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模拟卷 新人教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 期末模拟卷 新人教版 2018 年春七 年级 语文 下册 期末 模拟 新人
- 资源描述:
-
1、期末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任选其中6 句,不得多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周敦颐爱莲说)_,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无丝竹之乱耳,_。(刘禹锡陋室铭)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从今若许闲乘月,_。(陆游游山西村)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宣室求贤访逐臣,_。(李商隐贾生)“红紫芳菲”出自唐代韩愈晚春中的诗句“_”。(2)默写杜甫望岳的前四句。_ _ 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2、)但是一会儿天暗了,万li俱寂,突然一阵大雷雨袭来,夹着倾盆大雨和两声惊天动地的霹雳。大雷雨之后,出现了一幅使我难忘的景色:雷雨一会儿就过去了,天上_着一色灰云,晦暗、苍白、阴霾的暮色忽然_到大地上,仿佛_着一重严密的灰色纱幕;雨点轻柔而均匀地洒落在树叶上,紫红色的闪电一次又一次地划破铅灰色的天空,远处的隆隆雷声像汹涌澎湃的海涛余波,不断滚滚传来。在这阴森森的氛围中,蓦然间一只夜莺在我窗前的一株枫树上鸣啭起来!在雨中,在闪电中,在隆隆的雷声中,夜莺啼叫得像是一只清脆的银铃,它歌唱得如醉如痴,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美的声音。它的歌声在那时而铅灰,时而艳紫的天空的烘托下像一道灿
3、烂的银光在闪闪辉耀。(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万li()俱寂阴霾()一重()(2)从下面所给的词语中,选择恰当的填入文段空缺处。(3分)降临垂挂密布_(3)把下面的陈述句变换为问句形式。(2分)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美的声音。_(4)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采用了_、_、_的修辞手法。(1分)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1)祥子呆呆的立在(茶馆)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老者一边走还一边说话,语声时高时低;路上的灯光与黑影,时明时暗。祥子听着,看着,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上述选段节选自骆驼祥子,文段中的“一老一少”指的是_(填人物)
4、,祥子“心中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难受”是因为_。(2)尼摩船长说:“教授,我曾经注意到,在红海和地中海中有某些完全相同的鱼类。我确定了这个事实,我就问,在这两个海中间是不是有交通路线的存在。如果有,地下水流因为两海的水平面不同,必然要从红海流到地中海。我在苏伊士附近打了很多鱼。我把铜圈套在鱼尾上,再把鱼放入海中。几个月后,在叙利亚海岸,我找到了一些从前放走的鱼尾上有铜圈的鱼。两海之间有路可通的想法得到了证明。我利用诺第留斯号去找寻这条通道,终于把它发现了,也冒险走过去了!教授,不久您也要通过我的海底地道了!”下列各项中,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选文出自_的著作_,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尼摩船长告
5、诉教授_。A.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认为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有海底地道B.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在叙利亚海岸发现了他之前放走的鱼C.法国作家凡尔纳海底两万里他发现红海和地中海之间海底地道的经过D.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格列佛游记他准备带教授穿行海底地道4.某校七年级(1)班选举你担任班刊主编,现在需要你完成以下几项任务。(12分)(1)【请你命名】班上决定办一份班刊,请你为它取一个文雅且富有文学气质的名字(不超过10个字),再用简短的话(不超过50字)说说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4分)你为班刊取的名字:_你取这个名字的理由:_(2)【办刊流程】下面是这份刊物创办前的计划书,请补充完整
