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双周练试题 (2).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双周练试题 2 湖北省 沙市 中学 2020 2021 学年 语文 下学 双周 试题
- 资源描述:
-
1、湖北省沙市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双周练试题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试时间:2021年4月15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1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太极拳文化不仅能够促进人的身体健康,在调适心理、愉悦精神方面亦具有重要价值。如果人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压力长期不能调试和舒缓,就容易诱发心理和精神疾患。有关研究表明,习练太极拳要求身心放松、凝神静气、摒弃杂念、返观内照,专注于意、气、神的运行,追求物我两忘、天人合一,即所谓“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黄帝内经素问):“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第十六章),这对人的神经系统是很好的养护,可
2、以健脑益智。有关研究发现,长期习练太极拳者,其脑电波中波占明显主导地位,主峰突出,a波频率同步化、有序化,大脑机能处于良好的觉醒状态,这对于改善人的心理状况很有益处。有关研究还发现,习练太极拳还能促进脑下垂体分泌“快乐荷尔蒙”内啡肽,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思维活跃、记忆力和创造活力增强、愿意与周围人沟通交流,从而有效地排解焦虑、抑郁、狂躁等不良情绪。另外,太极拳拳理所强调的“中正安舒”,既是一种拳理身法,也是一种心态和人生智慧,为人处事“中正”“适欲”,避免“过”与“不及”,可以减少和化解许多矛盾冲突,有助于心理和精神的健康。“太极”乃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生成及其化生万物的范畴,是对宇宙浑然一体及
3、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等特征和辩证运动法则的揭示。太极拳文化承载、传递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是对西方启蒙哲学主客二分思维的超越,是当代哲学之“主体间性”思维的践行。“天人合一”意味着自然界和人都是主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不是人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征服,而是彼此之间互为主体的休戚与共;“道法旬然”意味着人们对自然界规律的遵循,人要顺应自然秩序,才能最终达致与自然的和解、和谐。太极拳效法天地自然之理,动作松静舒缓,人们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不断感悟、体验此意境,这对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环保理念非常有益。观念形态的太极拳文化源于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等传统经典,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
4、因”。其“中正安舒、舍己从人、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等拳理,符合中华民族儒雅自律、外柔内刚、不屈不挠的品格特征,对于濡养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正气浩然、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是非常有益的。太极拳“中正安舒、舍己从人”的拳理、体现了儒家修身律己、中庸礼让、自强自信、仁者无敌等思想;其“舍己从人、随屈就伸”的技击理念,既是战术策略,也是强大与自信的表现;其“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之技击理念乃道家学者的智慧;其动与静、虚与实、开与合、刚与柔等阴阳转化的拳理,体现了万物阴阳相济、互为其根、和谐共生、和而不同的思想,即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太极拳讲究后发制人,礼让与威慑并重,它的武术性质有助于培养人
5、们不畏强敌、勇于拼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摘编自高国忠太极拳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材料二:入选世界非遗名录,即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太极拳申遗成功,意味着太极承受到的关注度会更高,获得支持将更大,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会更多。对于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焦作,对于太极拳各门派传承人、研习者而言,这是一个欢欣鼓舞的重大利好。对一个国家而言,一项文化遗产走向世界,则需承担更多的保护传承责任。其前提是正本清源,让世人看到此项文化遗产的本质属性、本真面貌,看到它与世界、与人类产生更密切关联的可能性。不论是公园里众多打拳健身的身影,还是一些中小学校的太极拳特色课程,不论是一些重大体育赛事上的太极元素,
