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7

类型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 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7027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16.5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 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第六 单元 18 慈母 情深 新课
    资源描述:

    1、慈母情深教案一、 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耳欲聋”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感悟品味,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二、 教学重点:认识3个生字,理解“震

    2、耳欲聋”等词语。三、 教学难点: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体会母亲对我的爱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四、 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学法铺路。今天上课前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份礼物,想送给你们,好吗?(让学生用右手在左手的掌心跟老师一起写“悟”)(一首舒缓而深情的音乐,安抚了孩子们浮躁的心,更奠定了本节课的情感基调。精心设计的一份礼物:送“悟”,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又点明了学习语

    3、文的不二法门。)(一)直接导入,扣词质疑。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慈母情深,“深”体现在哪里?深到什么程度?(好的问题设计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课上,老师让学生自己提问,最终由“深”归纳出一个辐射全篇的问题,诱使学生用心阅读文本,思索、感悟。)(二)精读品味,感悟慈母情深。1.静心默读,品味思考,在文中哪些能体现慈母情深的地方,能打动你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写上你的感受。学生静心读书,思考。2.汇报交流自己的感受、理解(预设)。(1)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大屏幕出示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母亲工作的环境非常恶劣。母亲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不容易。板书“震耳欲聋”,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当

    4、震耳欲聋的声音就在你的耳边响起来了,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联系语境,通过对比强化感受)你可以赶快离开,可以捂住耳朵,甚至可以调低音量,绕道而行,而母亲不能。齐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这震耳欲聋的噪声一刻也没有消失。你从哪里看出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仍然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齐读: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噪声震耳欲聋。归纳:学语文,不仅要了解作者写了什么,更要领悟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一问一答,一景一情,让学生在学文悟情中,不由自主地将思维聚焦语言的表达上,不仅得言、得意,而且得法。)(2)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

    5、的母亲(大屏幕出示这句话)仔细读一读,这段话特别在哪里?再出示一段话,对比体会:我的母亲背直起来了,转过身来了,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大屏幕出示:)引导学生想象电影中的特殊镜头,入情入境,想象理解,激发情感。哪一句给你强烈的慢镜头的感觉?随着镜头的慢慢推近,母亲的形象出来了,你仔细地看,慢慢地看,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再看,转过身来了,你看到母亲怎样的一张脸?怎样的一双眼睛?(想象对比)不对呀。不对呀。在我的印象中,我的母亲不是这样的。她的背是强而有力的。她的脸是红润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她的眼睛是那么明亮、清澈,炯炯有神。然而今天,就在这一刻,我突然发现母亲竟变成这个样

    6、子。我不敢相信,但又不得不信!什么也不要说,就让我们把这个特写镜头深深地刻在心里。(音乐)师生合作读、齐读。归纳:学语文,光理解句子的意思是不够的,我们更应该体会、感悟这个特殊的句式带给我们别样的语言的味道。(改变句子的表达方式,通过对比,让学生的目光在母亲的每一个神态上停留,再借助教师声情并茂地叙述,今昔对比,让震撼、心痛刹那间在课堂上弥漫开来。音乐的渲染,师生激情朗读,更将情感不断向前推进。)(3)如果说刚才的一段是典型的慢镜头的话,那么请从文中找出另外一段相对应的快镜头。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大屏幕出示)这句话中哪个词给你

    7、一种强烈的快镜头的感觉?引导学生说出“立刻”的近义词,通过近义词的置换对比,感受四个“立刻”带给人一气呵成、刻不容缓的感觉,体会母亲工作的单调、重复、繁重。师生合作读这句话。归纳:母亲为了整个家,为了儿子,忘记了自己的疲惫,忘记了自己的憔悴,忘记了自己的苍老。这就是四个“立刻”让我们悟出的语言味道。(抓住“立刻”,咀嚼品味,首先调取积累,寻找“立刻”的近义词,采取换词的方法,在读中进一步体会四个“立刻”这一特殊的排比句式带来的一气呵成、刻不容缓的气势,感受母亲挣钱的艰辛和不易。)(4)“我”向母亲要多少钱?在作家梁晓声其他作品中,母亲辛辛苦苦、拼死拼活工作一个月30天,只能挣27元钱。这就意味

    8、着她一天只能挣9角钱。当你知道母亲挣钱这么辛苦时,你还忍心要钱吗?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心里了,大声对那个女人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大屏幕出示)如果说母亲的神态是慢镜头,母亲干活的动作是快镜头的话,那么此刻给钱的动作应该是个特写镜头。注视着这句话,你会把目光聚焦在母亲的哪一个动作上?体会动作“塞”字的后面母亲一颗爱儿子坚决的心。依据内容归纳:学语文,认真去品、去悟、去咬文嚼字是多么重要。(紧扣“塞”,在老师和学生看似重复的对话中,伴随着步步紧逼地追问,达到理解“塞”,感悟“塞”的后面母亲一颗坚决的心。)(三)回顾总结,深化理解。1.此刻,关于母亲挣钱、给钱的镜头就一一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的眼

    9、前,慈母情深就深在这些不起眼的细节里,深在母亲的神态里,深在母亲的一言一行里!(联系板书)让我们把这四个特写镜头放到课文当中,一起再来品读、回味。师生合作,回顾课文2.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个大人了。我鼻子一酸,攥着这一元五角钱,攥着母亲的血汗,攥着母亲的辛劳,攥着母亲对我的爱,对我的希望,攥着母爱的博大精深,跑了出去一路上,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问自己:这似海深情,我何时才能报答得了啊!正所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生齐诵这句诗。(音乐)相信这句诗一定让你想起一个人,你想起了谁?(自己的母亲)4.其实天下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她们对孩子的爱,情深似海。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充满激情地、大声地把这句诗送给天下的每一个母亲。(全体起立,齐诵这句诗)(课文内容的盘点回顾,好似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卷在学生心中徐徐打开,古诗的激情吟诵,结尾舒缓深情的音乐,让学生积蓄的情感得以宣泄,使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一切皆水到渠成。)四、拓展写话,情感升华课后把自己想对母亲说的种种心里话,伤心的、难过的、愧疚的,都端端正正地写下来。(从始至终,在一步一“悟”中,学生披文入情,“悟”出语言背后的深意,“悟”出学习语文的方法,也“悟”出母爱情深似海,可谓意犹未尽。课后写话,进一步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体现大语文的教学观。)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六单元18慈母情深 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702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