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5

类型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师您好1 苏教版.docx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15590
  • 上传时间:2025-11-04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13.16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师您好1 苏教版 四年级 上册 语文教案 老师 您好
    资源描述:

    1、老师,您好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3理解和掌握本课有关词语及句子的含义。4理解教师工作的崇高,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理解及体会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丰富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 月 日 总 课时)一、揭题导入:1师:每次上课,师生互致问候,总是听到同学们亲切地说:“老师,您好!”有时在路上碰到学生,也能听到这样亲切的问候。此时此刻,老师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股激动和自豪之情。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首诗歌老师,您好!

    2、2板书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得有感情。2再读课文,用“读书要做记号”中学到的方法,在课本上做记号。检查:朗读下列词语: 铺设 崇高 闪耀 朝霞 创造 浸透 塑造 真理哪些词语读懂了,是怎样读懂的?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同学可帮助解决,并说说自己是怎样弄懂的)?3三读课文,读通句子。检查:指名逐节朗读课文,帮助学生正音。三、导读第一节。1指名朗读,齐读。2出示: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谁“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指导朗读“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板书:铺大道 架金桥过渡:为什么说教

    3、师的事业是那么“崇高”?板书:崇高3指名朗读并出示:“古今中外,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地北天南,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a出示“浸透”,给“透”选择义项:显露透彻渗透,穿透。b出示“蕴含”,找近义词。c出示并比较朗读:“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每个人的成长都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每一项创造都蕴含着教师的辛劳。”引读这两句话:师:古今中外地北天南举例说明这两句话的意思。小结:老师通过传播知识,教书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推动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因此说,“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板书:浸心血 蕴辛劳 (哪不)4.指名朗读

    4、最后一句,指导读好“老师,您好!”5.朗读第一节: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齐读。6.试背第一节:自由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四、指导书写生字。浸、项:左窄右宽。塑:上下结构,注意左上方的笔顺 。五、作业。1钢笔字册。2比一比,再组词。铺( ) 浸( ) 项( ) 塑( )脯( ) 侵( ) 顶( ) 望( )第二课时( 月 日 总 课时)一、复习:1.朗读课后词语。2.指名朗读诗歌。3.指名背诵第一节。二、学习第二节。1.指名朗读,齐读2.出示:“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是谁用真理和智慧把人才塑造,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板书:塑人才 照心灵指导朗读“啊,教

    5、师的事业多么美好!”板书:美好过渡:为什么说教师的事业那么“美好”呢?3.指名朗读并出示:“笔尖飞舞,那是春蚕悄悄地编织理想的丝线;笑语盈盈,那是甘露轻轻地撒向茁壮的新苗。”引读:“笔尖飞舞,那是笑语盈盈,那是”反复朗读,说说加点的词分别指什么?“春蚕”是指:( )“理想的丝线”是指:( )“甘露”是指:( )“茁壮的新苗”是指:( )“多么生动的比喻!”指导朗读。板书:编理想 撒甘露 (那是)4.指名朗读最后一句。出示:情不自禁、衷心,说说意思,指导读好“老师,您好!”5.朗读第二节:指名读,引读,小组比赛读,齐读。6.试背第二节:自由练习,同桌互背,指名背诵,齐背。三、背诵全文。师:这首诗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描写和赞美了教师工作的崇高和美好,另一条是抒发了孩子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和真诚祝愿。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教师范背,自由练背,同桌互背,指名试背,齐背。四、作业:1.练习册2.背诵诗歌。板书设计:1 老师,您好! 铺大道 架金桥崇高 浸心血,蕴辛劳 塑人才,照心灵美好 编理想,撒甘露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老师您好1 苏教版.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5590.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