6、还是街头巷尾人们自发的练拳热,都佐证着太极拳在我国的广泛群众根基。太极拳爱好者的大众性是它与很多“濒危”的非遗项目最显著的不同之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太极拳在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太极拳组织。随着申遗成功,太极拳爱好者会更多。然而,申遗成功不是太极拳越来越“高大上”、越来越“窄化”的标志,而是它以“雅俗共赏”姿态,以更符合大众审美的方式获得更多人喜爱的一个契机。为太极拳申遗成功喝彩的同时,我们也应对太极拳文化保持敬畏。太极拳爱好者中,中老年人占据较大比重,但这并不意味着此项运动属于“中老年运动”。相反,它“内外兼修、舒缓有度”的特性适合不同年龄群体,颇具中国魅力。
7、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与人发生着密切交集。任何借太极拳哗众取宠、混淆视听的行为本质上都是对非遗的践踏,对此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坚决反对。(摘编自李思辉太极拳申遗成功,不忘对文化遗产保持敬畏)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习练太极拳可以使人感到身心愉悦,愿意与人沟通,有效排解诱发心理和精神疾患的一些因素,促进人的身心健康。B. 太极拳揭示了宇宙的辩证运动法则,体现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践行了当代哲学的“主体间性”思维。C. 作为观念形态的太极拳文化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拳理与技击理念既有儒家思想,又有道家智慧。D. 太极拳成功入选
8、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味着太极拳己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将会有比以往更多的人关注支持。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太极拳讲究“中正安舒”的拳理身法,既是一种人生智慧,也符合中华民族某些优良的品格特征。B. 太极拳文化所体现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要比西方启蒙哲学的主客二分思维更高级。C. 随着申遗的成功,太极拳已经从原来的高大上,日益变得雅俗共赏,太极拳爱好者也越来越多了。D. 太极拳颇具中国魅力,青少年同样适合这项运动。只是我们要警惕借太极拳哗众取宠等不良行为。3. 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材料一论据一项是( )(3分)A. 在团队中,小明学
9、习太极拳时,表现出极强的领悟能力,学得很快。B. 某学校在大课间组织学生集体打太极拳,好多学生感觉心里压力减轻了。C. 很多打太极拳的团队都有统一的队服,这有助于展现整齐划一的效果。D. 一些太极拳高手只愿意参加太极拳表演或专项比赛,不愿意参加散打比赛。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 5.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并传承太极拳?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被欺压的女面包师的胜利德国布.克罗瑙埃女面包师突如其来的举动,是件小事,当时,我毫无思想准备,回家的路上我才想起事情发生的经过。首先,我想起了一次晚班火车。在一个小
10、站上,挤上来一群年纪大的妇女,也不管有无座位,个个显得异常激动。她们衣着随便,穿的套裤和大衣全都褪了色,但她们根本就无所谓。车厢里顿时像年轻人的宿舍似的,一片喧闹。其中有一个妇女还向别人讲述怎样在夜间将座位摆成卧铺。我想,女面包师也会在她们中间的。不行,她根本不是那一号人,她是个孤独的人,是个安分守己的人,是个一开始就被遗忘在一边的人。不,她是个周末只在家里磨蹭的人。她一定要待在自己那间与世隔绝的房间里,如果她星期一不露面,不按常规走出家门加入到人流中去,不向这个人那个人问好,人们或许就会将她遗忘的。在我们这家洁净的、生意繁忙的面包铺子里,人们总是那么生气勃勃,精力充沛,她在里面怎么会不受排挤
11、呢?她呀,简直称不上面包师,只是个面包铺子的职工,或者只能算个辅助工。我第一次见她便暗自给她取了个绰号,叫“倒霉鬼”,就像叫那个身体魁伟、面色红润的老板娘为“守护神”一样。这儿所有的面包一天两次送往市内各销售点,由于核算准确,又通过电话落实,面包往往销售一空。这儿的售货员换班不规则,什么活儿都得干。对那些算账不够快,不能很准确、利索地分切大蛋糕,不能对繁忙的工作应付自如的年轻姑娘常常要调换,而手脚熟练的同事,总是冷眼旁观。一天, “倒霉鬼”碰到接待三个年轻学生的机会。他们不要马上把面包切开,而是要一只只地切,并且要切得一样。她必须一连三次切开各个小面包,中间夹上巧克力威化,摇摇晃晃地把夹心面包
12、从柜台里递给他们。年轻人用脏手伸到她那沮丧的面孔前,做了个示范动作:该怎样用力一夹,面包正好夹扁,这样才恰到好处,可往嘴里直送。后来,进来一位先生,他一头银发,身穿笔挺的驼毛服装。女面包师动作迟缓,一直让他久等着,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一种侮辱。最后直到另一个售货员迈着轻盈的步子迎上前去,招呼了那位有身份的先生,才挽回铺子的声誉。而三个青年故意全部用分尼,各自付了账。人们对夏季那灰蒙蒙的七月天已习以为常,所有的东西都沾满了灰尘。各个角落和花园里,不时地传来孩子们的声音,这一切就像树叶长在树上那样,为人所熟知。而“倒霉鬼”就关注着这些变化。我被人流挤到了她的面前,想买四块苹果蛋糕。她很自然地去拿隔夜面
