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巩固训练-第一单元 青春诗行 1.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8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 巩固训练-第一单元青春诗行 2016 2017 学年 一语 文人 必修 巩固 训练 第一 单元 青春 诗行
- 资源描述:
-
1、语言基础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团箕(j)粗糙(zo)冰屑(xi)青苔(ti)B悉索(x) 荆棘(jn) 火钵(b) 忸怩(ni)C凌侮(w) 虱子(sh) 咒语(zhu) 麦糟(zo)D瓦菲(fi) 模样(m) 叱骂(ch) 两臂(b)解析:A“糙”应读co;B.“忸”应读ni;D.“模”应读m。答案:C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续乐”的匾。B你的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圆地。C她的矫美的媳妇亲切地叫她“婆婆”。D我经了长长的飘泊回到故土。解析:A项中“续”应改为“叙”;B项中“圆”应改为“园”;C项中“矫”应改为“娇”。答
2、案:D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之一。考古发现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表明长江与黄河同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解析:句子是要表达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起源的地方,所以应该是“发祥地”而不是“发源地”,因为“发源”指(河流)开始流出,起源;而“发祥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起源的地方。第二组词语的选择则取决于句中讲考古发现、证实一个事实,要用“证明”,指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表
3、明”的意思是“表示清楚”,在此句中不适用。“并存”较“共存”更突出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等对待。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诗中描写了“他”在父母家里的忸怩不安和对大堰河感情上的依恋,反映了诗人叛逆性格和反抗精神的萌芽。B诗中,没有剑拔弩张之势,没有咄咄逼人之感,他对大堰河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娓娓动听的陈述之中。C全篇不断地使用排比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在反复地吟咏中,更使诗人的感情凝重隽永,意犹未尽。D大堰河多么渴望能和她的乳儿、儿媳生活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解析:C“意犹未尽”指还没有尽兴。词义与语境不合。答案:C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生命是母亲给
4、我的。_,_。_,_。_,_。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我的性格、习惯我之能长大成人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传给的是母亲感化的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A BC D解析:全句应从母亲的角度来叙述,母亲对“我”的生命的意义,按遗传、抚养、教化培养的次序,由浅入深,突出“生命是母亲给我的”这个中心句的内涵。答案:C阅读鉴赏一、课内阅读阅读下面几节诗,完成67题。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
5、把小儿被柴刀砍伤了的手包好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我是地主的儿子,在我吃光了你大堰河的奶之后,我被生我的父母领回到自己的家里。啊,大堰河,你为什么要哭?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我摸着红漆雕花的家具,我摸着父母的睡床上金色的花纹,我呆呆地看着檐头的我不认得的“天伦叙乐”的匾,我摸着新换上的衣服的丝的和贝壳的纽扣,我看着母亲怀里的不熟识的妹妹,我坐着油漆过的安了火钵的炕凳,我吃着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饭,但,我是这般忸怩不安!因为我我做了生我的父母家里的新客了。6第一节中连用两个“乌黑”,这样写有什么作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078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