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识字5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识字5对韵歌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 上册 语文 说课稿 识字
- 资源描述:
-
1、对韵歌说课稿各位老师好!下面由我对对韵歌一课进行说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教学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的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所以在本课教学上我紧紧结合识字课的特点,图文结合,将汉字学习与认识事物建立联系,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教学中注意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探究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在这单元中安排了天地人、金木水土火、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5篇识字课。本单元在教学上有别于其他单元的学习
2、,重点是借助听读和联系生活经验来学习汉字。教学时要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和具体形象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本课是根据启蒙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编写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对韵歌共3句。第一、二两句以单字对的形式,包罗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三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学情分析】一年级小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用直观形象的图片、文字等
3、方法,创设有序又轻松的学习情境,采用诵读识字的方法,采用范读、领读、指读、分组读、接龙读等多种形式,重复而不机械,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节奏。读懂意思,最终能够熟读成诵。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分析,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3点:【教学目标】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重点)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难点)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 引入新课 初读对子 认识生字(二)多种方法 读中识字 读好对子 字理识字感悟对子 理解词语(三)认识笔画 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下面就“多种方法 读中识字”这一板块
4、做重点说明。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