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素能精练: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6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2020人教版语文必修2课后素能精练:第10课游褒禅山记 WORD版含解析 2019 2020 人教版 语文 必修 课后 精练 10 游褒禅山记 WORD 解析
- 资源描述:
-
1、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相:帮助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平坦C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景象D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尽答案D解析极:作动词,尽情享受。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其欲出者答案C解析C语气副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A、B、D三项都是代词。A.第三人称代词,它。B.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B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答案C解析C古今意义相同,古代的人;A.十分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单指一个数字;B.治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D.不平凡/表程度的副词,十分,极。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往往有得B其下平旷,有泉侧出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D火尚足以明也答案A解析A名词,心得。B.名词用作状语,从旁边;C.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D.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5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A褒禅山亦谓之华山B固一世之雄也C此所谓
3、战胜于朝廷D此余之所得也答案A解析A项为一般陈述句。其他三项和例句均为判断句。6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代常用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如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被称为“王临川”;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如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B庐冢,也叫“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C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阴,山北水南为阳。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中的“华山之阳”是指华山的北面。D浮图,也称浮屠或佛图,是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本意是佛或佛教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中的“浮图”指和尚。答案C解析本题
4、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C项中关于“阴”“阳”的表述有误。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故“华山之阳”应指华山的南面。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石门亭记王安石石门亭在青田县若干里,令朱君为之。石门者,名山也,古之人咸刻其观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观游眺望乎?其亦于此问民之疾忧乎?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其亦怜夫人之刻暴剥偃踣而无所庇障且泯乎?夫人物之相好恶必以类。广大茂美,万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适野,升高以远望,其中必有
5、慨然者。书不云乎:“予耄逊于荒。”诗不云乎:“驾言出游,以写我忧。”夫环顾其身无可忧,而忧者必在天下,忧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长谷之民,与之相对接而交言语,以求其疾忧,其有壅而不闻者乎?求民之疾忧,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则民不化服。民化服,然后可以无讼。民不无讼,令其能休息无事,优游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则其人之名与石且传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夺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直好山乎 直:正直B其亦燕闲以自休息于此乎 燕:安闲C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写:抒发D其有壅而不闻者乎 壅:阻塞答案A解析直:只是
6、。8对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B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C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D君至而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书与其甥/之婿王某使记其作亭之意答案B解析“古今之刻”指从古至今的石刻,不可断开,排除D项;“立之亭中”是“立之于亭中”的省略,亦不能断开,排除A项;“古今之刻”与“立之亭中”是相承关系,两者前后应断开,排除C项。据此,应选B。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链接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193735.html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6-2017学年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课件-诗歌鉴赏专项培训课程之(七)分析鉴赏诗歌中运用的表达方式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