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语文教材总复习课件17.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高考 语文教材 复习 课件 17
- 资源描述:
-
1、第二章 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识记文学常识第 1 节1考试大纲对本考点的要求是“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能力层级为A(识记)。“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中国古代作家所处的朝代和作家的姓名、字号、谥号、作品集、文学主张、文学流派、成就贡献,还有主要作品及其体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名言佳句;要了解中国现代作家的作品集,代表作品及其体裁、特点、典型形象。精解精解考考 点点2“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作品体裁、主要特点、塑造的典型形象
2、等。“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要求主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和分类,特别是古代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团体、文学运动等。精解精解考考 点点3(2009北京)某校文学刊物转载的一段评论中有四个注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揭秘揭秘命命 题题u命题角度判断选择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4A.子夜:长篇小说,通过主人公吴荪甫的悲剧命运揭示了当时的重大社会问题。B.巴尔扎克: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巴黎上流社会的编年史。C
3、.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作家,他的战争与和平以气势恢弘著称。.左拉:19世纪法国作家,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茅盾在子夜等小说创作中所努力实现的创作模式,是西方由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左拉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小说家所成功地实践了的创作模式。D5解析:这种形式的考查比较新颖,有利于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学习和记忆。D项中前一分句表述正确,但“他的代表作是体现人道主义思想的巴黎圣母院”这一说法错误,因为左拉的代表作是卢贡马卡尔家族娜拉四福音书等。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作家雨果。揭秘揭秘命命 题题6(2010重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u 命题角度
4、 填空揭秘揭秘命命 题题(1)蒲苇纫如丝,_。(孔雀东南飞)(2)地崩山摧壮士死,_。(李白蜀道难)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磐石无转移7u 命题角度 填空揭秘揭秘命命 题题(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杜牧阿房宫赋)(4)_,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扬州慢)(5)骈 体 文 在 句 式 方 面 的 特 点 是 骈 偶 和“_”。(6)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第一篇意识流小说是_。自胡马窥江去后不霁何虹四六墙上的斑点8试题选材侧重于课本。2009年,许多省市的高考试题没有考查文学常识,但从考查文学常识的北京、天津、江苏、重庆、湖北、江西六省市的试题来看,所考查的内容主要都是出自课本。
5、对文学常识的复习,从内容上首先要注意重要性。“重要”是指在文学史上有一定地位并对当时或后代文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作品及这些作品的作者。扫描扫描考考 向向9考试大纲规定的课外阅读书目,要十分注意,应记住其作者、国别、主人公等内容。以综合考查为主。试题已从考查作家作品过渡到作家作品与名句名篇、古诗鉴赏、对联相融合。扫描扫描考考 向向10(一)纵横结合记忆法古今作家生活的时代不同,从而形成纵的联系;同一时期不同作品又有各自的特点,从而又形成了横的联系。将这些纵横联系的知识点组合起来,在脑中形成几条线或几个面,可以快速而牢固地记忆;如果能据此自己动手制作几张图表,印象就
6、更加深刻了。如我国古代戏剧史有三个高峰,一是元杂剧四大家加上王实甫,二是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三是清代的“南洪北孔”。这样纵横结合加以记忆,中国古代戏剧史又何愁记不住呢?点拨点拨方方 法法11(二)举一反三记忆法如由战国策的国别体联想到史记的纪传体和资治通鉴的编年体;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因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触一而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文学知识了。点拨点拨方方 法法12(三)分门别类记忆法即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如可分以下几类进行整理:(1)时代国别,可以借鉴古代史书体例中的编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3单元 第三单元知识盘点|人教(部编版) (共13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