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3).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诗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13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案 教学 设计 优秀 公开 13
- 资源描述:
-
1、诗两首-雨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品读诗歌韵律,品味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悟诗歌真情。2、 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3、 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二、教学重点: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艺术性。三、教学方法:诵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法。教学流程:一、导入课文:情境导入:课件展现江南小巷暮春景象。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 年出生于杭州。1929 年 4 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 年 8 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 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 92
2、首。雨巷写于 1928 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 诗人”的美称。三、初步感知:、集体朗读,先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并总结朗读本诗歌的要领如语气、语调 等。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指导:本诗歌的基本情感是低沉幽怨,朗读时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四、深入朗读: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全班学生采取形式丰富的朗读方式,读出诗韵诗情。五、品读意象解真谛:1、提问:作者为了能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营造意境? 明确:油纸伞。这是一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
3、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 象的空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 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丁香。丁香形状象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易落。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雨巷中写“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源于古诗李璟词浣溪纱中的“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也有诗: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独自愁。 总之,丁香是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