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6

类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doc

  • 上传人:a****
  • 文档编号:191893
  • 上传时间:2025-11-13
  • 格式:DOC
  • 页数:6
  • 大小:15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语文 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 实验 教科书 九年级 下册 第六 单元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教学文言诗文。文言文阅读教学,首先要克服语言上的障碍。从语音、语法、词汇三方面看,主要是语法和词汇方面,而其中最关键的是词汇,最难的也是词汇。因此,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理解词义和句式,始终是文言阅读教学的重点。但是掌握文言的常用词语和句式,不是让学生背字典、背语法条条,而是要通过朗读文章,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去解决。除了朗读之外,词语和句式的归纳对比练习,准确规范的翻译练习,也是文言阅读训练的重要方式。词语和句式的归纳练习,可以在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训练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整理,结合所学过的文言知识,总结出同类语言现象的

    2、某些规律,逐渐达到理性的认识。这种对文言词语和句式的对比、归纳练习,可以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也可以不限一篇课文的范围之内。文言文的现代汉语翻译,可以检查学生对文言文中词语、句式是否真正理解。如果不理解,或者是半理解,那么,只要一翻译原文,问题就会暴露出来。问题暴露出来了,或者是词义没弄清楚,或者是句式不了解,就可以对症下药,及时纠正。另外,还要运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从中汲取民族智慧;评价作品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本单元是本学段最后一个单元的文言教学,在学习新课文时,要适当结合以前学过的文言诗文,对以前要求积累的字词、句式、要求背诵的段、篇,要安排时间检查

    3、,作一个比较系统的复习。一、关于课文曹刿论战记载的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是记叙这次战役的进程,而是记录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地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字眼是“远谋”二字,通过人物对比,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都得到了鲜明的再现。全文语言简练概括,重点突出,剪裁极为得体,体现了左传长于记事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适当讲讲战争的背景,还要讲讲有关的文化常识。例如当时没有常备军,有了战争,由国君任统帅,贵族任各级军官,而士兵则临时从奴隶中征集。曹刿说的“民弗从也”就是指这种征集工作来说的。又如

    4、当时的作战方式是车战,所以文中又有“公与之乘”“登轼而望之”“视其辙乱”等语。讲背景的时间不宜过长,有些内容可以结合字词来讲。重点是词语解释。建议教师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采取边讲解边整理的教学方式,可以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例如“间”“牺牲”“加”“狱”“情”“鼓”等用的是古义,可归为一类:“鼓”“败绩”“驰”“辙”“轼”等都与战争(车战)有关,也可归为一类,可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这件事。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写作上采用设喻说理的方法。先由用作设喻的事实写起,写了邹忌与徐公比美,妻、妾、客的赞美之辞以及邹忌对这些言辞的分析,这部分

    5、内容表面上看来似乎与讽纳谏无关,实际上是设喻说理的前提。从全文看,第一部分的叙事是第二部分设喻说理的前提,第二部分是设喻说理本身,第三部分则是第二部分的必然发展和结果。三部分之间联系紧密,结构严谨。此外,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以小见大,由家事到国事,道理由浅入深,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在学习中要求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今天的人际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鉴这种作法。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故事情节又很生动,内容并无费解之处,学生如能认真阅读课文注释,即可无师自通。教学的基本方式应是以学生自读为主

    6、,以教师点拨为辅。点拨,主要是抓住劝谏和讽喻手法来启发学生,使他们能多少获知一点本文的深层意思;其次是要介绍一点背景常识,使他们对故事内容有亲切感。这两个目的达到了,诵读速度就可以加快。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学生对这个故事大都比较熟悉,在疏通文意过程中,重点应当是解释难词、难句。难词,主要是多义词,如“险”在本文中指的是高山,“阴”指的是水的南面等,要用比较的方式来讲。难句的数量不多,只有“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等四五句,可用文白对照方式讲,只求懂得大意,不要引进语法

    7、概念。个别难词、难句可能有不同解释,教师应慎重选择,但只宜将选择的结果告诉学生,不必说明理由。虚词只宜略讲,重点是讲副词如“始”“曾”“其”(在“其如土石何”一句中)等。“之”“也”“而”在本文中出现的次数较多,可以在朗读中加以体会,只要能读出语气,自然能大体知道它们的作用,无须讲解。朗读跟疏通文意是密不可分的。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课文,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意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语感的培养。关雎蒹葭是诗经中的名篇,感情真挚,意境优美。关雎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古人把它放在三百篇之首,说明了它的重要。关雎写的是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

    8、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有写景,有抒情,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教学这两首诗要引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创造性地运用朗读的手段来达到教学目的,不要一味死读。一味死读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启发学生的想像和联想,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鲜明而完美地在学生头脑中再现出来,并继之以表情朗读直至成诵。二、关于研讨与练习本单元的研讨与练习依据新课标提出的文言文教学的整体目标的设计,分三

    9、个方面。第一是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前提下,理清课文的思想、层次,背诵课文。第二是让学生整理所学到的文言常用词的义项,积累文言词语。每课的练习所列的词语只是举例性质的,教师可结合七至九年级所学过的常用文言词、文言句式分类整理,进行一次全面复习。第三是开放题,要求学生或展开联想,举出相似的例子;或发挥想像力,改写故事;或组织讨论,作出综合评价。这些,都要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三、关于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关于初中生活的总结,安排了四项内容,有的由学生自由组合进行,有的要求全体学生参加。这是初中最后一次大的活动,时间比较紧,加之活动的内容比较多(编班史、开毕业晚会、写总结),难度比较大,教师放手让学生策划、组织、实施的同时,要视情况予以指导、建议。临近毕业,可能有少数学生出于升学压力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参加活动,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帮助他们消除顾虑,参加集体活动正是减轻压力的一种方式。同学三年,一旦分别,感慨万千,依依不舍,这是人之常情。但有时兴奋过度,几天甚至更长时间处于兴奋中,就会影响学习。教师要及时提醒他们恢复平静,不要因为活动影响正常教学。本单元的写作是三年来学习、生活的总结。完成以上综合性活动,写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doc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1893.html
    相关资源 更多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达标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用样本估计总体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轻巧夺冠).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统计与成对数据的统计分析 1 随机抽样、统计图表练习(含解析).docx
  •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考试直接用).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8 隐零点与极值点偏移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理(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7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零点练习(含解析).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6 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5 利用导数研究恒(能)成立问题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研优卷).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必刷).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4 函数中的构造问题 培优课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模拟题).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3 导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新).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2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docx
  • 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2023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三章 一元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练习(含解析).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实用).docx
  • 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河南省南阳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数学(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夺分金卷).docx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加入我们 - 常用工具与软件 - 公益活动

    copyright@ 2020-2024 www.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