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5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再别康桥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粤教版必修2教学教案:第二单元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再别康桥 WORD版含解析 2021 2022
- 资源描述:
-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再别康桥徐志摩一、教学对象:高中一年级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现代诗,了解徐志摩的创作风格、写作背景以及代表作。方法目标:1、进行流畅而有感情的诵读训练,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2、分析诗歌的意象,赏析诗歌的语言,掌握鉴赏新诗的方法。情感目标:分析徐志摩创作风格,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加深对美的事物的感受,感受到诗人对爱、自由、美的追求。三、教学重点:理解和分析诗歌中独具特色的意象是如何表情达意,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四、教学难点:1、 学会品味新诗的体裁、风格及艺术表现特点,理解诗中运用的象征手法,从而加深诗歌“
2、三美”特色的理解。2、 感受徐志摩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以及他浪漫理想的诗意情怀。五、教学方法:1、 朗诵法:通过指导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感受诗歌中意境和意象,以及诗歌语言清新,音韵和谐,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的语言特点,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2、 教师提问点拨法:通过精心提问与适当点拨,引导学生更好地把握其中的知识点和价值情感。3、 小组合作: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培养学生自主鉴赏的能力,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六、教学课时:两个课时七、课前导学案:(课前预习)一、 查资料了解徐志摩,了解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二、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查字典了解词义。青荇(xng)长篙(go)漫溯(s)笙(
3、shng)箫 三、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感情?八、课程设计:第一课时(主要内容:课前导入、基础知识讲解、分析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一、导入(1min)同学们有没有看过一部叫人间四月天的电视剧?还记不记得电视剧里的男主角是谁?没错,他是现代一位著名诗人,他名字叫徐志摩。在座的各位同学也许对这位大诗人早有耳闻,那么今天我们就走进徐志摩,走进他的再别康桥。二、基础知识讲解(4min)(一)徐志摩简介(文字+图片)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追求“爱,自由和美”,主要作品有诗集猛虎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新月诗派代表诗人,徐志摩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注重意境创造和音律和谐。(二
4、)引入诗歌创作背景简介老师:大家首先看题目再别康桥,发现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了吗?没错,就是“别”字。再别康桥是20世纪中国最出色的一首别离诗。说起别离诗,我们所学过很多古代别离诗,例如李白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高适别董大等等。大家发现这些别离诗和我们今天学习的再别康桥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古人这些别离诗别离的对象是“人”,而再别康桥里,告别的是“康桥”,是物。在再别康桥,表现了一种带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但是“别离”这个古老的主题在这首诗中获得了新的时代风格。究竟康桥为什么在诗人心中有如此高的地位,让诗人特别为它写一首别离的诗歌?介绍康桥:(图片+文字)徐志摩
5、曾动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徐志摩远涉重洋,从美国到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在这里,他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贮满诗意的新生活。(教师补充诗歌创作背景:本诗写于1928年6月,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
6、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三、课文讲解(35min)(一) 整体感悟,理清思路:有感情朗读诗词(老师带读、配乐)老师:读诗是为了遇见美好的心灵,而诗人柔软的内心本身就是一首诗歌。要走近诗人心灵,首先要学会朗诵这首诗,在朗诵中去体会诗人的感情。接下来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一读这首诗歌,全诗共有七节,老师读首尾两节,同学们读第26节,读的时候注意字词的读音,以及要揣摩作者在诗歌里的感情变化。好,我们现在开始。(背景乐与ppt字幕起)(老师和学生合作朗读诗歌)(2min)老师:我感觉到同学们非常用心在朗诵这首诗,这首诗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诗人的自由天性、潇洒飘逸的风格与康桥宁静优美
7、的自然风景融会成了别具一格诗境之美。注意一下几个字词的读音:青荇(xng)长篙(go)漫溯(s)笙(shng)箫老师:现在让同学听一听视频朗诵,边听边感受诗歌的感情,注意一下朗读的节奏、重音、音调和感情的处理。(播放视频3min)老师:现在大家读过和听过这首诗后,相信对诗歌有一个更深的感知。请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会每一节诗歌的感情,谈谈全诗的感情变化。(总结学生发言后)可以以一副感情起伏的曲线图概括之:(二)赏析音乐美1、再别康桥是首新格律诗,下面我们通过对诗歌进行赏析,看看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美。进一步感受新诗的体裁、风格与艺术特色。刚刚我们在读的时候,就感受到在这首诗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就
8、像一首小夜曲,那么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出这首诗一个美的特点是:音乐美(引导学生一起说出)。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这音乐美表现在哪里。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首诗在节奏上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并且对照着一起看:问:首节中是如何通过节奏表达感情?是什么样的感情?首节中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淡淡忧愁,又定下了全诗哀而不伤的基调。并且一唱三叹,连用三个,突出地表现了自己对康河的爱和依依惜别的情感。问:最后一节为什么又不说“轻轻的”而又变成“悄悄的”?避免重复 问:那怎么不是其他的,如“静静的”“慢慢的”“默默的”? 明确:第一节和最后
9、一节在语意上相似,结构上也相似,读起来节奏也相同。这种方法叫做“回环往复”,使得诗歌前后呼应,结构圆合,增添了诗歌的节奏感。2、韵律和谐。 这首诗压韵了没有?(有) 请同学找出韵脚。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每一小的节2、4句压韵,节节换韵。诗人追求的是诗歌韵律跳动的美感。3、诗歌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悦耳动听,充分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总结:以上三个特点,体现新格律诗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即音乐美,概括了这首诗在韵律方面给人以很大的美的享受。(三)赏析建筑美 1、全诗共有7节,每一节有几行?4行,显得很匀称2、一行的字数是不是都一样的?不一样。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74309.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古诗词诵读 将进酒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