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王戎不取道旁李》(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上好课】四年级语文上册 部编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王戎不取道旁李
- 资源描述:
-
1、课 题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课时学 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识“戎、诸”等4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结合智库是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4.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习重难点1.能结合智库是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能解释“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学情分析小学生刚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的停顿、断句无意识,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所以在学生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可适当进行范读,学生模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教学辅助1.多媒体课件。2.学习任务单。教学过程学
2、习任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英雄辈出,天才无数。四岁让梨的孔融,七岁砸缸救人的司马光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津津乐道。今天我们将再认识一位天才少年王戎。在他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一起读课文吧!2.资料链接。(1)了解王戎。王戎,魏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颖,神彩秀美。据说能直视太阳而不目眩。裴楷称赞他说:“戎眼烂烂,如岩下电。”王戎六七岁时,在宣武场看表演,当时猛兽在栅槛中咆哮,众人都被吓跑,只有王戎站立不动,神色自如。魏明帝曹叡在阁上看见后,称赞王戎是奇童。(2)了解世说新语。本文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 世说新语是南朝时期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
3、由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学习任务二:理解课题,交流文言文学习方法1.本文的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从题目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呢?明确:王戎,故事的主人公。晋朝人,“竹林七贤”之一,自幼聪慧。当时他才七岁。取,摘的意思。道旁,指道路两旁。李,李子,一种水果。题目的意思是:王戎不摘道路两旁的李子。题目概括了课文的大致内容。2.本课是文言文,大家回顾一下,怎样学习文言文?(1)自由发言。(2)教师总结。学好文言文,有以下几种方法:多读,读正确,读流利。不理解地方看注释、插图。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用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327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