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上语文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案及反思.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父爱之舟 部编五上 语文 第六 单元 父爱 教案 反思
- 资源描述:
-
1、19父爱之舟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会写1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3.能从文中场景的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体会“父爱之舟”的含义。【语文要素】4.学习“借场景抒真情”的写法,并能学以致用。【语文要素】教学重难点1.能从文中场景的描述中感受到父亲对儿子的爱,体会“父爱之舟”的含义。2.学习“借场景抒真情”的写法,并能学以致用。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19个词语。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重点)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1.谈话引入课题。师:今天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
2、篇新课文。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组画,请细细欣赏。你有什么发现吗?生:画上画的都是各种各样的小船。师:是的。这些小船也叫舟。(板书:舟)这些不同风格的舟都出自现代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之手。舟在吴冠中先生的生命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所写的课文父爱之舟,我们一起来写课题。(生齐读课题)2.释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这里的“舟”指什么吗?(姑爹的小渔船)仅仅指姑爹的小渔船吗?通过学习课文,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二、检查预习,理清脉络(师出示预习单)1.自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读流畅。2.用以前学过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师:昨天老师下发了预习单,同学们预习得都很认真。这些词语在生活中都不常见
3、,你是通过什么方式来理解这些词语的呢?课件出示:枇杷 万花筒 大黄油布雨伞 深筒钉鞋 踩高跷 粜稻 冤枉钱 庙会预设:(1)用查图片的方式理解了“枇杷”“万花筒”“大黄油布雨伞”“深筒钉鞋”“踩高跷”。(2)通过观察字形理解“粜稻”的意思。“粜”上面是个“出”,就是把稻子卖出去。(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冤枉钱”就是花了不必要花的钱。文中是说“我”已经被臭虫咬了,而且天也快亮了,如果再加钱换房间就没必要了。(4)通过查找资料理解了“庙会”的意思,就是乡下的集市。3.相机点拨书写。点拨书写:本课要写的字中,笔画撇较多,如“疼、糖、枕”在书写时注意“丿”的穿插与避让;“考、煮”在书写时“老字头”的
4、“丿”是长撇,下面的部件要写在“土”字的正下方。4.思考:在“我”的梦中出现了哪些场景?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一下,并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用不同方式制作思维导图。课件出示七个场景:卖茧子买枇杷,花钱住店被虫咬,逛庙会糊万花筒,雨雪天背“我”上学,凑钱为“我”缴学费,摇橹送“我”报考,给“我”缝补棉被。教师点拨:通过概括小标题,就能清楚地梳理出父亲为“我”做的点点滴滴,这样一来,就能把长长的文章读短了。三、聚焦场景抓细节,体会父爱在这些场景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们来细读品味。出示自学方案:选择两三处留下深刻印象的场景,边读边想象,把感触最深的语句圈画出来,并作简单批注。可以将自己想象成作者来
5、写。读一读相关语句,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学生个人圈画批注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生印象深刻的场景可能是两年一度的庙会、小渔船上、背“我”上学、送“我”入学等场景。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重点交流以下三个场景,其余场景的体会依据学情简要处理。(一)置身庙会中的场景。1.交流中感受父爱。学生比较容易从父亲给“我”买热豆腐脑、为“我”做万花筒等相关场景中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疼爱和理解。带着感受读读卖小吃、卖玩意儿等相关的语句。教师相机补充当时社会背景材料: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丰年都吃不饱饭,穿不暖衣,荒年就得卖儿卖女。中原地区多次爆发大饥荒,饿死的人不计其数,逃荒的农民上百万。
6、此时,你又有什么体会?2.体验中感受父爱。教师相机采访:文中说“能去看看这盛大的节日的确是无比的快乐,我高兴极了”。如果你就是作者,爸爸带你来参加两年一度的庙会,你是什么感受?学生可能谈到眼前的景象对“我”来说十分新奇和激动,以及对父亲的感激等。3.朗读中感受父爱。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吗?读出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地方。随机提问:通过朗读想表达什么、听朗读听出了什么?(二)凑钱上学的场景。1.自读感受父爱。学生比较容易结合“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替我铺好床”等句子体会到父爱,引导学生结合“家里粜稻、卖猪”以及“平时节省到极点”来感受父爱。相机出示家庭背景材料:吴冠中是
7、家中长子。母亲生过九个孩子,成群的兄弟姐妹日渐长大,生活愈来愈困难。母亲常年患病要不断服汤药。父亲不仅要上班,还要种田、养蚕贴补家用。学生可以感受到读鹅山高小要凑一笔不少的钱,对于小冠中这样的家境太难了,所以小冠中十分心酸,偷偷地哭了。2.解疑读懂“新滋味”。学生体会作者当时的“心酸”以及“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具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相机出示: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品尝到的新滋味了。如果学生没有质疑,教师提问:为什么“我”感到“十分心酸”?“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指的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教师可以提问:小冠中,父亲给你铺好床回家后,你怎么偷偷哭了呢?你说是“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是怎么回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