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一 王好战请以战喻教案4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品读孟子 感悟人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继续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熟读成诵,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选文内容;结合选文分析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2过程与方法:诵读选文,积累知识自主阅读选文,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积累知识。品读选文,合作探究 品读选文,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拓展延伸,深入探究 获人生启迪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积累的文言知识;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2难点:联系选文,结合自己生活经历,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三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1.话题的导
2、入一:品读经典,人生感悟。易中天教授读孔子获一颗爱新构建和谐,得任。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孔子和论语有了怎样的感悟?交流和大家分享。易中天教授读孟子获“一股正气平定天下,得义。”的感悟,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对话孟子,你将又有怎样的人生感悟呢?共同学习王好战,请义战喻话题的导入二由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引入,回忆孟子的名句“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了解其中包含的仁政思想。2.孟子及孟子散文特点(1)孟子的故事材料1“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
3、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材料2“孟母断织”: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有顷,复诵。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9)(2)孟子的思想性善论: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4、。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民本思想: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了一个富有民主性精华的著名命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孟子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这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仁政学说: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3)孟子散文特点说理结构严谨比喻生动形象感
5、情充沛激昂论辩雄辩有力二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1积累文言知识。2反复诵读,疏通每则文意。3品读选文,读出自我感悟。三诵读选文,积累知识1.自主诵读选文二要求:以你最喜欢的方式朗读选文,圈注字音,重点字词。2全班齐读选文。3疏通选文文义。方法:学生翻译,互动解决,自主测试。(多媒体出示)(一)解释下列词的意思。(1)其良人出:古时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2)必餍酒肉而后反:满足、饱食。“反”通“返” (3)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窥视,暗中看。 (4)卒之东郭墦间:坟墓。 (5)与其妾讪其良人:讥讽。 (6)施施从外来:喜悦自得的样子。(二)翻译下列句子。A. 良人未知之也。B.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44.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