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7)_人教新课标.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08357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8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7_人教新课标 年级 下册 语文教案 自己 花是让 别人 新课
    资源描述:

    1、 25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教学目标: 1、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

    2、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正确认读及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 要练说,得练听。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

    3、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抓住主要内容,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品评重点词句,感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境界。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朗读与推敲中读懂含义深刻的词句,积累优美语言。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蕴含的哲理和

    4、情感,受到启发与教育。 教学准备: 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了解关于德国风情民俗以及作者季羡林先生的资料,对德国和作者有所了解。 利用课件媒体的辅助功能,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课文内容,为品味课文内涵而服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激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请大家齐读课题。通过课题,你心中产生了什么疑问呢?今天,让我们跟着季羡林爷爷一起到德国去寻找我们的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1、课文中的词语你都认识了吗?谁起来带领大家读一读?正音:“脊梁”j读三声,而不是二声,应接不暇的“应 ”应读四声,而不是一声。2、师: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先后几次踏

    5、上了德国?德国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 学生自由读文,指名答。(这篇课文写了季爷爷两次到德国的所见所想。) (2) 虽然事隔四五十年,但是这两次德国之行让季爷爷留下了极其深刻印象,他是怎么评价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呢? 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指导学生透过两个“奇”读出由衷的赞美) 三、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要求(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在德国看到了一种怎样奇丽的景色?为什么说是“奇特的民族”?画出有关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2)组内交流,智慧共享。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四、班内展示,分

    6、享汇报(一)感受景色之“奇丽” 1、 交流,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德国“景色的奇丽”? 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 谁来读读这句话?同学们,看看这一段美在哪里?预设一: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1) 指名说词语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怎么讲?是怎样的一种感觉?(花很多,很茂盛)你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体会到花多、花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 (2) “姹紫嫣红”呢?(看课件出示的几幅图)花的颜色有哪些?花的品种呢?花的姿态呢?(体会花五颜六色、十分艳丽

    7、,侧重写花的色彩。) 这两个词就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那“奇丽的景色”,谁能把这美的画面读出来。(练读,特别指导要把“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读好、读慢一点,慢慢回味。) 预设二:应接不暇。 “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3、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请你们用朗读把老师带到这美丽的异国风光吧。老师听了大家的朗读仿佛身临其境,沐浴在花的海洋里,闻着花香,听着鸟语,望着窗外一朵朵,一簇簇,竞相开放,姹紫嫣红的鲜花,真是

    8、一种美的享受啊! (二)感受民族之“奇特” 1、 师:刚才,我们感受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又从哪里体会到这个民族的奇特?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1) 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2) 他们养花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呢?我们是喜欢花的人在家养花,他们是我们是把花养在屋子里,他们是 再读句子: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也就是说,德国人在家里看不到妩媚动人的花瓣,看不到争奇斗艳的花朵,只能看到花的 如果你是作者,刚到德国,

    9、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的感受是什么?(奇怪、不理解)好, 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3)我们再跟着季老先生来欣赏一下这奇特的景象吧!师出示课件,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德国人早已把这当成了一种习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才如此。出示课件“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 这真是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呀!”(4)正是这样。房东太太眼中再普通不过的现象,季羡林爷爷又有怎样的感慨?就是(齐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谁来说说“耐人寻味”的意思是什么?(意味深长,值得人深思。) 为什么说这种境界让人“耐人寻味”

    10、呢?这种境界是指什么?他们把花给别人看,心里想的都是别人,这是种多么美丽的情怀,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那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高尚的、无私的精神境界,让我们耐人寻味。 让我们带着赞美的语气一起来读一读把!(三) 重寻乡梦,品味“美丽” 1、四五十年后,作者已由青年变成老年,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师出示课件“今天,我又到了德国, 变了, 变了, 变了,但_依旧没变。指名生回答。2.虽然四五十年过去了,但在做着的眼中德国的魅力依旧没变。出示课件“四五十年过去了,美丽,依然没有改变。家家户户,依然_ ,迎接我们的女主人依然_,满街的窗子前依然_ ,这境界,依然_ , 那就是,_ 。让我们永远记住

    11、德国:多么_ !多么_ !”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因此,作者发出了由衷的感叹“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件出示,学生齐读。五、 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 就是因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了德国“奇丽的景色,奇特的民族”。我们生活中有这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学生畅谈。(指导联系实际生活中的事例谈。) 2、 课件出示有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到楼下花园去散步。奇怪的是,不论是上楼还是下楼,他虽然只能顺着墙摸索,却一定要按亮楼道里的灯。一天,一个邻居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的眼睛看不见,为何还要开灯呢?”。盲人回答道:“开灯能给别人上下楼带来方便,也会给

    12、我带来方便。”邻居疑惑地问道:“开灯能给你带来什么方便呢?”。盲人答道:“开灯后,上下楼的人都会看得清楚些,就不会把我撞倒了,这不就给我方便了吗。”邻居这才恍然大悟。教师补充“盲人开灯”的故事,深化主题,升华情感。盲人的这种精神就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3、 总结激情。 同学们德国人能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一个盲人尚且如此,作为健全的我们少年儿童更要做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课件出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齐读。 4、梳理方法。学到这里,同学们会发现,这篇课文在表达上还有一个特点,它不同于一般写风景风情类的文章,不是把作者游览过的各种新奇的景物罗列出来,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单单写出这多年不变的景色,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生回答。最后联系以前学习的写作方法,总结明确本文的写作方法“借景抒情明理法” 。六、作业超市1、摘抄文中描写花美的语句。2、推荐阅读季羡林爷爷写的再返哥廷根。板书设计: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多么奇丽的景色 人人为我 多么奇特的民族 我为人人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7)_人教新课标.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08357.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