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 0人已下载
| 下载 | 加入VIP,免费下载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辽宁省 本溪市 中考 语文试题 解析
- 资源描述:
-
1、2021-2022年度(下)九年级模拟测试卷(二)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1. 选出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横祸hng 缄默jin 发酵酒jio 顶礼馍拜mB. 俘获f 僚属lio 糯米纸nu 解甲归田xiC 匿名n 道观gun 核潜艇qin 马革裹尸gD. 怪癖p 筛选shi 磁感应yng 风声鹤唳l【1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A. 顶礼馍拜顶礼膜拜;B. 解甲归田xiji;D. 怪癖pp;故选C。2. 选出依次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作为
2、中华民族根和魂的优秀传统文化,体系庞大,内容精深,_其本身也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带有历史的烙印。我们必须坚持_,弘扬精华,剔除糟粕,把能够古为今用、有生命力的正能量挖掘出来,_民族共识,坚定文化自信,_精神力量。A. 但是 守正出新 凝结 构设B. 而且 独具匠心 凝聚 构建C. 而且 独具匠心 凝结 构设D. 但是 守正出新 凝聚 构建【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但是:表示转折关系;而且:表示递进关系;第一空:“体系庞大,内容精深”和“存在着历史局限性”语意发生明显改变,应该是转折关系而非递进,故选填“但是”;守正出新:在坚持“守正”基础上力求“出新”;独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
3、的构思;第二空:根据“弘扬精华,剔除糟粕”可知,这里的意思是保留好的,去除坏的,用“守正出新”比较合适;凝聚:指气体由稀变浓或变成液体;凝结: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第三空:“凝聚共识”是固定搭配,这里指(民族)把共同的想法放在一起(以付诸实施),故填“凝聚”;构设:构想、假设的意思;构建:建立,建设的意思;第四空:“精神力量”不是构想、假设出来的,故填“构建”;故选D。3. 选出对下列病句修改有误一项( )A.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也具有解决中华民族绝对贫困问题的深远意义。修改:将“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
4、国方案”与“具有解决中华民族绝对贫困问题的深远意义”调换位置。B. 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就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修改:将“就是”改为“而是”。C. 病毒溯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阻击病毒和防止同类疫情对人类再次造成危害。修改:将“阻击”改为“控制”。D. 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让我们可以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修改:将“让”删掉。【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C.句式杂糅,“的主要目的”和“为了”意思重复,应删去其中一个;故选C。4.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 )A.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
5、向根据战国史料整理编订的国别体史书。B. 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是七言绝句,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C. 山坡羊潼关怀古与天净沙秋思均为散曲,作者分别为马致远、张养浩,他们是元代散曲家。D. 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告子上,孟子与大学中庸礼记合称为“四书”。【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B.“是七言绝句”表述错误,是七言律诗。C.“作者分别为马致远、张养浩”表述错误,应该是“作者分别为张养浩、马致远”。D.“四书”包括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礼记属于“五经”之一。故选A。5. 选出对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赏析有误的一项( )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湖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
6、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A. 诗的首联运用记叙,首句中的“客路”为作者亲眼所见,“青山”一词点题,“行舟绿水前”交代了诗人的立足点。B. 颔联写船上所见之景。其中的“潮平”“风正”二词分别与“两岸阀”“帆悬”构成因果关系,逻辑紧密。C. 颈联既写最又点明时令,且表现出具有符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D. 尾联遥应首联,运用设问,自问自答,点明了诗人的故乡所在,同时更表达出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5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 “客路青山外”是说“客路”在青山之外,是无法为作者亲眼所见的,这是作者的想象。故选A。名著阅读。6. 选出下列关于课外名著