13、包显然是规定她取货的地段,和其他售货员明显的差别就在于此很熟练地拿起托盘,将一块圆蛋糕放在上面。她突然停住了,紧张地扫了我一眼,厚厚的嘴唇蠕动着,嘀嘀咕咕的,像是警告我有危险,但我并没有很快理解她的用意。“什么?”我说的声音很响,想让她也大声些。她避开我的目光,提高嗓门,用做生意人的口吻,反问我是不是要樱桃蛋糕,而眼睛里却流露出焦急和恳求的目光。“不,”我说,“为什么不能买苹果蛋糕呢?”她后退了两步,小心翼翼地往两边瞅了瞅,又低声对我重复说了一下。我觉得周围的一切确实有些蹊跷,我看到顾客们嘲笑的神情。她突然抓起一只装有蛋糕的纸袋,在上面涂了一个字,幸好这时大家都很忙碌,别的售货员没有注意这一举
14、动。她像是很偶然的样子,将食品袋放到玻璃台面上,故作镇静,只差一点没有哼哼唱唱罢了。可我还看不清是什么字,猜不出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这蛋糕不新鲜!”她默不作声,用责备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就算是回答了。我太笨了,她好容易才忍住,没有做出不要声张的手势。接着她的脸色刷地变得通红,血红血红的,真令人难以相信。她到里面取了奶油蛋糕,然后又走到我的跟前,说“是否还要点什么?”我这才明白过来,她想要我跟她一起去,我马上跟她去了。她弯下身子,我竭尽全力终于听清:“别买苹果蛋糕,那是昨天的,是昨天的!”这一回这几句话是从她牙缝里迸出来的,算是说清楚了。没有人偷听我们的话,既然她不愿让人听到,那也好!然后她惊
15、恐地用手捂住那不断颤抖和抽搐着的嘴,急忙把纸袋从面前拿开,她在玩弄这一手法时,也顾不得外面等待的顾客了。她再次指着纸袋给我看,并读着上面写的字:“昨天。”“我不得把此情况泄露出去!”她轻轻地补充说,并当着我面将纸袋揉成一团,撕碎,将纸屑塞进工作服的口袋里。当然,我这回买的是四块奶油蛋糕。我怀着感激的心情向她表示谢意,她也带着一种胜利的微笑送我走出店门,好像我们经历了一次冒险活动。直到回家的路上,我才仔细回想起这件事的经过。对我来说,至少是有愧于她的。“守护神”老板娘会把女面包师私下辞退的,这是必然的、无法改变的结局。 (有删改)注 分尼:德国硬币,1分尼约等于0.05元人民币。6.下列对本文相
16、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头写“我”猜想女面包师也会在火车上喧闹的女人中间,是暗指她的年龄身份。B.女面包师是个常被忽视的人,如果她不向周围的人问好,人们不会留意她的存在。C.第一次见女面包师,就给她取了“倒霉鬼”的绰号,可见“我”当初也并不喜欢她。D.女面包师当面把写着“昨天”的纸袋撕碎,表明了她对面包店经营不诚信的愤慨。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开篇写“回家的路上我才想起事情发生的经过”,是用倒叙手法写“我”和女面包师认识的过程,并以“我”的感受贯穿全文,随情节而先抑后扬。B.本文写到手脚熟练的同事帮女面包师招呼老先生、三个青年
17、教她夹蛋糕,都是社会众生相的描写,表明这是一个融洽的人情社会,与老板娘对比鲜明。C.文中写女面包师关注人们习以为常的夏季氛围和孩子们的声音,表明这是沉闷而平凡的一天,借环境衬托她独特的性格,还引出“我”买蛋糕的情节。D.本文以“我”为叙述者展开情节,娓娓道来,自然流畅,但其中不乏幽默和讽刺,在生动有趣的叙述中表现女面包师与整个社会环境格格不入的情状。8.本文以“被欺压的女面包师的胜利”为题,有何作用? (4分) 9.文章结尾说“这是必然的、无法改变的结局”,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18、014题。董和字幼宰,南郡枝江人也,其先本巴郡江州人。汉末,和率宗族西迁。益州牧刘璋以为牛鞞、江原长、成都令。蜀土富实,时俗奢侈,货殖之家,侯服玉食,婚姻葬送,倾家竭产。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吏民老弱相携乞留和者数千人,璋听留二年。还迁益州太守,其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馀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
19、违覆而得中,犹弃弊履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又曰:“昔初交州平,屡闻得失,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前参事于幼宰,每言则尽,后从事于伟度,数有谏止;虽姿性鄙暗,不能悉纳,然与此四子终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于直言也。”其追思和如此。(节选自三国志董和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B.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
20、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C.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D.和躬率以俭/恶衣蔬食/防遏逾僭/为之轨制/所在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然县界豪强惮和严法/说璋转和为巴东属国都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州牧,是中国古代汉代至宋代的官名。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B.僭,超越本分的意思,古代专指臣下冒用皇上的名义或礼仪、器物等。C.货殖,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