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复习课第2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五 单元 复习 课时 课件 新版 新人
- 资源描述:
-
1、第五单元复习课第二课时复习目标3、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理清课文的结构说出主旨。4、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 孟子思想时代意义及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背诵检测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背诵。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背诵。3、鱼我所欲也 全文背诵。目标三、通过填空练习和问题解答,能理清课文的结构说出主旨。自学指导三:内容:18、19课。方法:看ppt出示问题,从文中寻找答案,独立解答。时间:10分钟。要求:独自完成口头解答。1、理解填空、用原文回答问题: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理解性默写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3)、“战必胜”的条
2、件是: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复习检测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本文指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从三个方面经受艰苦磨难。其中,生活上要思想上要;行为上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鱼我所欲也1)、孟子强调要“不为苟得”的原因 是:2)、“患有所不避”的原因是:3)、在“生”与“义”相冲突时,孟子的主张是:4)、在“舍生取义”的问题上,孟子认为贤者与一般人的不同在于:苦其心志
3、行拂乱其所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舍生而取义贤者能勿丧耳攻不能胜天时不如地利防不能守地利不如人和结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据战争中需要“人和”类推域民固国威天下治国需要“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顺之畔之本篇采取本篇采取“总总分分总总”的论证结构。的论证结构。(道理论证)(举例论证)2、结构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证思路及论证方法一、列举六位圣君贤臣起于微贱的事例(举例论证)二、归纳概括:困境能造就人才的道理(道理论证)个人因逆境而有所作为国家因安乐而导致灭亡(正面论证)(反面论证)四、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三、(结论)(个
4、别一般)(一般治国)3鱼我所欲也论证过程图解鱼、熊掌生、义舍生取义正正反反生、欲死、恶甚于生甚于死不为苟得不避祸患欲恶莫甚于生莫甚于死何不为何不用行道之人、乞人弗受、不屑不辩礼义受万钟失本心义重于生人应保其本心鱼我所欲也对比论证2、问题解答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来的,以“鱼”喻“生”,以“熊掌”喻“义”,点明“义”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
5、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3、请概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首先用“鱼”和“熊掌”设喻,提出“舍生取义”的观点。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义”重于生,应“舍生取义”。这种羞恶之心,人人皆有,闲着更能保存而不丧失。接着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证,赞扬“舍生取义”,批评“见利忘义”。最后得出结论,人要做到“舍生取义”,要有羞恶之心;如果不顾羞耻,不辩礼义而受“万钟”则失掉了“本心”,这种行为是应该停止的。4、“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
6、“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本文主旨:本文提出在“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目标四:通过问题解答,能说出孟子思想的时代意义及 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复习指导四:内容:18、19课。方法:看ppt出示问题,小组合作解答,并做好小组发言分工。时间:10分钟要求:联系文章主旨和当下生活。复习检测四:看ppt口头作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1、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示例)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了人和的重要性。作为 一个学生要和同学友好相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