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2.3峨日朵雪峰之侧》精品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3峨日朵雪峰之侧
- 资源描述:
-
1、2.3峨日朵雪峰之侧1、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意象的象征意义和诗歌对比,衬托的艺术手法。2、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感受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强大生命力的赞颂。语言建构与运用:围绕题目,以其为中心寻找相关的话语、形象,重点感知,理 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歌的思想内涵,诗歌蕴藉含蓄,重视内心的发掘。 审美鉴赏与创造:诗歌以连绵不断的新颖意象表达蕴藉含蓄的意念,理解诗中通 过气氛的渲染,构成一幅幅想象的图景。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阅读来分析诗中幻想与现实相互渗透、理性与感性相融合 的特点。重点:把握诗歌语言的质感、透明而饱满的特点。难点:探究诗歌的主题与诗人心中的天堂。7、指导
2、学生完成预习8、制作课件一、导入新课九死一生黄泉路,我又来了:骨瘦如柴,昂起的还是那颗讨厌的头颅。读完这几句诗,大家-定好奇,这个九死一生的人是谁?为什么他骨瘦如柴却依 然昂起头颅。这个人就是当代诗人昌耀。二、写作背景中国的1962年是一个渐趋冷寂和沉闷的时段。写下过早期长诗凶年逸稿 的昌耀因为已经提前冷寂和沉闷了,所以此时得以在其中掺入理智和清醒。作者 在这个时期被打成右派,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诗人仍能执笔抒怀。昌耀的所有 诗作都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其根本和落脚点最终都在诗歌主体本身。就这首短诗 而言,他一方面在观照和揣度外在的年段(当然他自己正置身其中),另一方面, 他又以此为通道走入了自己
3、的内里世界,观照和揣度自己的心理时空。五、作者介绍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5年毕业于河北省荣军 中学。1950年参军,1955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 杂志编辑。1957年定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 席,专业作家。青海省文联第三、四届委员,青海省第六届政协委员、第七届政 协常委。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其代表作 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著有昌耀抒 情诗集命运之书:昌耀四十年诗作精品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 沙盘昌耀的诗等。昌耀的诗,以张扬精神困境中的
4、生命意识见长,融感悟和激情于一体:意象 凝重、壮美。饱经沧桑的情怀、辽阔旷远的人文背景、强烈的生命意识,构成作 者宏大的诗歌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 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四、题目解说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短诗写于1962年8月,具有鲜明整体象征特点, 可以按照“由外而内”的次序得出两种相互衔接、彼此相关的阐释和解读。“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 词的口语发音,“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 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 已。这首诗写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