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 盼 名师教学设计.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17 名师教学设计 部编版 小学语文 六年级 上册 17 名师 教学 设计
- 资源描述:
-
1、17 盼【课前解析】关注文章线索:盼是作家铁凝的作品。文章以“新雨衣”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孩子的视角叙述事情经过,围绕一个“盼”字,描写“我”有了雨衣,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出门;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事。关注对人物的描写方法: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本文许多地方都通过心理和动作描写来突出“盼”的心情。我穿上新雨衣一系列动作和心理描写,体现了“我”对雨衣的喜爱以及对穿雨衣的盼望。当“我”看到变天时,“我却放慢了脚步”“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等动作描写突出“我”的兴奋。回到家,“我”和妈妈的对话描写
2、刻画出盼望外出的迫切心情。雨后景色宁静而美好,映衬出“我”盼望雨点儿淋在新雨衣上的急切心情。18-20自然段,“我”穿上了雨衣,作者又借助动作、心理描写方法衬托“我”的兴奋与喜悦。教师可以对应这些事件,总结描写方法,帮助学生体会表达效果。关注围绕中心意思选择哪些具体事例:盼穿新雨衣:晴天盼下雨-下雨了盼着出去-出不去盼着雨停-睡前盼着第二天下雨-决心不再想关注文中插图:课文插图描绘一个小女孩身穿雨衣,张开双臂,在雨中行走,她面带笑容,动作轻快,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如愿穿上雨衣时的快乐心情。关注字词:在本课有个别难写的字,教师可以示范书写。如“疯”和“唇”两个半包围结构的字,竖撇要长一点。“篷
3、”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得宽,也可以与同音字“蓬”进行对比组词记忆。【教学目标】 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体会课文是如何选取事例,围绕中心意思写的。3.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重点】1.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2.如何把心理活动、动作描写写具体、写生动的。【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写“袖、篷”等13个字,会写“斗篷、情况”等13个词语。2.能体会课文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教学过程】 一、对比导入,激发阅读兴趣1.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是喜欢下雨还是讨厌下雨
4、?能说一说为什么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表达完整。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对于下雨是喜欢呢还是讨厌呢?为什么课文的题目叫“盼”呢?出示课件1:预设:不要求学生回答,只是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以便阅读更有兴趣。3.导入:下面同学们就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看主人公对下雨是怎样的态度4.教师板书课题:17 盼(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对比情境,让学生走进课堂。)二、 读故事,理清思路,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根据提示,勾勾画画,再自主认读词语表中的词语。出示课件2:2.集体交流,学习词语。预设1:学生朗读词语,教师注意纠正发音。预设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觉得难的词语写一写。预设
5、3:教师关注“唇”字是半包围结构。教师板书: (唇 半包围结构)预设:4:教师讲解:“嚷”不要少写一撇。对比几个形近字识字。教师板书: (嚷 壤 攘)预设5:教师讲解:篷字是上下结构,竹字头要写的宽,并与形近字“蓬”对比。区分不同的意思和用途。教师板书: (蓬 篷)预设6:教师讲解:“酱”字笔画比较多,不要漏写“酉”部的横画。教师板书: (酱)3.理清文章思路,概括课文大意。教师引导:课文围绕“盼”写了哪些事?出示课件3:预设:教师帮助学生梳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盼的原因得到新雨衣,盼的过程盼穿新雨衣,盼的结果穿上新雨衣这三件事。教师板书: (放学下雨 借故外出 窗前看雨 雨后看景)三、 提取主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0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课件:课时作业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