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同步课件:3-8《兰亭序集》38张(人教新课标必修2).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亭序集 2014 2015 学年 高中语文 同步 课件 兰亭 38 新课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兰亭集序王羲之课文大纲第一段A 按怎样的顺序记叙兰亭盛会的?B作者为何说“信可乐也”?明确:先总叙时间、地点及集会,再叙五“乐”。写法:写景抒情 叙议结合明确:1人众:群贤毕至,少长咸集;2景胜: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3事趣:流觞曲水,一觞一咏;4时美:天朗气清,惠风和畅;5兴雅:仰观俯察,游目骋怀第二段所议论的问题是-死生亦大矣。v 作者是如何论述这个观点的?v 作者先用“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句承上启下,由此引发对生活的感慨。v 接着作者指出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人,都是在美好的时光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事过境迁,又留恋于过去的美好时光,即留恋于生之快乐。v 接着笔锋
2、一转,由生说到死(终期于尽),死即失去美好的生活,多让人心痛,至此,作者得出“死生之大”的观点是水到渠成。第三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v 为了证明第二段观点,作者首先,用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来加深自己的感慨说明古人也有感于死生;v 然后,联系当前,批判当前士大夫“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现了王羲之抗拒人生虚幻的执著努力;v 再接着,把目光转向未来,逼出“后之视今,亦由今视昔”两句,并发出“悲乎”的慨叹。v 最后,巧妙地把话题引到诗集的编著及其意义上来,以“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总结全文。王羲之v 西晋末年,琅琊王司马氏政权外受北方新起势力刘渊的威胁,内则“八王之乱
3、”甫定,元气大伤,政局岌岌可危。王羲之父亲王旷献策琅琊王司马睿移镇江以南以求自保和发展,并与王羲之从伯父王敦、王导辅佐司马睿渡江。后王旷率兵北征,战败后下落不明。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王朝,名重一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居江南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之首。v 公元353年(永和九年)三月初三,51岁的王羲之召集筑室东土名士、属官四十一人,在山阴的兰亭(现绍兴兰亭)举行了一次雅集,众人列坐曲水之旁,作“流觞曲水”的饮酒作诗之戏。一觞一咏,畅述幽情。期间有二十六人赋有诗作,有十五人不能赋诗,罚酒各三斗。王羲之专为这次雅集写序文一篇,这就是被后人称为中国行书第一的著名作品兰亭集序,此时
4、王羲之的书法已到了黄金时期,进入“化境”。v 公元354年前,任会稽内史王述任扬州刺史,加征虏将军,成为王羲之的上司,因王述与王羲之素来不合,王述名利心重,权势欲强,上任后有意为难王羲之。355年(永和十一年)仕途并不如意的王羲之在父母坟前立誓:永不再出仕,彻底告别了官宦生涯。v 53岁后王羲之在家庭与时代的熏染下,对老庄学说及神仙之术深信不疑,与道教中人往来甚密,采药不远千里,共修服食,终至疾病缠身,王羲之的晚年是在病痛中度过的。王羲之书法赏析兰亭集序兰亭兰亭集序王羲之逸事篇美食篇成语篇洗砚池墨池池水尽墨废寝忘食鹅池v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19811.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版高考语文(课标版)总复习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四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 专题导引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