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教案送往小木屋的信_北师大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教案 送往 小木屋 北师大
- 资源描述:
-
1、送往小木屋的信 教案 教材剖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送往小木屋的信是北师大版教材3年级下册,以“书信”为主题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全文围绕“一封送往小木屋的信”具体介绍了边防战士的生活。课文的16自然段,重点介绍小木屋的地理位置,突出战士的责任重大和生活单调。第78自然段表现了指导员关心战士的真实情感和战士们对来信的珍爱之情。最后一部分呼吁热爱大森林的人们写信给边防战士。 2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1个,会写10个字,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表达真实的情感。 (2)在读文的过程中,了解森林警察部队的战士们在原始森林深处的疙瘩山上,过着单调寂寞的生活,理解他们渴望得到信的迫切心情,激发学生对他
2、们的热爱、敬佩之情。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章,从而理解“家书抵万金”的深层含义。 3教学重、难点 理解“家书抵万金”的深层含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在潮湿的海防前哨,在寒冷的雪山之巅,在荒芜的戈壁滩上,在幽静的密林深处,在最危险、最艰苦的地方,到处都有我们可亲可敬的战士们在驻守。在我国北方原始森林深处的疙瘩山上,就有一座平平常常的小木屋。在那里一封信就会给战士们带来无尽的快乐。想知道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送往小木屋的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读词语。(课件出示:疙瘩 公顷
3、 蚊子 牛虻 隔绝 书籍 揣在 憋不住 署名。) 3再读课文,粗知大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4我们要往小木屋送信,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有关这封信的事呢? 师:谁想读读78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从字里行间,你感受到这是一封怎样的信。 三、研读课文,品味语言 1边读边想。 师:再一次用心地去默读78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从哪些语句中你体会到这是一封珍贵的信,把它们画下来。 2学生自学、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几句话。 (1)“汗水把信都浸湿了。” 师:汗水能把信都浸湿了,这是一段怎样的路程啊,联系课文前两个自然段看一看那里的环境究竟怎样。
4、(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读书,体会出小木屋在“原始森林深处的疙瘩山上” “在半山腰上”,说明指战士们生活条件艰苦,指导员送信很不容易,路途远,行程艰难。) (2)“指导员不敢把信揣在口袋里,而是用手捏着。” 师:你能把这封信捏起来给大家看看吗?指导员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师:谁能通过朗读把指导员小心翼翼送信的情景表现出来。 3学习第8自然段。 师:我们再来看看第8自然段,从战士们对待信的表现中,你是否也感受到了信的珍贵呢? (引导学生抓住描写战士们拆信的句子体会信的珍贵。“谁也舍不得”说明3个战士任何一个人都舍不得立刻拆开信,可见战士非常珍惜它,从“实在憋不住了”体会到战士们忍了很长时间,确实忍不住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世纪金榜 2015最新版高中语文选修课件外国小说欣赏 外国小说话题突破系列之六.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