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3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五年级上册 2022年秋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5 搭石教案.docx 教案.doc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
- 资源描述:
-
1、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编排了精读课文搭石将相和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和冀中的地道战,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并自觉运用到阅读实践中,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搭石描写了一幅幅与搭石有关的乡村画面,呈现出淳朴美好的乡情和民风;将相和讲述战国时期廉颇、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由“不和”到“和”的过程;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通过比较等方法介绍多种事物的运动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介绍冀中军民如何利用地道战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内容教学要点字词识写认识30个生字,读准6个多音字,会写43个字,会写57个词语。能用具
2、体情景表现成语的意思。语言积累背诵关于惜时的名句。阅读理解学习“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连词成句地读”“抓住关键词句”“带着问题读”等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和习惯,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用简要的语句概括几句话或者一段话的意思;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能通过印象深刻的画面或具体的事例感受人物的特点和品质。口头表达总结归纳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书面表达能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能评价、修改同学和自己的习作。5 搭 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
3、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重难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时预习卡。2.准备资料:“状元成才路”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会写“汛期、山洪”等16个词语。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
4、学过程】板块一 谈话导入,明确要求1.单元导读,明确单元主题。(1)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请同学们先自读第二单元导语页,说一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课件出示单元导语页)语文要素(2)学生交流。预设:图上画的是沙漏,里面装着的是一本本书这个单元要求我们做到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2.联系实际,交流体会。(1)提问:同学们平常阅读时有没有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有什么好处?(2)指名交流。预设一:平时我喜欢看书,但不太关注自己的阅读速度。遇到自己喜欢的、容易读懂的书籍,读得会快一些;遇到生字多、不太好懂的文章,阅读就会慢一
5、些。阅读速度快,相同的时间,读的书就会更多些。预设二:有时向别人借一本喜欢看的书,归还时间紧,就会快速地看,只看主要情节。精彩的部分也没办法回看,更没有时间摘录好词好句。3.提出要求,激发期待。同学们都喜欢阅读,还能尽量去读懂文章内容,这个习惯非常好!阅读是一种本领,有许多的窍门。有些文章值得细细品味,而有些文章适合“鲸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小学阶段默读的速度要达到每分钟不少于300字。怎样做到既读懂,又读得快,还能读得多呢?学习了这一单元,我们会掌握一些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帮大家实现读懂、读得快、读得多的愿望!【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读单元导语页,明确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明确学习目标
6、。谈话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阅读经验,再告知学生课标要求,使学生知需求与不足,对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充满期待,产生学习动力。板块二 初尝速读,激发兴趣1. 阅读背景,初试身手。引导: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默读屏幕上的文字,说说写了什么。课件出示:1977年年末,刘章来到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工作。当他见到人们抢着挤公交车,无序地横穿马路的时候,便想到家乡的潺潺小溪,想到山里人走搭石的情景。当他见到马路上有砖头或树枝,人们宁可绕着走,也不肯弯腰拾起的时候,他又想到山里人在雨水过后自觉摆搭石的情景。他觉得搭石上有心意、有美、有情,便在1980年2月写了短文搭石,向人们展示山里人勤劳、无私奉献、互助礼让的美德。
7、2.学生交流。明确:这段话介绍了搭石的写作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来赞美家乡人民勤劳、无私奉献、互助礼让的美德。3.方法提示:我们学习用较快的速度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可以猜读,不停下,不回读。这节课,我们用这个方法来学习课文搭石。语文要素【设计意图】阅读课文的写作背景,尝试快速阅读,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为理解课文的主旨打下基础。板块三 导读提示,阅读检测1.学习提示,尝试运用。(1)导入:我国当代诗人、作家刘章被誉为“农民诗人”“草根诗人”,他的作品大多描写了家乡人们的生活。(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3)根据学习提示默读课文。课件出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
8、下所用的时间。读的时候集中注意力,遇到不懂的词语不要停下来,不要回读。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指名读学习提示。语文要素教师强调:记下阅读所用的时间,是指读懂课文主要内容所用的时间,而不是目光扫过文字所用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地读,读的时候不分心,不被干扰;读中遇到不太理解的地方,学习猜读,跳读,不要回读。学生默读课文。课件计时器启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记录阅读时间。2.检测效果,了解搭石。(1)阅读后检测。课件出示:搭石是(小溪里横着摆放的一排平整方正的石头)。搭石的作用是(任人走,任人踏,方便人们过河)。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围绕“搭石”,主要写了人们(摆)搭石、(走
9、)搭石的情景。搭石不仅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2)学生自我检测,全班集体订正。(3)引导交流:请不同阅读时长的同学汇报完成题目的情况,分享阅读收获。预设一:我读这篇课文用了3分30秒。我读懂了什么是搭石,搭石的作用是什么,知道了乡亲们是怎么摆搭石、走搭石的。还完成了检测题,并且全对。预设二:我读得快,只用了3分20秒,但完成检测题时,又回读了课文,最后做对检测题,用了4分多钟。我想以后不能只读不想,要边读边思考,记下一些关键的信息。3.阅读分享,交流方法。(1)引导:同学们初次阅读课文,不仅能感知文章的基本信息,了解文章的内容,在提高阅读速度上也进行了初次的尝试。
10、那么,还有什么好办法能提高阅读速度?看看我们的学习伙伴怎么说。(2)指名朗读课后第一题,读两位学习伙伴的分享,并说说受到了什么启发。预设:遇到不理解的词句不能停留太久,如果不影响理解,就不再回看。回读会使阅读速度变慢。(3)回忆自己刚才的阅读过程,你们有没有类似的体验?有没有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回读的现象?说说你的感受。预设一:刚开始读时,我不太理解“出工”“收工”是什么意思,但我没有停下来,读完后我猜测是上班、下班的意思。预设二:阅读过程中我发现稍微一分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词句,需要返回去再读,所以集中注意力很重要。(4)教师点拨阅读方法。“集中注意力”,不因为其他事,而将目光离开文章,同时
11、,边读边想,不分神。如果注意力不集中,也会回读。注意力不集中,只读不想,会使理解不准确。“回读”是指阅读中目光重新扫视前面读过的文字。回读的次数越多,阅读速度就越慢。所以阅读中要尽可能减少回读的次数。4.默读练习,巩固方法。(1)引导:用刚才学到的方法,快速阅读课文第3自然段,记录阅读时间,完成阅读任务。课件出示:“走搭石”与过真正的桥的方法不同,二者的区别可以用“(紧走搭石慢过桥)”这句俗语来概括。“走搭石”时人们动作的协调有序表现在(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2)自我检测,集体反馈。(3)引导:请同学们汇报阅读时间,反馈阅读任务完成情况,说说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时你是怎样做的。预设: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六年级上册语文改错卷l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共9张PPT).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