!大家说说,我们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这首诗呢?(赞美、喜爱)对了,我们一起再读一遍好吗?(学生齐读)三、交流学习,理解感悟。1.指导学习第一、二句。(1)出示第一句诗课件,体会诗歌用“碧玉”来比喻柳树新长出的嫩叶,写出了柳树颜色翠绿、生机勃勃的特点,让人感觉到

    10、柳树的颜色很美。(2)出示第二句诗课件,体会用“绿丝绦”来比喻“柳条”,写出了柳条随风飘拂,轻柔美丽、颜色翠绿的特点,让人觉得它的样子很美。(3)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来源:学_科_网2.合作学习第三、四句。(1)和同桌一起读第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2)学生自读。(3)出示第四句诗课件,体会用“剪刀”来比喻“二月春风”的精妙之处,一树碧玉,万条绿绦和数也数不清的细叶,原来是二月春风的杰作啊!继而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4)指名读,相机指导、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3.小

    11、结过渡。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说说诗人是用什么方法来描绘柳树的美的。生:比喻。师:是啊,诗人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句,用“碧玉”来比喻柳树的枝和叶,写出了柳树的颜色美;又用“丝绦”来比喻柳枝,写出了柳枝的样子美;然后展开大胆的想象,由柳树想到二月春风,想到春风“似剪刀”,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图,从而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配乐朗诵边想象一下这首诗的意境,等一下我要请同学们把你们想到的意境描绘出来哟。四、想象意境,熟读成诵。1.学生闭目听配乐朗诵想象意境后,交流想到的画面,再指名描绘意境。2.播放这首诗的配乐课件,让学生欣赏这首诗的意境美。3.学生吟诗,背诗,互相评价。

    12、五、选读诗歌,拓展思维。1.今天,大家学习的时候多专心啊,可见这首诗写得多好啊!我们再来读一些这样的好诗吧!2.课件出示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读。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六、布置作业,迁移能力。1.熟读并背诵、默写这首诗。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咏柳这首诗表现出来吧!(可以画画,可以唱歌,也可以为咏柳编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咏柳唐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2018).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5325.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