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3

类型《金牌学案》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课件:9 论趣(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ppt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62833
  • 上传时间:2025-11-10
  • 格式:PPT
  • 页数:13
  • 大小:557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资源描述:

    1、走进作品基础练习1.连线作者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海人。原名林和乐、林玉堂。中国现代散文家。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小品文论语派主要人物。著有剪拂集大荒集我的话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无所不谈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语堂文存等。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写作背景林语堂的散文创作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语丝时期最为激进,处在时代进步文化阵营的前列;论语人间世时期转向回归传统文化,以闲适的小品文为主,文白相间,向以后他提倡的“雅健自然的国语”方向迈出了具有探索意义的一步;晚年散文清顺自然,平淡不流于鄙俗,平中有奇,幽默气质时见笔端。本文完成于林语堂的创作中期。这

    2、是一篇很有趣味性的小品文。“趣”字或可说是林语堂人生与艺术的一种追求。论趣是散文集无所不谈合集中的精品,这篇文章本身写得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走进作品基础练习走进作品基础练习3.解词义癖嗜:癖好,特别喜爱。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反,类推。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通脱自喜:通达脱俗,自己高兴。手足胼胝:手掌足底生满老茧。形容经常地辛勤劳动。胼胝,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成的硬皮。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熙熙,和乐

    3、的样子。攘攘,纷乱的样子。蒙昧无知: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索然寡味:毫无意味,没有兴趣的样子。寡,少,缺少。走进作品基础练习4.辨用法(1)阻挠阻拦有能力或权力做出大事业来,不为任何力量所阻挠,为事业成功,也可成为人生宗旨,鞠躬尽瘁做去。他要去,谁也阻拦不住。提示二者都有不让顺利之意。“阻挠”指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对象常是正面的、积极的重大行动或事物,如独立、进步、革命、改革等;“阻拦”着重指阻止,不让顺利通过,对象多是人或动物的行动。走进作品基础练习(2)索然寡味意兴索然人生必有痴,必有偏好癖嗜。没有癖嗜的人大半靠不住,而且就变为索然寡味的无知趣的一个人了。这个黄金

    4、周,由于股票被套损失惨重,有的股民意兴索然,干脆躲在家不出去应酬。提示二者都有没有意味、没有兴趣之意。“索然寡味”形容枯燥,没有趣味,多指人、物;“意兴索然”是没有兴致,多指事。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乾隆问左右:“那几百条船到哪里去?”有一位扈从随口答道:“我看见只有两条船。”“怎样说?”皇帝问。那位随行的说:“老天爷,实在只有两条船。一条叫名,一条叫利。”乾隆点首称善。点评乾隆皇帝与其扈从的对话,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作者由此转入议论,道出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名、利、色、权是人所追求的普遍现象。2.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点评大度乐观,在物质待遇上知足常乐。这是一种积

    5、极、洒脱、无功利的心态。这“通脱自喜”“适可而止”便是林语堂人生境界与艺术境界的追求。3.就是靠一只烟斗,一直向你冒烟,冒到把你的灵魂冒出火来。点评幽默的语言、调侃的语气,让我们在会心的微笑中体会到剑桥教育导师制的独特而重要的影响。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4.顾千里裸体读经,是真知读书之趣的。但是这六小时添上去,这位就会变为学人了吗?所以读书而论钟点,计时治学,永远必不成器。今日国文好的人都是于书无所不窥,或违背校规,被中偷看水浒,偷看三国而来的,何尝计时治学?必也废寝忘餐,而后有成。要废寝忘餐,就单靠这趣字。点评运用“永远”“必”以及“单靠”中的“单”这样极端的限制性词语,结合一个反问句,强

    6、调了“趣”在读书治学中的重要作用,也批判了机械教育的危害。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1.标题是“论趣”,文章第四段才提到“趣”,前面的部分是否偏离题意?提示引用传说转入议论,道出对人生的看法:名、利、权、色是人生中的普遍现象。再说到自己对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回归到话题:人生乐趣莫如趣。过渡自然、巧妙,并无偏题。2.论趣中林语堂的文字富有趣味性,作者是如何做到这样有趣的?提示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林语堂先生的论趣一文,生动有趣地写

    7、出了“趣”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以说,有了真正的兴趣之后,人就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就会创造出许许多多的成绩。请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中心组织写作材料。名人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张载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童第周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杨振宁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莎士比亚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爱因斯坦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典型事例1.科学家达尔文,因一次考察,对某岛上动物外型的异样产生了兴趣。也许我们会奇怪一阵子,就逐渐淡忘,但达尔文却不罢休,进行了更深一层的研究,用了

    8、22年时间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并提出进化论,推翻了多年以来“世界上的一切生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说法。句段点评自主探究素材积累2.姚明小时候,父母并没有刻意鼓励他把篮球当作自己将来的事业,他们只是让姚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他们希望小姚明和普通的孩子一样读书、上大学、找工作,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在学习上,姚明的父母从来不逼迫姚明,而是以启发为主,重视培养他的兴趣。这种方式让姚明享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长大之后,每当有人问起他的童年,他都会说:“我是玩过来的,没人逼迫我学习。”其实,他所谓的玩就是读自己喜欢的书,研究所有自己好奇的东西。由于乐在其中,就好像在玩一样。直到9岁的时候,姚明才开始对篮球有点兴趣。到12岁时,他已经非常喜欢篮球这项运动了。父母把他送到上海体育学院,他在那里每天都要打几个小时的篮球。由于姚明住校,离家的路途比较遥远,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打篮球,也对篮球运动越发专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金牌学案》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课件:9 论趣( 《中国现代散文选读》)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283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垃圾桶”还是“垃圾筒”.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拿来主义 》(共21张PPT)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国事”与“国是”.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件 《念奴娇 赤壁怀古》2 .ppt
  • 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山东省淄博市五中2012-201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试题(扫描版).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刹那”与“霎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凸现”、“凸显”和“突显”的区别.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八达岭”的由来.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乖乖隆地冬”——南京方言不得了.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尽人意”还是“不尽如人意”.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不可叵测”不通.doc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实验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课件:劝学2 .ppt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万事具备”还是“万事俱备”.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词汇)“100多”这样的写法可以吗.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这里应使用什么标点.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标点符号40问.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巧改标点自传.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反问句末尾能不能用叹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到分号处算不算一句话.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关于省略号的用法.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信封上的括号.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标点符号)“想”字后标点怎样使用.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颐.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表“年”之字.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2单元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间架结构表.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写作 秋景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 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小学语文 语文常识(文字)汉字结构的划分为何众说纷纭.doc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