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1 宋词二首.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2019学年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1 宋词二首 2018 2019 学年 鲁人版 高中语文 必修 课件 宋词
- 资源描述:
-
1、第一单元 历史坐标上的沉思1宋词二首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谥文忠。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合称“苏辛”。擅长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词人。出生时,山东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曾任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召集人马,训练军队,奖励耕战
2、,打击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其词多抒写力图恢复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其作品笔力雄厚,热情洋溢,慷慨悲壮,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二、作品背景念奴娇 赤壁怀古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由于在政治上遭受严重的挫折和打击,心情异常苦闷,他便常常在登山临水和凭吊古人之中寻求解脱。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此时他已年近半百,站在赤鼻矶,望着滚滚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诸东流,不禁俯仰古今,感慨万千,写下了名作念奴娇 赤壁怀古
3、。资源助读知识整合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此词是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所作。当时韩侂胄把持朝政,企图用北伐中原来提高自己的声誉,起用闲居多年的抗金派代表人物辛弃疾。韩侂胄伐金的主张符合辛弃疾复国雪耻的一贯志愿。但是,辛弃疾认为伐金一定要充分准备,不能草率行事,否则会重蹈覆辙,使北伐陷于失败。在任时,他制甲胄,派遣间谍搜集情报,招壮丁并进行训练,为伐金做准备。可是韩侂胄集团,政治腐败,奢靡淫乐,辛弃疾对于这种政治局面忧心忡忡。一次他来到京口北固亭,登高眺望,怀古忆昔,心潮澎湃,于是写下了这篇千古传诵的杰作。写下这首词不久,辛弃疾就受到诬陷。先是降职,后又奉诏闲居终老。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相关常识词,
4、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起于唐代,盛于宋代。词原本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词调,也就是词牌。词牌规定了词的形式,如字数、平仄、用韵等。按字数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作家流派风格,词又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词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婉约派词语言清丽含蓄、感情缠绵,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一、读准字音二、辨识通假资源助读知识整合三、一词多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四、古今异义资源助读知识整合六、名句积累(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惊涛拍浪,卷起千堆雪”两句,描
5、写骇浪搏击江岸的壮丽景象。(2017山东高考)(2)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017天津高考)(3)在永遇乐(千古江山)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封狼居胥”,但是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赢得仓皇北顾”。(2016全国高考)(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2016浙江高考)(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2016江苏高考)(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2015安徽高考)(7)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2015全国高考)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
6、重难探究一、理清文章思路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二、说说文章主旨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作者通过对赤壁古战场之险的描写和对周瑜这一年轻有为的英雄形象的塑造,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称颂、仰慕之情,以及对自己年事渐高、功业无成、壮志难酬的郁闷之情。在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中,作者通过追忆古人孙权建功立业、刘裕北伐的英雄壮举,表达了对英雄的仰慕之情;通过回想刘义隆草率北伐惨遭失败的情景,告诫当今的北伐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通过回忆当年南归之时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虽年事已高,却雄心不减,仍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一】分析作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1.苏轼
7、刻画了怎样的周瑜形象?提示:这首词描写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小乔初嫁了”,美人衬英雄,写尽周瑜的俊伟风姿。“羽扇纶巾”,描写周瑜儒将的装束,手摇羽扇,头戴纶巾,从容娴雅,一派儒将风度。“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以曹操水军的惨败衬托周瑜指挥若定、蔑视强敌的气概。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作者为何如此羡慕周瑜?提示:这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衰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疆场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日益加深,目睹宋廷的萎靡懦弱,他是多么渴望有如周瑜那样称雄一时的豪杰人物,来改变这不景气的现状。这正是作者之所以要缅怀赤壁之战,并精心塑造这一
8、战争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思想动机。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一句描绘了什么景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提示:作者描绘了一个热闹的场面:佛狸祠下,鼓声隆隆,鸦声连连,人们载歌载舞,祭祀着神灵,场面无比热闹。此时的“佛狸祠”景象象征着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佛狸祠下却是一片和平景象,全无半点战斗气息。作者用乐景写哀情,表达了对失地收复无望的无奈和郁闷之情。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任务二】分析作品语言,赏析写作手法1.请以念奴娇 赤壁怀古的上片为例,谈谈作者是如何在景物描写中表现豪放特征的。提示:这首词从滚滚
9、东去的长江起笔,把大江的汹涌奔腾和历史人物的气概联系在一起,描绘了一个广阔的背景,体现了诗人站立江边凭吊古迹时激荡起伏的心情,气魄宏大。“浪”“乱石”“惊涛”“雪”等雄奇壮阔的景物,把读者带进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2.念奴娇 赤壁怀古运用了烘托和映衬的手法,试简要分析。提示: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到周瑜一人身上,突出周瑜在作者心中的重要地位,这是烘托手法的运用,以此来突出人物形象。词中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生活细节,则又是以美人烘托英雄周瑜,烘托出周瑜的风姿潇洒,年轻有为。词中
10、写赤壁的险要形势为实景,想象火烧曹营为虚景,二者虚实相济,为映衬手法的运用。词中写周瑜的“雄姿英发”和作者的“早生华发”也是相互映衬。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3.赏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中虚实结合的手法及作用。提示:词人登北固亭所见眼前之景“舞榭歌台”“斜阳草树”等多是实写,登北固亭所抒怀古之思“千古英雄”“金戈铁马”等是虚写。虚实结合,表达词人对英雄人物的景仰,对前人功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含对偏安一隅的南宋统治者的失望。初读整体感知再读细节揣摩三读重难探究有人说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古亭怀古有“掉书袋”的毛病。你认为呢?提示:技法借鉴主题阅读古诗歌中的虚实结合手法技法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一单元第2课诗两首《雨巷》 (系列五)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