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明达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卷.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盐城市 明达 中学 语文 月考 试卷
- 资源描述:
-
1、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
2、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
3、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则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盐城市明达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月考试卷(2019.12.6)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王维虽然仕途稍有挫折,但总的
4、看来比较顺遂,这可能与他那_的性格有关。王维的心里,总有一种回归平衡、平静、安适的冲动,_他大量的诗歌有一种雅致的_。A不温不火 以至 品位 B不温不火 以致 品位C不瘟不火 以至 品味 D不瘟不火 以致 品味2.下列诗句中,根据本体喻体的关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B遍人间烦恼填胸闷,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西厢记)C且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3、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 )A徒弟给老师拜年时说:“您的高足叩问老师金安
5、!祝老师新年事业蟾宫折桂!”B我偶然有一两回去叨扰朋友的酒席,恰又时令不对,一直没能尝到这道菜。C我所做的只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D一位作者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奉上拙著一本,书中谬误,敬请斧正。4.下列诗句涉及的季节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A BC D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答毕仲举书苏轼奉别忽十余年,愚瞽顿仆,不复自比于朋友,不谓故人尚尔记录,远枉手教,存问甚厚,且审比来起居佳胜,感慰不可言。
6、罗山素号善地,不应有瘴疠,岂岁时适尔。既无所失亡,而有得于齐宠辱、忘得丧者,是天相子也。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然祸福要不可推避,初不论巧拙也。黄州滨江带山,既适耳目之好,而生事百须,亦不难致,早寝晚起,又不知所谓祸福果安在哉?偶读战国策,见处士颜蠋之语晚食以当肉,欣然而笑。若蠋者,可谓巧于居贫者也。菜羹菽黍,差饥而食,其味与八珍等;而既饱之余,刍豢满前,惟恐其不持去也。美恶在我,何与于物。所云读佛书及合药救人二事,以为闲居之赐甚厚。佛书旧亦尝看,但暗塞不能通其妙,独时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若农夫之去草,旋去旋生,虽若无益,然终愈于不去也。若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仆不识也。往时
7、陈述古好论禅,自以为至矣,而鄙仆所言。仆尝语述古,公之所谈,譬之饮食龙肉也,而仆之所学,猪肉也,猪之与龙,则有间矣,然公终日说龙肉,不如仆之食猪肉实美而真饱也。不知君所得于佛书者果何耶?为出生死、超三乘,遂作佛乎?抑尚与仆辈俯仰也?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仆常以此自疑,故亦以为献。来书云处世得安稳无病,粗衣饱饭,不造冤业,乃为至足。三复斯言,感叹无穷。无缘面论,以当一笑而已。(选自苏轼文集,有删改)5.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审比来起居佳胜 比:最近B.是天相子也 相:祐助C.刍豢满前豢:饲养D.则有间矣间:差
8、别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欣然而笑 本期于静而达B.晚食以当肉 仆常以此自疑C.若农夫之去草譬之饮食龙肉也D.其味与八珍等抑尚与仆辈俯仰也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仆以任意直前,不用长者所教以触罪罟。(4分)_(2)学者或未至所期,而先得所似,不为无害。(5分)_8.据此回信,推测毕仲举来信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5分)_三、古诗词鉴赏。(11分)9.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回答问题。水调歌头蔡伸亭皋木叶下,原隰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注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感流年,思往事,重
9、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注】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1)本词上片哪些景象体现了秋意?“千骑云屯平野”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3分)_(2)上片“看剑引杯长”一句有何用意?(4分)_(3)本词下片写出了哪几种“凄凉”?(4分)_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_。(诗经氓)(2)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3)_,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4)_,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庄子逍遥游)(5)_,蓝田日暖玉生
10、烟。(李商隐锦瑟)(6)_,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范仲淹岳阳楼记)(7)居安思危,思则有备,_。(左传)(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_。(周易)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3题。瓦斯科夫凯旋前苏联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瓦斯科夫押着俘虏,走过里莎牺牲的地方,他不由地拉动了枪栓。听到枪栓的声音,俘虏们立刻警觉地停了下来,回过头,惊恐地看着瓦斯科夫。准尉已经像个醉鬼一样东倒西歪了,但他还保持着清醒。不是现在,时机未到。瓦斯科夫看了一眼俘虏,又拉动枪栓,关上了保险。俘虏们放下心来,回过头,继续慢慢向前走去。沉寂的森林里,只有沉重的步伐响着。这
