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8

类型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4864
  • 上传时间:2025-11-03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1.78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北京市 朝阳区 2020 2021 学年 高二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WORD 答案
    资源描述:

    1、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卷2021.7(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47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共20分)一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

    2、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取材于司马迁屈原贾生列传)二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

    3、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4、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取材于司马迁报任安书)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疾:痛心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穷:贫穷靡不毕见 靡:没有不获世之滋垢 滋:滋润稽其成败兴坏之理 稽:考察草创未就 就:完成A. B. C. D.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邪曲之害公也 近自托于无能之辞B.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C.悲其志 传之其人D.想见其为人 然此可为智者道3.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方正之不容也 B.信而见疑C.蝉蜕于浊秽 D.虽万被戮4.下

    5、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谗谄之蔽明也 说人坏话、奉承献媚的小人混淆黑白,蒙蔽怀王B.举类迩而见义远列举的事例浅近,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C.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自从上疏后,就掉入了污泥浊水之中D.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想探求天道与人事的关系,通晓古今变化的规律5.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离骚讽谏了当时的政事,阐明了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B.司马迁读服鸟赋,因不能与屈原同生共死而怅然若失。C.史记记载从黄帝至当时的历史,探求成败兴衰的规律。D.司马迁希望完成史记并传于后世,即使受辱也不后悔。6.屈原作离骚与司马迁著史记的原因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概括,并根据

    6、文段内容作分析。(5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2题。(21分)李于鳞先生传(明)王世贞李于鳞者,讳攀龙,其家近东海,因自号沧溟云。当其业成时,海内学士大夫无不知有沧溟先生者。于鳞九岁而孤,其母张【1】影相吊也。家无余资,捕鲈不足以资脩脯,而自其挟册请益,塾师为之逊席者数矣。晋江王慎中来督山东学,奇于鳞文,擢诸首。然于鳞益厌时师训诂学,间侧弁而哦若古文辞,诸弟子不晓何语,咸相指于鳞“狂生狂生”,于鳞夷然不屑也,曰:“吾而不狂,谁当狂者?”于鳞既以古文辞创起齐鲁间,意不可一世学,而属居曹无事,悉取诸名家言读之,以为纪述之文厄于宋,班氏姑其佼佼者耳。不以规矩不能方圆,拟议成变,日新富有。今夫

    7、尚书庄左氏檀弓考工,其成言班如也,法则森如也。于鳞摭其华而裁其衷,琢字成辞,属辞成篇,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俄出守顺德【2】,问所以守顺德者,于鳞曰:“晨兴坐堂,属吏考计,延见乡老,问疾苦,为兴除,脱若承蜩矣。”于鳞皓皓自濯洗,勤于大要。居久之,政声流通三辅。于鳞尝蠲马牧地【3】垂三千金,留永济仓粟,毋灌输京师,以饷戍卒。于鳞又谓:“京师仰东南饷,不时至,而燕、齐、汴、赵边河百里而近者,毋出赋钱,皆赋菽粟,浮于河,达京师,缓急一策也。”时颇是之。寻擢陕西按察副使,视其学政。于鳞谓:“陕,古西京也。先朝士大夫北地外,多阳浮慕古文辞,而时离之。”亡何,其乡人殷中丞来督抚,以檄致于鳞,使属文。于鳞不

    8、怿曰:“文可檄致耶?”会其地多震动,念太恭人老家居,遂上疏乞骸骨,拂衣东归。于鳞归,则构一楼田居,东眺华不注,西揖鲍山,曰:“它无所溷吾目也。”无何而太恭人捐馆,匍匐还里,不胜毁,病困。久之,小间,寻暴心痛,一日卒。年五十七。所著白雪楼集三十卷行于世。王子曰:世能名于鳞,莫能名于鳞所以其旁睨【4】千古。或谓其声不畅,实位不配望,寿不竟志,以为恨。夫漆园、玄亭【5】,杜门著书而生,寥寥者岂一于鳞也?呜呼!何恨哉?(取材于沧溟先生集)注释:【1】李于鳞母亲张氏,被尊为“太恭人”。【2】顺德:河北顺德府。【3】马牧地:地名。【4】旁睨:傲视。【5】漆园,战国时庄周为吏之处,这里代指庄子。玄亭,汉代文

