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春高中语文(鲁教版必修1)同步课件:第3课《为了忘却的纪念》(共45张PPT).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7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为了忘却的纪念
- 资源描述:
-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鲁迅先生的又一篇纪念柔石、白莽等五位青年革命作家的悼文。在这篇悼文中,鲁迅深情缅怀了烈士们的光辉业绩,愤怒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表明了鲁迅先生无比愤慨、英勇抗争的精神。鲁迅怎样叙写五烈士的光辉业绩?怎样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暴行?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研读课文、深入领悟。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写作目的,理解分析文章主旨;2、推敲文中过渡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并能质疑解难;3、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4、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把握作者深沉而强烈的情感。重点:1、探讨文章主旨 2、揣摩重点语句。难点:了解五烈士献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崇高形象,学
2、习鲁迅爱憎分明的感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惶。思考下面这首挽联写的是哪一位作家鲁迅其人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与民间文化的熏陶。18岁去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02年(22岁)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
3、。同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1912年),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 散文集朝花夕拾 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1936年10月19日因肺
4、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重建的鲁迅墓题字。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鲁迅鲁迅19321932年写的七年写的七律律(亦称自嘲亦称自嘲)七 七律律运交华盖欲何求,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管它冬夏与春秋。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
5、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许多革命者默默地为新中国的成立,在同反动政府的斗争中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斗争结果只是一小块煤,却在最黑暗的天空中划出了一道亮光。鲁迅先生该文的手稿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南腔北调集,作者1934年2月编写,收入了1932年至1933年间创作的杂文。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击鲁迅:“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道:“我不会说绵软的京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并索性将编于此年的杂文集命名为
6、南腔北调集,以作为对那些无聊文人攻击的回答。所谓“忘却”实际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而对于反动派杀害烈士的这笔血债,作者却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为了忘却”实际是为了战斗,而惟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题目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忘却原因内容目的手段字文点一写哀悲下一松轻己自给心的我击袭总愤悲 背景介绍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进行军事和文化围剿,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们利用特务捣毁进步文艺社团和书店,查禁进步文艺书刊,通缉、逮捕、甚至秘密屠杀进步作家。1931
7、年1月17日“左联”五位作家:柔石、李伟森、胡也频、冯铿、殷夫也被秘密逮捕,并于2月7日被秘密枪杀。五烈士遇难两周年之际,鲁迅为揭露国民党的黑暗写下此文。后收在南腔北调集里。关于左联“左联”:全称“左翼作家联盟”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由文学研究会、创造社、鲁迅发起的进步青年所组成的文学组织。鲁迅在“左联”成立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当选为常委。“左联”倡导无产阶级文学,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工作方针,主张“对旧社会、旧势力的斗争必需坚持、持久,而且要注重实力”。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胡也频也参加了这一组织。竦sng身 明珠投暗 情随事迁 惴惴zhu 郑重其事人心惟危 台ti州
8、戳chu穿 隔膜m 急于事功斩钉截铁 偈j子 涅槃nipn信札zh 客栈zhn挈qi妇将雏ch缁z衣 眷眷 拳拳延口残喘情随事迁: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迁,改变。成语出处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人心惟危:指人心险恶难测。成语出处是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语助词。延口残喘: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意思是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掌握词语形容说话含含糊糊,躲躲闪闪。隐约其辞形容因匆忙、紧张、害怕而不知所措。仓皇失措好东西落到了坏人的手里。比喻怀才不遇。明珠暗投根据解释填写成语心情随着事情的变化而变化。情随事迁延长一口残余的呼吸,努力挣扎着勉强活下去。
9、延口残喘白莽柔石胡也频李伟森冯铿“左联”五烈士纯朴、率真硬气”“迂”体质是弱的,也并不美丽“左联”五烈士简介 柔石(19011931),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作品有诗剧人间的喜剧,小说二月、为奴隶的母亲、旧时代之死、三姊妹等。白莽(19091931),原名徐白,又名殷夫,浙江象山人。曾担任共青团中央地下刊物列宁青年的编者。他的哥哥徐培根是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航空署长,白莽曾写有别了,哥哥一诗,表示同他决绝、并与他哥哥所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奋战到底的决心。诗歌作品有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等。冯铿(19071931),又名岭梅,广东潮州人。作品有重新起来、红的日记等。李伟森(19031931
10、),又名求实,湖北金口人。作品有小品文杂感集、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等。胡也频(19031931),福建福州人。作品有也频诗选和小说往何处去、到莫斯科去等。第一部分:重在记叙,写作者与白莽的交往。第二部分:重在记叙柔石,略写对冯铿的印象。第三部分:简叙白莽和柔石“左联”身份。结构上承上启下,承前两部分是回忆烈士被捕前的情况,启后写烈士被捕后的情况。第四部分:记叙烈士被捕后的情况,其中抒情和记叙并重。第五部分:议论抒情,呼应开头,侧重抒发作者的悲愤之情。鲁迅先生要记念哪几个青年作家?明确“两年以来”的具体时间概念。“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中“悲愤”能改为“悲哀”吗?为什么?三1“我很想借此算是竦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2121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二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3、动手做做看|人教新课标 (共22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