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6: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WORD版.do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4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学设计16:第11课 廉颇蔺相如列传 WORD版 人教版 高中语文 必修 教学 设计 16 11 廉颇蔺相如 列传 WORD
- 资源描述:
-
1、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和虚词;抓关键词句,掌握蔺相如、廉颇的性格特征。过程与方法:从把握故事情节入手,初步感知文意;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初步了解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了解廉颇和蔺相如各自不同的性格,共同的爱国情操。【教学重难点】1.抓关键词句,准确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培养语感;2.学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3.把握几个小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4.体会“智”“勇”的更高层次的表现:大智若愚,大勇若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
2、过程】第一课时一、补充介绍:由学生介绍课文故事发生时的战国形式、历史条件,教师补充。合纵连横:战国时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从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战国后期,秦最强大。合纵指齐、楚、燕、赵、魏、韩等国联合抗秦;连衡是指这些国家中的某些国跟着秦国进攻其他国家。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耽耽,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
3、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二、学生听读理解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本文写了三个故事,以蔺相如为主,以廉颇为宾,三件事都是突出蔺相如的性格,廉颇后又有传。12节:廉蔺简介313节:完璧归赵。1416节:渑池相会。1721节廉蔺交欢(负荆请罪)三、集中学习113节。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将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2.师生共同疏通,明确重点词语。3.落实文句翻译。4.品读“完璧归赵”的故事,分析蔺相如如何“使不辱于诸侯”。A.蔺相如出使前初显胆识:“宁许以负秦曲”。B.蔺相如从哪些地方看出秦王“无意偿城”?秦国不合礼数有三:章台不是接见外臣的场所;美人不是礼待
4、外臣的人员;“左右皆呼万岁”,左右侍从的狂喜不是尊重外臣的礼节。C.蔺相如发现秦王“无意偿城”后怎么办?设计智取:璧有瑕,请指示王。说理斗争:布衣之交尚不相欺。誓死捍卫: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D.秦王“以诈佯为予赵城”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策?首先,使出缓兵之计,要秦王斋戒,设九宾礼;其次,私下派人把璧送回赵国。E.归璧于赵后,蔺相如又如何对秦王交代的?义责秦王朝历来言而无信,“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干脆说明璧已经归赵:“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以“秦强而赵弱”的事实,说明只要“坚明约束”,“赵立奉璧来”。表示自己知道有罪:“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
5、汤镬。”提出希望:“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暗示秦王杀使者不是好办法。F.出使结果如何?“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两国僵持,进入对立状态。G.概括:写“完璧归赵”,着重表现蔺相如的大智大勇。表现方法:直接描写(如写蔺相如的语言、动作、神态等);间接描写(以秦王的声威、秦廷环境气氛来反衬蔺相如的镇定自如,智勇双全及非凡的外交斗争艺术。5.学生诵读四、布置作业第二课时一、集中学习1416节。1.学生对照注释,试翻译。2.师生共同疏通,落实文句翻译。3.研读、讨论“渑池之会”。(会前计议:相如主行并从,廉送至境与诀;会上斗争:迫使秦王击破缶,反请咸阳为寿;斗争结果:会上终不胜赵,会后秦不敢
6、动。)秦军在打胜仗的情况下为什么主动与赵求和?在军事上取得胜利的情况下,试图在外交上以势压倒对方,逼迫对方投降,免去或减少动用武力的代价。秦王怎样侮辱赵王?从哪些字可以看出来?蔺相如是怎样针锋相对的?“秦王饮酒酣”中的一个“酣”字写出秦王的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令赵王鼓瑟”中的“令”写出秦王自命高赵王一等,且要写进史册。蔺相如:首先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其次“前进缶,因跪请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再次“张目叱之,左右皆靡”。秦王一计未成,又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无理要求,蔺相如如何对策?蔺相如针锋相对,以攻为守,提出同样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2019-2020学年高中新教材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课件:第6单元 单元学习任务(四) 叙事要引人入胜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