    9、学家扬雄的住所,这里代指扬雄。7.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鳞摭其华而裁其衷 摭:选取B.鳞尝蠲马牧地垂三千金 蠲:免除C.寻擢陕西按察副使 擢:提拔D.于鳞不怿曰 怿:生气8.下列对句中“于”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以为纪述之文厄于宋 于:从B.以求当于古之作者而已 于:被C.勤于大要 于:对于D.所著白雪楼集三十卷行于世 于:在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间侧弁而哦若古文辞 有时歪戴着帽子像吟咏古文辞B.班氏姑其佼佼者耳 (汉代)班氏姑且算是写这类文章的优秀人物了C.脱若承蜩矣 像蝉一样脱身而去D.它无所溷吾目也 它不会使我的

    10、眼睛混浊10.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于鳞幼年时家贫交不起学费,但他读书认真勤奋,痴迷古文辞。B.李于鳞感慨先朝北地外的文人士大夫,多数只是表面仰慕古文辞。C.文章记述李于鳞对母亲情感深厚,母亲逝后他伤痛过度抱病而终。D.文章结尾作者对李于鳞在世没有真正完成大志,深表遗憾和痛心。11.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3分)吾而不狂,谁当狂者?12.作者说李于鳞“旁睨千古”。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作者这样评价的依据。(6分)(三)根据要求,完成第13题。(共6分)13.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

    11、,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公冶长)孔子于乡党,恂恂【1】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2】言,唯谨尔。(乡党)注释:【1】恂恂:温和恭顺的样子。【2】便便:形容语言流畅。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孔子对“言”的观点,并就其中一点举例谈谈你的认识。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4-16题。(共12分)沁园春陈人杰诗不穷人,人道得诗,胜如得官。有山川草木,纵横纸上,虫鱼鸟兽,飞动毫端。水到渠成,风来帆速,廿四中书考【1】不难。惟诗也,是乾坤清气,造物须悭。金张许史【2】浑闲。未必有功名久后看。算南朝将相,到今几姓,西湖名胜,只说孤山【3

    12、】。象笏堆床,蝉冠满座,无此新诗传世间。杜陵老,向年时也自,井冻衣寒。注释:【1】考:吏部每年对官员考核,任满一周年为一考。中书即中书令,是唐代中书省最高长官,为宰相。【2】金张许史:西汉宣帝时的四大家族,曾权倾一时。【3】宋初的诗人林逋隐居于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以简练之语将“得诗”和“得官”进行对比,强调诗和诗人的价值。B.“纵横”“飞动”两句生动传神,充分描绘出气象万千的艺术形象世界。C.“象笏”“蝉冠”借代高官显贵,他们虽富贵却未给后世留下动人诗篇。D.结尾借杜甫说明诗人要想取得艺术成就,必须“井冻衣寒”处境困窘。15

    13、.词作处处运用对比来表情达意,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该手法的一项是(3分)A.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B.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C.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D.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其一)16.请结合整首词,谈谈词人对于诗歌的理解和认识。(6分)(二)默写(共10分)17.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10分)(1)面对兵燹之后的扬州,姜夔在扬州慢中写下“ ,犹厌言兵”,令人顿生“物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感叹。(2)陆游在临安春雨初霁中写下“小楼一夜听春雨, ”,表达因不被重用而长夜不寐的郁闷和惆怅。(3)中华传统

    14、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思想精华。过秦论中结尾“ ”一句,总结了秦灭亡的历史教训;种树郭橐驼传中的“能顺木之天, ”,告诫我们要尊重事物发展规律;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忧劳可以兴国, ”,警醒我们忧劳辛苦才能振兴国家,贪享安逸必定带来祸患;石钟山记中的“事不目见耳闻, ,可乎”,提示我们要重视实践,求真辨伪。(4)鸟是古诗文中常见的意象。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用“ ,鸟倦飞而知还”,比喻自己厌倦官场,无意出仕;李白在蜀道难中,用“_,愁空山”,为我们渲染了蜀道苍凉空寂的环境氛围;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_”,抒发对英雄长逝的感伤之情;黄庭坚在登快阁中,以“万里归船弄长笛,_”,表明诗人

    15、要摆脱现实纷扰,回归精神自由的追求。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8-22题。小说的气味莫言出生于中俄界河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在大海深处长成大鱼,当它们进入产卵期时,能够洄游万里,冲破重重险阻,回到它们的出生地繁殖后代。对大马哈鱼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我们不得其解。近年来,鱼类学家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大马哈鱼尽管没有我们这样突出的鼻子,但有十分发达的嗅觉和对于气味的记忆能力。母河的气味,不但为它们指引了方向,也是它们战胜苦难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大马哈鱼的一生,与作家的一生很是相似。作家的创作,其实也是一个凭借着对故乡气味的回忆,寻找故乡的过程。苏联作家肖洛霍夫在他的小说静静