6、。(2分)程序一:组建班刊编辑部;程序二:征集刊名及办刊建议;程序三:_;程序四:征稿并拟定班刊出版时间表。(3)【挺身应对】班刊拟写一副对联,目的是鼓励同学们多读书、勤写作。下面是编辑部拟的上联,请你对出下联。(2分)读经读史读旧事,_(4)【材料探究】下面是2017年4月18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中的“各媒介接触时长对比表”,说说你从表中的研究发现。(4分)年度图书报纸期刊上网手机Pad(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2016年20.2013.156.6157.2274.4013.885.512015年19.6917.018.8354.8462.2112.716.82
7、你的研究发现是:_二、阅读(5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一(18分)山谷里的花早晨醒来,鸟啼树间。我洗漱完,走出山村,直奔山谷。山谷距山村五里路,但要翻过一个山头,再走上一段弯弯的小路。正是春末,晴朗的天。从山里吹过来的风,带着青草和野花的气味,轻轻地吹拂着我的面颊和胸襟,我心生惬意,脚底生风,一会儿工夫就到了山谷。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鸦瓣、照山白,
8、黄色的龙牙草、刺五加,红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的每一朵花。当走到山谷的底部,谷底的涓涓细流淙淙作响,浸湿了我的鞋子,我竟全然不知我被小溪边上的一棵蒲公英吸引住了。它开了许多金黄色的花,绿油油的叶子,直挺挺的花茎,坚韧而苍劲。它的根像藤蔓深埋在小溪边的岩缝里。这是一朵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花。但是,这朵花和我以前见过的有所不同,以前见过的是趴在地上的,可这朵花是向上的。也许,是因为它长在小溪边能吸取足够的营养又没有人来践踏。它那
9、张开的小花瓣微微颤动,好像在和我说话:欢迎你,老朋友!是啊,相信我们这些50后以前的人,几乎所有的童年都曾与它邂逅过。它生长在路边、荒野、房前、屋后。那白白的小绒球,是它的种子。记得小时候,我常将那小绒球放在嘴边使劲地吹,每次吹,那小绒球都会四处分散,像天空中的降落伞。如今,在城里已经很难再见到它了到处是柏油马路、水泥地面、高楼大厦一想到这些,怜悯之心油然而生我更爱这山谷里的花了。11也许,你会觉得这山谷里的花,没有河南洛阳的牡丹花花大色艳(),也没有福建漳州的水仙花叶姿秀美(),更没有浙江金华的山茶花花姿绰约()。12是的,我不否认你的感觉。它们是名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13但是,这山谷里
10、的花却是纯天然、纯野生的啊!它们不羡慕名花,不卑贱自己,按照自己的天性活得非常自然;它们远离城区、远离人群,习惯于无人欣赏,活得自在且清闲。14我赞赏它们。15人,有许多种活法。16如何选择?17也许,你选择像这山谷里的“花”一样,会生活得不累,且富有情趣。18“智慧的人,永远不会活在别人的嘴里,或者眼里。”19我站在山谷里,久久不愿离去。忽然觉得这山谷之大、野花之多,而我之渺小。我被花包围,仿佛是花中的一员,融入了大自然5.第段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分)_6.在文章第B11段中的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A.花香浓郁雍容华贵端庄高雅B.雍容华贵端庄高雅花香浓郁C.端
11、庄高雅花香浓郁雍容华贵D.雍容华贵花香浓郁端庄高雅7.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的内容。(4分)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它们像在跳舞,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_8.第段画线句中的“这朵花”指的是文中的哪朵花?(3分)_9.第B14段中,作者说:“我赞赏它们。”作者为什么赞赏“它们”呢?(4分)_二(22分)跟着父亲去卖粮我在暑假要去参加一个考博补习班,可跟我在同一座城市打工的父亲却非要我一起回乡下老家,收稻子。为了供我上大学,从我读大学一年级起,父亲便随我一起到了这座城市,早出晚归地帮人干杂活。等我读完研究生,当上了教师,父
12、亲依旧没离开,继续辛苦地打工挣钱,希望能帮我早日还清房贷。一回到乡下,父亲便兴奋地挥舞起镰刀,一束束金黄色的稻子便在他的面前变得服服帖帖,温顺地任由其宰割。割稻,脱粒,翻晒,忙碌了一周多,稻谷终于归仓了,父亲要划船将它们送到粮站卖掉。我闷闷地对父亲说:“粮贩们的车都开到村口了,价格还比粮站的高,我们为何要舍近求远,走那么远的水路去给粮站送粮?”“不是价格贵贱的问题,你不懂。”父亲回应道。我冷冷地说:“我是没您懂,但我懂得凡事都要讲究效率,以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王道。而您划船去,就是以最大的付出,获得最小的收益,是不讲效率的做法。”父亲的脸色瞬间变了,可我依然执意说:“难道不是吗?这点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8-2019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安徽人教版)课件:第4单元达标测试题(共25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