7、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A. 童年中老工人格里戈里听说阿廖莎想学染坊的手艺后,便建议他把柜子里一块节日用的白桌布拿来染成蓝色。B.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第三次航海所乘的船被土耳其海盗船追上,鲁滨逊沦为船长的奴隶。船长有时让鲁滨逊和佐立、马尔去给他打鱼吃。C. 格列佛游记中巫人岛上的长官精通魔法,他让格列佛在巫人岛上召见了汉尼拔、凯撒、亚里士多德等人。D. 红岩讲述了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地下党人以挺进报为阵地宣传革命思想,组织罢工、罢课以及被捕的地下党人在渣滓洞、白公馆开展革命斗争的故事。【6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A.“老工人格里戈里听说阿廖莎想学染坊的手艺后,便建议他把柜子里一块节
8、日用的白桌布拿来染成蓝色”说法有误,结合童年的内容可知,阿廖沙是出于好奇,又受表哥(雅科夫舅舅的孩子萨沙)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故选A。7. 填空。水浒中,鲁提辖得知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侮立刻火冒三丈,要去结果镇关西,在朋友劝说下,他才暂时收住性子,并拿出15两银子资助金氏父女,又因李忠的不爽利而将钱丢给他。从中我们看到了鲁达具有_和_的性格。【7题答案】【答案】 . 正直(或嫉恶如仇) . 仗义(或慷慨大方)【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当得知镇关西以强媒硬保、虚钱实契抢占了金翠莲后,鲁达激起了对镇关西的怒气,从“立刻火冒三丈,要去结果镇关西”可以看出鲁达
9、脾气火爆,嫉恶如仇;从“拿出15两银子资助金氏父女”“因李忠的不爽利而将钱丢给他”可知,鲁达仗义疏财,慷慨大方。8. 根据语境,完成问题。2020年12月17日,探月工程嫦娥五号返回器怀揣取自月球的土壤,稳稳降落在预定着陆区域。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探月团队“协同攻坚、不懈探索”的精神支撑,网友们纷纷在朋友圈发消息,对探月团队表示祝贺,并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请你也写一段不少于40字的话,至少运用一种修辞。【8题答案】【答案】合乎题意即可。【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作答时,主要表达对探月团队的祝贺,并表达对他们的赞美之情。言之有理即可。示例: 终于等到你(
10、嫦娥五号返回器)安全着陆地球了,亿万人等你等得好辛苦好辛苦,感谢探月团队的辛勤付出,中国万岁,航天人万岁!9. 古诗文默写。(1)_,都护在燕然。(2)城阙辅三秦,_。(3)_, 不宜异同。(4)择其善者而从之,_。(5)陋室铭中“_,_”两句表现出陋室环境的清幽宁静。(6)诗歌如一壶香茗,芬芳了四季,诗意了人生。秋韵满南山,我们与陶渊明同享“_,_”的闲适;冬雪飘边塞,我们和岑参共赏“_,_”的春意美景。(7)读诗歌,我们深深地慨叹:有了第一等襟怀方才有第一等的诗歌。曹操在观沧海里引吭高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心忧天下,“
11、_,_”表现了他的济世情怀。【9题答案】【答案】 . 萧关逢候骑 . 风烟望五津 . 陟罚臧否 . 其不善者而改之 .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 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 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是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萧、候、陟罚臧否、悠、厦、庇、俱”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满分60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
12、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乎,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乙】晋献公欲伐虢,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乎虞也?”公曰:“此晋国之宝也。如受吾币而不借吾道,则如之何?”荀息曰:“此小国之
13、所以事大国也。彼不借吾道,必不敢受吾币。公曰:“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荀息曰:“宫之奇之为人也,达心而懦,又少长于君。少长于君,则君轻之。且夫玩好在耳目之前,而患在一国之后,此中知以上乃能虑之,臣料虞君,中知以下也。”公遂借道而伐虢。宫之奇谏曰:“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虞公弗听,遂受其币,而借之道。宫之奇又谏曰:“语曰:唇亡齿寒。”其斯之谓与!”挈其妻、子以奔曹。献公亡虢,五年而后举虞。【注释】虢:国家名。屈产之乘:屈,晋邑名。乘,四马为一乘。这里指马。垂棘:晋地名,盛产美玉。宫之奇:人名。玩好:玩赏之物。10.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肉食者谋之 宫
14、之奇之为人也B. 必以情 君何不以屈产之乘C. 又何间焉 则如之何D. 彼竭我盈 彼不借吾道11.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2)宫之奇存焉,必不使也。12. 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13. 【甲】文中鲁国以弱胜强,【乙】文中虞国最终灭亡,究其原因都与国君有直接关系,请从君王的角度分别分析原因。【1013题答案】【答案】10. D 11. (1)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2)宫之奇在虞国任职,他一定不会让国君接受这礼物的。 12. 晋 国 之 使 者 /其 辞 卑 而 币