    16、的顿河里,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的特别发达的嗅觉。他描写了顿河河水的气味,他描写了草原的青草味、干草味、腐草味,还有马匹身上的汗味,当然还有哥萨克男人和女人们身上的气味。顿河的气味,哥萨克草原的气味,其实就是他的故乡的独特气味。我喜欢阅读那些有气味的小说。我认为有气味的小说是好的小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能让自己的书充满气味的作家是好的作家,能让自己的书充满独特气味的作家是最好的作家。一个作家也许需要一个灵敏的鼻子。猎狗的鼻子是最灵敏的,但猎狗不是作家。许多好作家其实患有严重的鼻炎,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写出有独特气味的小说。一个作家应该有关于气味的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具有创造力的好作家,在写

    17、作时,应该让他笔下的人物和景物,放出自己的气味。即便是没有气味的物体,也要用想象力给它们制造出气味。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中的人物,放出的臭屁能把花朵熏得枯萎,能够在黑暗的夜晚,凭借着嗅觉,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福克纳的小说喧哗与骚动里的一个人物,能嗅到寒冷的气味。其实寒冷是没有气味的,但是福克纳这样写了,我们也并不感到他写得过分,反而感到印象深刻,十分逼真。在有了录音机、摄像机、互联网的今天,小说的状物写景、描图画色的功能,已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你的文笔无论如何优美准确,也写不过摄像机的镜头了。但唯有气味,摄像机还没法子表现出来。这是我们这些当代小说家最后的领地,但我估计好景不长,因为

    18、用不了多久,那些可怕的科学家就会把录味机发明出来。能够散发出气味的电影和电视也用不了多久就会问世。趁着这些机器还没有发明出来之前,我们应该赶快写出洋溢着丰富气味的小说。作为一个除了写小说别无它能的人,即便我看到了小说的绝境,我也不愿意承认;何况我认为,小说其实是任何别的艺术或是技术形式无法取代的,即便是发明了录味机也无法代替。作家的想象力可以无中生有。作家借助于无所不能的想象力,可以创作出不存在的气味,可以创造出不存在的事物。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当年,德国作家托马斯曼曾经把一本卡夫卡的小说送给爱因斯坦,但是爱因斯坦第二天就把小说还给了托马斯曼。他说,人脑没有这样复杂。我们的卡夫卡战

    19、胜了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这是我们这个行当的骄傲。然而,仅仅有气味还构不成一部小说。作家在写小说时应该调动起自己的全部感觉器官,你的味觉、视觉、听觉、触觉,或者是超出了上述感觉之外的其它神奇感觉。这样,你的小说就会具有生命的气息。它不再是一堆没有生命力的文字,而是一个有气味、有形状、有声音、有感情的生命活体。我们在初学写作时常常陷入这样的困境,即许多在生活中真实发生的故事,本身已经十分曲折、感人,但当我们如实地把它们写成小说后,读起来却感到十分虚假,丝毫没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许多优秀的小说,我们明明知道是作家的虚构,但却能使我们深深地受到感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因为我们在记述生活中的真实

    20、故事时,忘记了我们是创造者,没有把我们的全部感觉调动起来。而那些伟大作家的虚构作品,让我们感到真实,关键就在于,他们写作时调动了自己的全部感觉,并且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了许多奇异的感觉。这就是我们明明知道人不可能变成甲虫,但我们却被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人变成了甲虫的故事打动的根本原因。那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来制造一篇篇有呼吸、有气味、有声音,当然也有神奇思想的小说吧!让我们化身为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溯流而上,英勇无畏地前进吧!当然,作家必须用语言来写作自己的作品,气味、色彩、声音、形状,都要用语言描述或者是以语言为载体。没有语言,一切都不存在。文学作品之所以可以被翻译,就

    21、因为语言承载着具体的内容。所以从方便翻译的角度来说,小说家也要努力地写出感觉,营造出有生命感觉的世界。有了感觉才可能有感情。没有生命感觉的语言,是打动不了人心的。我国台湾的布农族流传着一个故事,在一个村庄的地下,居住着一个嗅觉特别发达的部落。这个部落的人善于烹调,能够制作出气味芬芳的食物。但他们不吃,他们做好了食物之后就摆放在一个平台上,然后,全部落的人就围着食物,不断地抽动鼻子。他们靠气味就可以维持生命。地上的人们,经常潜入地下,把嗅味部落的人嗅过的食物偷走。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写成了一部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我是一个经常下到地下去偷食物的小孩子。小说发表之后,我感到很后悔,我想我应该站在嗅味

