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三单元10过秦论.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优化方案 2016版优化方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习题 第三单元10过秦论 2016 优化 方案 高中语文 人教版 必修 习题 第三 单元 10
- 资源描述:
-
1、,学生用书单独成册)一、基础考查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膏腴(y) 藩篱(fn) 范蠡(l)蒙恬(tin)B逡巡(qn) 锋镝(d) 蹑足(ni) 崤函(yo)C谪戍(zh) 鞭笞(ch) 黔首(qin) 囊括(nn)D隳名城(hu) 户牖(yu) 棘矜(j) 氓隶(mn)解析:选C。A.“蠡”应读“l”。B.“崤”应读“xio”。D.“矜”应读“qn”,“氓”应读“mn”。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B委命下吏 命:命令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作难:起事、首事解析:选B。“命”意为“生命”。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C.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D.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解析:选D。A项,“西河”,古义指黄河以西;今义指西面的河。B项,“山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C项,“以致”,古义指来招纳;今义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外连衡而斗诸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南取汉中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内立法度序八州而朝同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B/C/D/解析:选C。为名词
3、作状语,为使动用法。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大政(节选)贾谊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行之恶也,粹以为灾己矣。故受天之福者,天不功焉;被天之灾,则亦毋怨天矣,行自为取之也。知善而弗行,谓之不明;知恶而弗改,必受天殃。天有常福,必与有德;天有常灾,必与夺民时。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知善而弗行谓之狂,知恶而不改谓之惑。故夫狂与惑者,圣王之戒也,而君子之愧也。呜呼!戒之戒之!岂其以狂与惑自为之?明君而君子乎,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戒之戒之!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
4、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则此毋有无罪而见诛,毋有有功而无赏者矣。戒之哉!戒之哉!诛赏之慎焉,故古之立刑也,以禁不肖,以起怠惰之民也。是以一罪疑则弗遂诛也,故不肖得改也;故一功疑则必弗倍也,故愚民可劝也。是以上有仁誉而下有治名。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戒之哉!戒之哉!慎其下,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不反民之罪而重之,不灭民之功而弃之。故上为非,则谏而止之,以道弼之;下为非,则矜而恕之,道而赦之,柔而假之。故虽有不肖民,化而则之。故虽昔者之帝王,其所贵其臣者,如此而已矣。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闻善则献之于上,知善则献之于上。夫民者,唯君者有之,为人臣者助君理之。故夫为人臣者
5、,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故君以知贤为明,吏以爱民为忠。故臣忠则君明,此之谓圣王。故官有假注而德无假,位有卑而义无卑。故位下而义高者,虽卑,贵也;位高而义下者,虽贵,必穷。呜呼!戒之哉!戒之哉!行道不能,穷困及之。【注】假:给予、赐予。5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行之善也,粹以为福己矣粹:聚集B故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 简:简约C故诛而不忌,赏而不曲 忌:畏惧D人臣之道,思善则献之于上 道:引导解析:选A。B项,简:轻视;C项,忌:招致怨恨;D项,道:原则。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
6、者疑/则附之与已B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C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D诛赏之慎焉/故与其杀无辜/也宁失于有罪也/故夫罪也者疑/则附之去已/夫功也者疑/则附之与已解析:选C。抓住文言虚词“焉”“也”“者”等进行断句即可。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贾谊认为自古至今,凡与人民为敌者,或早或晚,人民一定能战胜他。这体现了贾谊的民本思想。B作者指出惩处和奖赏一定要慎重再慎重,并举古代设置刑罚,用来禁止不良行为和教化懒惰的人为例,告诫当今统治者要执
7、法为公。C贾谊把天灾与人祸联系起来,告诫统治者不要把政治上的过失归咎于“天命”,要更多地进行自省。 D贾谊认为官职有假的,但品德没有假的;地位有低下的,道义也有低下的。地位低的不一定会尊崇道义;像国君那样地位高的因为尊崇道义必然不会遭受困窘。解析:选D。D项,原文意思为:官职可以赐予,而品德不能赐予;地位有低下者,道义却没有低下者。地位低的尊崇道义,地位虽然低下,实则高贵;地位高而不尊崇道义,即使地位高,也一定遭受困窘。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善而行之如争,闻恶而改之如雠,然后祸灾可离,然后保福也。译文:_(2)疑罪从去,仁也;疑功从予,信也。译文:_(3)故夫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