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新人教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 单元 积累 运用 阅读 专项 测试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三单元积累运用及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卷 总分(100分)姓名:_ 一、根据情境写诗句和谚语。(8分)1.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江水一半是青绿色,一半是红色,我不由得念起白居易的诗:“一道残阳铺水中, 。”2.我最近才知道我所居住的村子一年前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我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 ”啊!3.正如宋代诗人卢钺所说的“ ,雪却输梅一段香”,每个人都各有长处和短处,不用刻意攀比。4.俗语说:“ 。”可今年立秋过后,依然暑气难消。二、选择题。(6分)1.我们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3分)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他方面。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
2、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2朝代、作者姓名、诗题、诗句相配的是()(3分)A.唐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B.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C.唐白居易暮江吟唯见长江天际流D.唐孟浩然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0分)1.暮江吟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 )2.雪梅一诗中“骚人阁笔费评章”中的“骚人”指的是诗人。 ( )3.爬山虎的脚其实就是它的根。 ( )4.蟋蟀的住宅改编自昆虫记,作者是英国的麦加文。 ( )5.观察记录的方法有图文结合法和表格法。
3、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0分)1.现在是八月,大街上有的人穿着背心,有的人穿着毛衫,正应了“_”这句话。2.今天草叶已经结霜,奶奶说,是因为夏天雨水少,果真是“_”。3.题西林壁中赞美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的景象的诗句是: ,;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的道理的诗句是: , 。(6分)4.蟋蟀的住宅是国著名昆虫学家写的一篇观察日记。在文中,作者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的住宅的以及。(8分)五、口语交际。(8分)小明经常用手机玩游戏,总是累得眼睛疼。这天,你和小明一起坐公共汽车回家,他又拿出手机在车上玩,你该怎么劝告他?_六、诗歌鉴赏(31分)(一)自学古诗,回答问题。(13分)暮江吟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