    22、部落的立场上来写作,而不是站在常人的立场上来写作。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嗅味部落的孩子,那这篇小说,必然会十分神奇。 (取材于莫言2001年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演讲辞)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对大马哈鱼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 不可思议:无法想象,难以理解B.拐弯抹角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 拐弯抹角:委婉含蓄,故作神秘C.这是我们这个职业永垂不朽的根据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价值长存D.那就让我们胆大包天地把我们的感觉调动起来胆大包天:不受束缚,大胆敢为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家不一定有灵敏的鼻子,但一定要有气味想象力,可让无气味的事物有气味。

    23、B.在信息时代,小说受到极大冲击,但作者仍信心满满,认为小说是无可取代的。C.读者明知故事是虚构的,也能为之感动,在于作家创作时调动了自己全部感觉。D.第段作者发表一篇小说后感到后悔,因为觉得自己写作时的情感倾 向有问题。20.文章说“有自己独特气味的小说是最好的小说”。一个作家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小说具有“独特气味”?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6分)21.文章第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22.大凡经典的小说,往往具有“独特气味”。请在红楼梦呐喊边城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结合原著内容谈谈你的理解。(5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两

    24、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为了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校学生会号召全体同学学习国学,请你代学生会写一则倡议书。要求:理由充分,语言得体,有号召力。150字左右。(2)建党百年,缅怀先烈,相信很多同学有自己的感悟。请你为某一位先烈(或一组群像)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有描写。150字左右。24.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百年变局,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有所思,有所为。请以“百年变局与青春定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

    25、点明确,论据充足,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2)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2021.7一、(本大题共13小题,共47分)1.(3分)B2.(3分)B3.(3分)C4.(3分)C5.(3分)B6.(5分)答案要点:都处于极度困厄之中,都为了抒发内心的忧愁愤懑。【评分标准】概括原因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7.(3分)D8.(3分)B9.(3分)C10.(3分)D11.(3分)如果我不狂放,谁算是狂放的人呢?12.(4分)答案示例:

    26、文风上主张学古复古,古文辞创作颇有成就,有著作流传于世。处理政事应对自如,治绩突出,为人推崇。性情狂放,品性高洁,不屈从权贵。【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6分)参考答案:观点:要听其言观其行;场合(对象)不同,说话态度应不同。认识:略【评分标准】观点4分,认识2分。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2分)14.(3分)D15.(3分)C16.(6分)答案示例:“得诗”比“得官”更难,诗歌是天地清气的表现,无法轻易得到。诗歌中蕴藏着广阔的世界,万事万物都可以入诗。诗歌能让高洁自守、心怀天下的诗人,永远为人们敬仰铭记,胜于任何功名富贵。【评分标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7.(1

    27、0分)(1)废池乔木(2)深巷明朝卖杏花(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以致其性焉尔逸豫可以亡身而臆断其有无(4)云无心以出岫又闻子规啼夜月隔叶黄鹂空好音此心吾与白鸥盟【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该句不得分。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21分)18.(3分)B19.(3分)D20.(6分)参考答案:具有对故乡独特气味的回忆和描写。发挥关于气味的丰富想象力。调动全部感觉器官,让作品充满生命气息。用有生命感觉的语言承载作品内容。【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3点得满分。意思对即可。21.(4分)参考答案:作者用了比喻的手法,呼吁作家们像大马哈鱼一样,战胜困难冲破阻力,创作出带有独特气味的小说。与文章开头形

    28、成呼应。【评分标准】3分,1分。意思对即可。22.(5分)【评分标准】理解“独特气味”1分,结合小说内容阐述3分,语言1分。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23.(10分)【评分参考】根据完成题目要求的质量,以5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超过字数不扣分。24.(50分)第题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论点明确论据较充实、论证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

    29、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7分以上。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论点基本明确论据较充实、论证基本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论点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第题类别评分要求评分说明一类卷(4250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想象丰富合理语言流畅、表达得体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以46分为基准分

