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学案6:第7课 诗三首《涉江采芙蓉》 WORD版含答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涉江采芙蓉
- 资源描述:
-
1、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学习目标1、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感受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象,鉴赏诗歌的意境,培养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 3、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者三首诗,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重点知人论世,品味语言,把握意象,感悟诗情。学习难点领会意蕴,汲取营养。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本学案的内容共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完成对涉江采芙蓉的学习;第二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完成对短歌行的学习;第三课时,在学案提供资料的基础上,师生合作探究,完成对归
2、园田居的学习。第一课时涉江采芙蓉学习小目标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学习重点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学习难点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前预习教材助读五言诗简介五言诗,古代汉族诗歌体裁之一。是指每句五个字的诗体,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吸收汉族民歌的形式而成,它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五言诗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
3、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2、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代萧统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就是说古诗十九首并非一人所作,也不是一个时期的作品。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的失意和哀伤,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和相思。由于作者文化素养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评价如此之高,
4、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3、古诗十九首产生背景东汉末年,一些中下层文人为了寻求出路,往往要背井离乡,外出游学或求官。他们或游京师、上太学;或奔走权门,请求举荐,以便获得一官半职。他们长时间远离家乡,过着坎坷辛苦的生活,自然要产生沉重的乡愁。外有游子,内有思妇。因此,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大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子彷徨失意的消极情绪,抒情真挚深入,语言朴素自然,表达委婉曲折,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世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字词知识1、字音字形:涉(sh) 遗(wi)2、词语解释:芙蓉
5、:荷花的别名。 远道:犹言“远方”。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预习自测1、解释下列加点词。采之欲遗谁: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忧伤以终老:2、你认为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你对此有何感受? 我的疑问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品读一、二句,你认为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作用?2、品读三、四句,这里一问一答,在结构上起着怎样的作用? 3、请就“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或“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展开联想想象,描绘画面
6、,感受其意境和韵味。4、诗歌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合作探究1、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2、以花草赠给亲朋是古人常有的一种行为,你对这种行为怎样理解?当堂检测涉江采芙蓉中表现抒情主人公形象雅洁,情感纯洁美好的诗句是_,_ _。课后反思课后训练1、阅读古诗十九首中的庭中有奇树一诗,谈谈这首诗和课文在写作手法上有何异同。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0076.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部编版1年级语文下册《吃水不忘挖井人》课件.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