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四 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教案1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9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诸子选读
- 资源描述:
-
1、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点。2、准确翻译一些重要句子。过程和方法 1、 对照注释,及参考译文,疏通文句,弄清楚文言实词的用法 2、 诵读全文,整体感知孟子的政治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引导学生理解孟子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2、 整体感知孟子思想的进步性,引导学生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胸怀,树立忧患意识,先忧后乐,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乐观向上,走向未来。教学重点:学习第1则,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和特殊句式的特点,准确翻译重点句子。体会对比说理及其作用。教学难点:用历史的眼光和
2、现代视角恰当评价孟子思想的进步性,如何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立身处世,解决遇到的人生现实问题。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制作多媒体PPT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近孟子,具体形象理解“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PPT课件:图片1展示的是2009年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走上天安门广场和首都各界手牵手,一起共同庆祝伟大祖国60周年的情景。图片2:展示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抵达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这是温总理在北川中学救援现场,疲惫的身躯,有力的挥手,沙哑而高大的声音:当前最重要的任
3、务就是尽力救援幸存者,哪怕只有1%的希望,也要尽100%的努力。让世界震撼,让灾区人民深受鼓舞,让全国人民增强了战胜地震灾害的决心和勇气!两幅图片一喜一忧,都展示的是国家领导人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场景,体现了领导人与百姓之间民忧亦忧,民乐才乐的思想。其实,这种朴素的民本思想的源头在孟子那里。今天让我们穿越历史,回到孟子时代,去了解孟子可贵的民本思想,去挖掘这种思想在当代社会的历史意义。二、简介孟子及其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学大师,生活于战国前期,主张性善论,主张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孟子以辩才出名,其民本思想表现为主张民贵君轻、与民同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把孔子的“
4、仁”学发展为“仁政”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是孔子仁学的发展,其核心是以民为本,统治者必须施仁政,取得民心。这一思想在文艺领域里,就是要求君王“与民同乐”三、解题:“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是孟子梁惠王下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的紧缩,是孟子对对统治者的告诫,希望他们记得天下万民的忧与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集中体现了孟子“与民乐”思想。四、教师范读课文,明确思考要求: 1、注意重点字音 2、思考第一则主要内容,课文结构,思考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孟子是如何向齐宣王宣传自己的民本思想。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各小组组员分别扮演庄暴,齐宣王,孟子来朗读一下课文,再次熟悉课文内
5、容。六、播放PPT课件,夯实基础检测学生对字音、重点文言实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1、读准字音:王语暴(y)庶几(shj)独乐乐,与人乐乐(yul)疾首蹙頞(c)羽旄之美(mo)2、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今之乐由古之乐(“由”通“犹”,如同。)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3、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王语暴以好乐(语:告诉。好:喜欢,爱好。)王变乎色曰(色:脸色。)今王鼓乐于此(今:假如,如果。)4、归纳词类活用现象。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6、)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吾王庶几无疾病与(疾病:名词活用为动词,患病、得疾病。)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5、例举文言句式。 判断句: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宾语前置句:好乐何如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猎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王语暴以好乐王尝语庄子以好乐今王鼓乐于此今王田猎于此被动句:暴见于王省略句:不若与人七、研讨:(分组讨论并指定学生展示)问题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宣王谈话的气氛,使谈话顺利进行?明确:一开始,齐宣王把自己与孟子对立起来,“王变乎色”,是因为齐宣王喜欢世俗之乐,而儒家学者把音乐分为两类:一类是先王之乐(古代圣贤之君的音乐),即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69270.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