15、重/必 不 便 于 虞。 13. 甲文鲁庄公虚心纳谏;信任曹刿,把握住战机;乙文中虞公不能虚心纳谏,贪图利益,目光短浅计【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代词,代指这件事/结构助词,的;B.介词,按照/动词,用;C.为什么/怎么办;D.代词,他/代词,他;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注意重点字词。重点字词有:(1)安,安身;弗,不;专,独自享有;必,一定。(2)存,存在,引申为任职;焉,兼词,“于此”,在这里;必,一定。【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本句句意为:晋
16、国派来的使者,带来的礼物非常贵重,言辞也非常谦卑,一定有对虞国不利的地方。“其”指代上文的“晋国之使者”,故其前面应断开,“必”是一定的意思,引出“不便于虞”的分析,其前面应断开。故断句为:晋国之使者/其辞卑而币重/必不便于虞。【1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甲】文中,由“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可知,鲁国军队与齐军交战时,庄公让曹刿同行,并且听从了他不可击鼓,不可贸然追击的建议,可知鲁庄虚心纳谏;信任曹刿,合理地掌握了击鼓和追击的时间,最终取得胜利。【乙】文中,“虞公弗听,遂受其币,
17、而借之道”可知,面对宫之奇的劝谏,虞公没有虚心纳谏,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借路给晋国,可谓目光短浅,最终招致灭国。【点睛】参考译文: 【甲】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自己。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去做。”曹刿说:“这只是
18、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你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鲁庄公和他共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查看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乙】晋献公想要攻打虞国和虢国,大夫荀息就说:“国君为什么不用
19、屈地出产的宝马和垂棘出产的美玉作为礼物,向虞国借路呢?”晋献公说:“这都是我们晋国的宝贝,如果虞国接受了我们的玉壁,不借路给我们,那该怎么办?”荀息说:“这就是小国侍奉大国的微妙之处。如果虞国不借路给我们,就一定不敢接受我们的东西。”晋献公说:“宫之奇在虞国,他一定不让虞君接受我们的礼物。”荀息说:“宫之奇的为人,心胸通达而性情懦弱,又是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的。和虞君从小一起长大,虞君就会轻视他。况且,那些玩好之物在耳目之前,而灾祸又在另一个国家的后面,具有中等以上智慧的人,才能考虑到这些。我料想虞君的智力,应该在中等以下。”于是,晋献公就向虞国借道而去攻打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说:“晋国派来的使
20、者,带来的礼物非常贵重,言辞也非常谦卑,一定有对虞国不利的地方。”虞君不听劝谏,接受了晋国的礼物,借路给晋国。宫之奇又谏道:“俗语说:唇亡齿寒。岂不就说的这件事吗!”他带领自己的妻子孩子投奔到曹国去了。晋献公灭了虢国,五年以后占领了虞国。(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父亲的光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但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没了工作的父亲,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恰好那个时候,奶奶从梯子上摔了下来
21、,摔得很重,经抢救才保住了性命。还有弟弟在一棵树上玩耍,树枝插进了眼角,在省城大医院里动了手术,差点瞎了。这突如其来的一系列打击,特别是经济上的打击,让整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当中,这种变故让我们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直到有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还没有进家门,就听到父母那熟悉的谈笑声,小孩子最容易感受到周边喜悦的气氛,一下子心里就感到很振奋了。我一进门,父亲就拉我过去,他指着地上一堆莲藕给我看,那些莲藕还没有洗净,被黑色的淤泥包裹着。这天,父亲去挖湖藕了。家乡有许多湖泊,野藕遍地是,但是相对好挖的地方已经被人承包了起来,只有那些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可以任意挖。但要挖起来也是
22、相当费力,得掀开一大片湖泥,在一米多深的地方,才能够挖到一些野生的莲藕。于是,父亲开始早出晚归,等母亲的饭做好了,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父亲就挑着一担藕回来了,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清了,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许久,我们都不知道父亲挖藕的地方,更不知道他是先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再用工具一点一点地锨铲淤泥,越挖越深,掀到上面的泥越来越高,不一会儿就看不到人影了,没过几天父亲就直不起腰来了,后来就开始贴膏药,后背贴满了,再后来就是止痛药。给父亲送饭菜的任务落到了我的头上。第一次给他送饭的时候,我差点哭了,一大片的泥泞地里,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
23、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很难发现父亲的身影。我跑到湖堤的高处,大声地喊“爸爸”一遍一遍声嘶力竭,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在宽阔的湖面,没有一丝回响。我沿着湖堤边跑边喊,风呼呼地叫,把我的呼喊都吹向了身后。我心里万分焦急,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不敢想下去,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冲进了湖里的淤泥里。我突然看见在几百米的地方有一丝微弱的亮光从某一个泥坑里发出来,内心一下子振奋起来,快步地朝那个方向跑去,一双鞋都深陷到淤泥里,差一点滚进了挖藕挖的深坑里。当我的呼喊声已经足够传到那个泥坑的时候,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是父亲!是他!他正在张望。刚刚止住的眼泪一下子更汹涌地淌了下来,我突