11、里的黎明静悄悄。瓦斯科夫看着前面俘虏的背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他赶紧晃晃头,背影又变得清晰起来。他回头远远地望着姑娘们牺牲的地方,默默地唠叨着:我的丽达、热妮亚、里莎、索妮娅、嘉尔卡,我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我活下来了。咱们再见的日子又远了。仗,还没打完,也说不定什么时候,你们的准尉来不及哼上一声,也就躺下了。我不后悔,我也不害怕,找你们去做伴。现在想起来,是多美妙的一件事瓦斯科夫回头看了一眼跌跌撞撞走着的俘虏,又回身面向森林,默默地唠叨着:再见了,等以后再回来看你们。丽达交待的事我一定办好,你们相信我他回过头,疲惫的脸上挂着大颗大颗晶莹的泪珠。瓦斯科夫押着俘虏终于走上了大路。这是最后的路程了。
12、瓦斯科夫感到自己燃烧起来了,他身体摇晃着,俘虏的背影变得更加模糊,他一次又一次晃脑袋。但不管如何,背影还是模糊的,周围的一切也是模糊的突然,从四周的森林中,山丘上,河畔冒出无数的红军战士。他们呼喊着向瓦斯科夫涌来。是少校和基里亚诺娃带着大部队正在森林里搜寻他们的踪迹。然而瓦斯科夫似乎什么也感觉不到,他摇摇晃晃地朝前走去,走过了俘虏身旁,一直走向村口。四面八方都是红军战士,善良的俄罗斯人民。然而这一切落在瓦斯科夫的眼里,都是一些晃动的影子。他分辨不出眼前的是谁,只知道一味地晃动着身体朝前走着,走着。他仍然跌跌撞撞向前走去,一直走向空无人迹的村庄。瓦斯科夫终于明白他已经回来了。他想站住,却觉得眼前
13、一阵发黑,整个人重重地跌在地上,昏死过去。红军向德国发起了总进攻。喀秋莎万弹齐发,射向了柏林。红军战士冲进国会大厦,将高高飘扬的旗帜插在国会大厦顶上。欢呼声充满了世界的各个角落,柏林,莫斯科,巴黎,伦敦,华盛顿战争终于结束了。战后的俄罗斯土地上一片废墟。然而幸存下来的人们没有停下来哀悼,他们从失去亲人和家园的痛苦中走出来,用百倍的热情投入到重建家园的忙碌之中。推土机把废墟推倒,压路机压过坑坑洼洼的公路,年轻人一队队扛着工具,唱着欢快的歌向需要他们的地方走去。瓦斯科夫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打满了遭受摧残伤害的烙印,然而俄罗斯人民却用欢声笑语点缀那些破败的街道。注:节选自前苏联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有
14、删改。该小说讲述了二战期间苏联红军战士英勇抗击德寇入侵的故事。小说中牺牲的五位女战士。11.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_12.小说多次写到俘虏有何作用?(6分)_13.请探究作品最后一段的深刻意蕴。(6分)_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9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6题。对城市而言,文明弹性是一个城市体在生存、创新、适应、应变等方面的综合状态、综合能力,是公共性与私人性之间、多样性与共同性之间、稳定性与变迁性之间、柔性与刚性之间的动态和谐,过于绵柔、松散,或者过于刚硬、密集,都是弹性不足或丧失的表现,是城市体出现危机的表征。当代城市社会,尤其需要关注以下文明弹性问题。其一,
15、空间弹性。城市具有良好空间弹性的一个重要表现,是空间的私人性与公共性关系能够得到较为合理的处理。任何城市空间都是私人性与公共性的统一,空间弹性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实现空间的公共性与私人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转换。片面地强调空间的公共性或片面地强调空间的私人性,都会使城市发展失去基础,目前,人们更多地要求空间的私人性,注重把空间固化为永恒的私人所有物、占有物。这种以私人化为核心的空间固化倾向,造成城市空间弹性不足,正在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
16、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其二,制度弹性。一种较为理想的、有弹性的城市制度,是能够在秩序与活力、生存与发展间取得相对平衡的制度。城市有其发展周期、发展阶段,对一个正在兴起的城市而言,其主要任务是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激活发展活力。而对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而言,人们会更为注重城市
17、制度的稳定功能。但问题在于,即使是正在崛起的城市,也需要面对秩序与稳定的问题;即使是一个已经发展起来的城市,也需要面对新活力的激活问题。过于注重某种形式的城市制度,过于注重城市制度的某种目标,都是城市制度弹性不足、走向僵化的表现,都会妨害城市发展。#网其三,意义弹性。所谓城市的意义弹性,是指城市能够同时满足多样人群的不同层面的意义需要,并能够使不同的意义与价值在总体上达到平衡与和谐,不断形成具体的意义共同性。当一个城市体只允许一种、一个层面的意义存在时,这个城市体可能繁荣一时,但必然会走向衰落。当一个城市体只能满足某一类人的意义追求、意义需要时,这个城市体也往往会丧失活力。当一个城市体被某一类
18、型的意义体系固化时,这个城市体往往不具有综合吸纳力、发展潜力。启蒙主义的片面化,理性主义的片面化,世俗主义的片面化,神圣主义的片面化,都会导致城市意义弹性的减弱,都会从根基处危害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保持城市的空间弹性、制度弹性、意义弹性,并以此为基础,把握城市的类型构成与历史,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对于城市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是意义重大的。(摘编自陈忠城市社会:文明多样性与命运共同体)1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已发展的城市和崛起中的城市都面临着激活活力的问题,也都需要有制度弹性。B. 当前城市空间弹性核心的问题是缺乏有机统一,这使得城市发展
19、丧失了基础。C. 城市的意义对不同的人群来说是不一样的,城市体需要一种抽象的意义共同性。D. 在诸多原因中,空间、制度及意义三者的弹性不足是影响城市发展的根本原因。1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提及空间被私人性固化的现状,有其现实的指向。B. 文章注重分析具体概念的正反两面及相应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辩证意味。C. 文章区分了文明弹性的层面,也区分了城市体发展的阶段,论证结构清晰。D. 文章借助“文明弹性”的概念,论证了建构城市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路径。1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要让一个城市体具有综合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高中人教版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作业课件:第二单元 第4课 《聊斋志异》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