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5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杜甫诗三首 咏怀古迹其三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3 第二 单元 杜甫 诗三首 咏怀 古迹 新人 必修
- 资源描述:
-
1、咏怀古迹(其三)学习目标1.理解诗中塑造的昭君形象,深入理解杜甫在诗中的情感。2.掌握诗中所用技巧和手法。3.抓住诗句,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探究诗歌主旨。自主认知一、整体感知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2.查阅有关杜甫和王昭君的资料。二、自练自测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万壑()赴荆门()明妃()朔漠()青冢()2.补写出下面的诗句。(1),生长明妃尚有村。(2)一去紫台连朔漠,。(3)画图省识春风面,。(3),分明怨恨曲中论。三、质疑问难通过预习本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合作探究1.此诗写的是昭君出塞,对于出塞的昭君,多数人看到的是她沉鱼落雁的美丽,而在这首诗中你读出了昭君怎样的心事?用诗中
2、的一个词概括。2.昭君在汉元帝的深宫时,不过是个失宠的宫女,她风光出塞,做了千里草原上尊贵的国母,对于今天一般人而言,她应该是幸福的,又何来怨恨之说呢?她怨什么?你是从哪些诗句中读到的?3.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描写的是一幅什么画面?通过哪个字能看出来?这样写的目的又是什么?4.诗人通过咏叹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堂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萧森(xio)暮砧(zhn)塞上(si)执拗(o)B.妃嫔(fi)朔漠(s)青冢(zhn)群山万壑(h)C.单于(chn)兴奋(xng)凋伤(dio)省识(xn)D.
3、爪子(zho)坎坷(k)环珮(pi)孤舟一系(x)2.下列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画图省识春风面省:知道。B.一去紫台连朔漠去:离开。C.白帝城高急暮砧砧:捣衣石。D.独留青冢向黄昏向:朝向。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塞上风云接地阴B.画图省识春风面C.艰难苦恨繁霜鬓D.巫山巫峡气萧森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留青冢向黄昏B.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生长明妃尚有村C.独留青冢向黄昏向吾不为斯役D.不与秦塞通人烟微斯人,吾谁与归(二)阅读咏怀古迹(其三),完成57题咏怀古迹(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
4、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5.“群山万壑赴荆门”中的“赴”字用得很好,好在哪里?6.“环珮空归夜月魂”怎样理解其中的“空”字?7.“独留青冢向黄昏”中“黄昏”这个意象含蓄蕴藉,内涵丰富,请加以赏析。(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九日蓝田崔氏庄杜甫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注:倩:请求,使。8.“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这两句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加以说明。9.有人认为在这首诗中,诗人满腹忧情,却以壮语写出,真
5、是“字字亮,笔笔高”。你同意这种评价吗?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012题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注:鄜州:今陕西省富县。当时杜甫的家属在鄜州的羌村,杜甫在长安。未解:尚不懂得。云鬟:古代妇女的环形发饰。虚幌:透明的纱帷。10.下列对这首诗有关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是诗人悬想妻子见月忆己,不说自己想,而说对方在想;不说自己见月思亲,却说对方见月忆人。B.“未解忆长安”有两层意思,一是说小儿女不知道想念在长安的父亲;另一层是说小儿女不理解母亲看月的心事。C.第三联描绘想象中的妻子望月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462.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3单元 9桃花源记第2课时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