    30、浮动。符合一类卷的基本要求,有创意、有文采的作文可得48分以上。二类卷(3341分)符合题意、主题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想象合理语言通顺、表达大致得体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以37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二类卷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作文可得37分以上。三类卷(2532分)基本符合题意、主题基本明确内容较充实、感情真实想象较合理语言基本通顺、有少量语病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以29分为基准分浮动。符合三类文的基本要求,其中某一方面较好的作文可得31分以上。四类卷(240分)偏离题意、立意不当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语言不通顺、语病多结构不完整、条理混乱以20分为基准分浮动。说明:作文没有抄写题

    31、目,扣2分。每3个错别字减1分,重复的不计。字数不足,每少50字减1分。【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李于鳞,讳名攀龙,他的家临近东海,于是自号沧溟。当李于鳞事业有成时,海内读书人没有人不知道沧溟先生。于鳞九岁时父亲去世,和母亲张氏相依为命。(他)家里没有多余的资产,捕的鱼(指收入)不够用来交学费,可是自己携带书籍(向老师)请教,老师多次替他留出座位。晋江的王慎中到山东来督学,对于鳞的文章感到惊奇,把它列为第一名。然而于鳞渐渐不喜欢学习训诂,有时歪戴着帽子像吟咏古文辞,弟子们不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话,都指着于鳞说:“狂生狂生”,于鳞平静而不屑地说:“如果我不狂放,谁算是狂放的人呢?”于鳞凭借古文辞创作在齐

    32、鲁间有了名声后,想着不能够一生(只)学习它,而(现在)身居官位,清闲无事,就把各名家的书籍全都拿来阅读,他认为纪述类的文章从宋代就困厄不前了,(汉代)班氏姑且算是写这类文章的优秀人物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计划地改变,(才能)一天天地革新文风,(好文章)越来越多。现在尚书庄子左传檀弓考工等文章,它们的语言已经(好得)不能再好了,章法严谨。于鳞选取它们中的精华,裁夺它们的思想情感,琢磨字成为辞,再把辞连成篇,来追求和古代作者相匹配罢了。不久李于鳞出守顺德,问他靠什么镇守顺德,于鳞说:“早上起来坐在公堂上,考核下属官吏,接见乡村父老,慰问他们的疾苦,为他们兴利除弊,轻松洒脱,如同以竿取蝉。”于鳞高

    33、洁自清,勤于治理要务。在顺德居官久了,(他的)政绩声望流传到了京城附近的地区。他曾经免除马牧地的赋税接近三千金,把粮食留在永济仓,不运到京师,以作为戍卒的粮饷。于鳞又说:“京师依靠东南地区的粮饷,(往往)不能按时到,而燕、齐、汴、赵离河百里的地方,不用出税钱,都用粮食代替赋税,放在河面漂浮运到京师,作为一种缓解急困的方法。”时人很赞同他的观点。不久于鳞被提拔为陕西按察副使,视察那里的学政。于鳞说:“陕西是古代的西京,先朝北地之外的士大夫,大多表面上仰慕古文辞,可往往背离它。”不久,他的同乡殷中丞来督抚,用檄文招于鳞来,让他写文章。于鳞不高兴地说:“文章可以用下檄文的方式得到的吗?”正赶上这个地方多次地震,于鳞挂念年迈在家的母亲,于是以年老为由请求退职,拂衣归去。于鳞归乡后,就建了一处房子在田园居住,向东可远眺华不注山,向西揖拜鲍山,他说:“它不会使我的眼睛混浊。”不久,于鳞母亲去世,他一路匍匐回到家乡,极度悲哀,得了重病。过了很久,病稍愈,不久突发心痛,一天就去世了,终年五十七岁。于鳞所著白雪楼集三十卷,流传于世。我认为:世人能够知道于鳞,没有人能知道于鳞傲视千古的原因。有人认为于鳞的名声不畅达,实际地位配不上他的名望,在世时也没有完成他的志向,以此为憾事。像庄子和扬雄那样,关门著书而活着,难道仅仅只有于鳞一个人寂寥吗?唉!有什么遗憾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北京市朝阳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4864.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从容不迫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人不知,鬼不觉近反义词解释.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解释.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丰收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班语言活动找反义词教案.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中央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习作:我的心爱之物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重的反义词是什么.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严寒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 珍珠鸟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业精于勤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横跋扈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专心一志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与柔软有关的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计其数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3 桂花雨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知不觉的近义词反义词.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不声不响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生字课件 新人教版.ppt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一掷千金的反义词.doc
  • 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2022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2 落花生状元预习卡(无答案) 新人教版.docx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tall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小学语文 反义词 lucky的反义词有哪些.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