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专版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广西 专版 新教材 高中语文 第一 单元 中国人民 站起 课件 部编版 选择性 必修 上册
- 资源描述:
-
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解放,当家作主,屹立在世界东方。这句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代表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发出的最强音。这句话短小精悍而又振聋发聩,表达了历尽艰难困苦的中华民族在历经百余年抗争重获新生后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尊和自强!课前基础认知课堂重难突破随 堂 训 练课外一起成长课前基础认知作者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领袖。他又是一位有着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的诗人、书法家。他在
2、各时期的诗词或抒情,或咏物,或怀古,描写了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革命形势和中国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主要作品有政论文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诗词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西江月井冈山念奴娇昆仑卜算子咏梅,等等。背景链接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于4月21日凌晨发动渡江战役,4月23日解放南京。此后,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进军全国,到9月份已经解放全国大部。在这个背景下,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建立新中国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和各民主党派、广大爱国人士的共同呼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
3、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六百多位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就是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致的开幕词。文学常识开幕词开幕词是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旨在阐明会议的指导思想、宗旨、重要意义,向与会者提出开好会议的中心任务和要求;也是在重要会议或重大活动开始时,会议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讲话所用的文稿。开幕词的主要特点是宣告性和引导性。不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或开展什么重要活动,按照惯例,一般都要由主持人或主要领导人致开幕词,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程序,标志着会议或活动的正式开始。知识梳理1.精记字音2.词语积累(1)不可磨灭:形容功业、事迹
4、或道理等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2)繁荣昌盛:国家或事业兴旺发达,欣欣向荣。(3)艰苦奋斗:不怕艰难困苦,进行顽强而英勇的斗争。(4)永垂不朽:(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会磨灭。3.词义辨析(1)觉悟醒悟辨析:两者都有“明白”的意思。“觉悟”,由迷惑而明白,由模糊而认清;也指一定的政治认识。“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例句: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要坚持不忘初心,不断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对一时糊涂走上歧途的青少年,要热情地帮助他尽快 醒悟过来。(2)拥护拥戴辨析:“拥护”,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拥戴”,拥护推戴。“拥戴”比“拥护”更强调“爱戴”,
5、其对象一般是人。例句: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执政党,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坚定支持,正引领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乾隆继位后,为了让自己迅速获得大多数人的拥戴,自然要推出和雍正时期截然不同的政治手段和理念。(3)不屈不挠百折不挠辨析:两者都有“不屈服、意志坚定”的意思。“不屈不挠”,形容在困难或恶势力面前不屈服,不退缩。“百折不挠”,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不屈不挠”偏重指“不屈服”,多形容斗志顽强;“百折不挠”偏重指“不动摇”,多形容意志坚强,还含有“受到无数次挫折”的意思。例句:中华民族历来具有在艰难困苦中不屈不挠、团结奋战的光荣传统,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我们一直在翻越一座又一
6、座高山。殊不知,百折不挠的精神不仅仅是勇敢、高昂的斗志,它更是一种在威胁和诱惑面前始终坚定信念的坚强意志。课堂重难突破初读课文明大意文脉预览主旨探微本文点明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背景,阐述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展望未来,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描绘出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精读课文细揣摩任务一 回顾与展望分析文章内容,梳理写作思路1.本文的思路是怎样的?参考答案:这篇开幕词,先是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然后,向
7、全世界庄严宣布:“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历史的伟大转折。缅怀先烈,既深感胜利来之不易,又有无比的信心,相信人民能够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开幕词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2.文章第3、4段的内容调换一下顺序好不好?为什么?参考答案:不好。(1)从表达的主旨来看,首先第3段分析“全国人民大团结”能够成功的原因,交代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基础;然后第4段的内容,阐述此次会议为什么被称为“政治协商会议”。这样安排符合人们的认知逻辑。(2)从与上下文的衔接来看,第2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因而,第3
8、段承接这一结论,论述“全国人民大团结”能够成功的原因,衔接紧密;而第4段论述“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显然不能跟第2段衔接,且第4段结尾归结到“恢复了政治协商会议”,与下文交代会议议程与工作内容也能自然流畅地衔接在一起。任务二 自强与自豪体会这一宣告的意义,感受其中的自豪之情1.“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句话有着怎样丰富的历史内涵?参考答案:这句话掷地有声,无疑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站起来”是很直白的语言,但它形象地揭示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生动地告知全世界:中国人民从此结束了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2.毛泽东的这篇开幕词,根据
9、所讲内容的不同,情绪和语调也随之变化。试简要分析。参考答案:课文第3段,谈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叙述了英勇的战争,情绪激昂,语调高扬而坚定。第4段,回顾了1946年那次政治协商会议,阐释了形势变化的必然性,语调沉稳而坚毅。第6段,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情绪激越,无比自信,无比豪迈,语调高昂、坚定而自豪。第7段,提出“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谆谆告诫,态度诚恳,语调沉稳,语速较慢。后几段在谈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形势时,既肯定了困难,又指出了光明的前景,语调平稳、坚毅而自信。3.赏析下列各句中蕴含的情感。(1)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
10、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2)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3)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4)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参考答案:(1)“不可磨灭”表示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消失,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不会消去。表现出对蒋介石及其帮凶破坏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极大愤怒和惋惜。(2)这句话包含着极大的骄傲和自豪,中国有着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用自己的努力奋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5245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22届新教材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十五 仿用、变换句式 1 感知高考试题明确考试方向课件 新人教版.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