24、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难受极了,我蹲了下来,抹干了眼泪。父亲一边打开饭盒,一边要我坐下,问:“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没有跟他说我是如何慌张,如何艰难地找到他,只是说:“这边有一丝亮光。”父亲挖得太深,四周的泥堆得太高,看不见里面,他开着一个矿灯。那年冬天,父亲挖了65天藕,一天都没有间断过,挖到了过年的费用,挖到了开学的学费,同时,也戏剧性地戒掉了几十年的烟瘾。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忘却那盏灯的亮光。父亲从村干部到厂里的中层领导,应该来说还是比较顺利,中年却遭遇到了许多不幸,那段最困难的年月,应该是父亲人生最为灰暗的日子,但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父亲挺了过来,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
25、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14. 结合选文,分析标题“父亲的光”有什么含义?15. 赏析段画线的句子。在清点藕的斤两的时候,父亲即使再累,也会凑到秤杆边,看清了,再用粉笔头在墙上写下数字。16. 选文段画线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17. 选文段段都写到我流泪,试分析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18. 根据选文段内容,概括出父亲挖莲藕极其艰辛不易的表现。19. 选出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A. 选文多处写到“我”的感受,用“我”的感受更好地衬托了父亲的形象。B. 选文段交代我家庭遭遇的一系列变故,为下文写“我”的茫然失措做了必要铺垫。C. 选文段交代父亲挖藕的时间与收获,突出了父亲的
26、坚韧、责任感强。D. 选文中的父亲面对家庭困境的做法给孩子们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1419题答案】【答案】14. 既指父亲挖藕时开着的矿灯发出的光;又指父亲在人生的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精神给予我们以鼓舞,为我们指引方向;表达对困境中坚韧顽强的父亲的感激、敬佩和赞美之情。 15. 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十分关心自己所挖的藕的数量,表现出父亲对亲人高度的责任感和爱。 16. 写出天阴风寒坑洼密布、黑泥弥漫的情况;渲染出紧张、悲凉的气氛;烘托出父亲挖藕的艰辛不易;为下文写我找不到父亲而哭泣做铺垫。 17. 段中我流泪是一个孩子找不到父亲怕父亲出事时恐慌、无助的泪;段中我流泪是看见父亲时激动的泪,看
27、到父亲从泥坑里钻出来时心疼的泪。 18. 父亲得到湖泥很深、相对贫瘠的地方挖到一米多深才能挖到藕;父亲得将冰块儿敲碎、弄干湖里的水,用工具一点一点地掀铲淤泥才能挖到藕;父亲挖了几天藕就腰疼难忍,靠膏药和止痛药维持着;父亲得冒着严寒、顶着凛冽的寒风从早到晚在外面挖藕。(写出三点即可) 19. B【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的能力。结合文章第段“这边有一丝亮光”“他开着一个矿灯”的内容可知,标题的表层含义是指父亲挖莲藕时开着的矿灯发出的亮光;再结合文章第段“他像一盏灯一样,在我们最惶恐、最无助、没有方向的时候,教会我们怎么去做”的内容可知,标题的深层含义是指父亲在遇到困难时坚强不屈的
28、精神给予我们鼓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赞美之情。【15题详解】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首先判断句子所使用的手法,从“凑”和“写”字可以判断,划线句子使用了动作描写的手法。再判断句子的作用,动作描写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点。此处生动地写出了辛劳的父亲对自己劳动成果的重视。最后明确句子的表达效果,这里表现出了父亲对亲人的责任感和爱。【1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根据“到处是翻开的淤泥,遍布大大小小的坑洼”“寒风刺骨,天空阴沉,湖里全是黑泥”的内容可知,写出了父亲挖藕时环境的恶劣;如此“刺骨”的寒风、“阴沉”的天空、遍布“黑泥”的湖,无不在渲染一种紧张、凄凉的气氛;如此
29、寒冷贫瘠的地方,父亲却在这里不辞辛苦的挖藕,可见这样的环境衬托出父亲的勤劳坚强,烘托出父亲挖藕的艰辛;在结构上,正是因为环境如此恶劣,让本来“我”的内心不仅有找不到父亲的焦急,还生出对父亲的心疼,正好为下文写我找不到父亲而哭泣做铺垫。【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情感的分析能力。根据文章第段“我心里万分焦急,怕在严寒的冬天里会有可怕的事情发生”的内容可知,此处“我”流泪是因为处于找不到父亲的担心和害怕发生可怕事情的恐慌;根据文章第段“从里面钻出来一个人影”“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难受极了”的内容可知,此时“我”流泪是因为终于找到了父亲,悬着的心终于落地时的激动,而“父亲挖得太深,四
展开阅读全文
课堂库(九科星学科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鄂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诗两首》精题精练.doc
(新教材适用)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 第6单元 1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 部编版必修下册.ppt
